试论当代中国都市青春爱情类电视剧的发展摘要:本文研究内容包括都市青春爱情题材电视剧的概念界定,都市青春爱情题材电视剧的叙事擅变及其原因,从叙事结构、叙事手法、人物塑造以及文化传播等角度来重点分析和研究电视剧,该剧独特的叙事结构、虚实相生的叙事手法和鲜明的人物特征都在当今都市青春爱情题材中形成了独特的模式。
对都市青春爱情题材的火爆现象和社会原因进行分析以及电视剧剧里所运用的文化传播内容和手段,完整地对都市青春爱情题材进行研究。
关键词:都市青春爱情电视剧婚姻和恋爱在普通老百姓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国千百年来文化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关青春爱情的文学作品和歌舞表现形式也不计其数。
比如文学作品有《诗经》、《孔雀东南飞》、《边城》等等,歌舞也有《风求凰》、少数民族的对歌以及哭嫁等等。
可以说,中国在文学创作方面对青春爱情主题的表现手法是既多种多样又丰富多彩的。
之后,随着电影电视剧表现手法的兴起,越来越多地青春爱情题材开始通过影像进行表现。
在我国,由于特定的政治年代所影响,以往的青春爱情题材影视剧多隐藏于战争题材或是农村题材中,在表现主人公英勇善战或是勤奋劳动的主要品质中,穿插着个人的情感生活。
这种情感生活的表现,只能是艺术表现中的一种点缀,算不上独立题材。
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得到显著提高,大批的农民进城打工,都市生活开始成为人们聚焦的重点,特别是自身生存状态、家庭生活及婚姻状况等私人领域受到了显著的关注。
1990年大型室内剧《渴望》的播出,标志着都市青春爱情题材电视剧的产生。
1998年电视剧《牵手》热播获得空前高收视率,平均收视率为9.20070,最大值为10.97%,‘曾维持了很长时间央视一套收视记录,并被评为年度最受欢迎电视剧。
从此,关注都市生活中普通老百姓的情感与婚姻的这类题材电视剧逐渐发展起来一一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到2011年截止,我国共有都市青春爱情题材电视剧444部,不仅在数量上占据了优势,而都市青春爱情题材也成为电视荧幕上四大热播题材之一。
近些年来,都市青春爱情题材电视剧频繁活跃在电视上,青春爱情题材也由以前局限于个人情感而渐渐转向了受社会环境影响的青春爱情关系,如《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媳妇的美好时代》等,掀起了荧幕上的一个又一个收视热潮,并在国内外电视节上屡获大奖,可以说既叫好又叫座。
浙江卫视耗资1亿打造的“聚星风云季”之电视剧《男人帮》自2011年10月22口开播起便引发收视热潮。
据央视索福瑞40测量仪城市数据统计,自开播起浙江卫视《男人帮》收视率在四家同步播出卫视中始终排名第一,且首播当日就拿下全国电视剧类同时段第一。
这部由赵宝刚导演的2011最新话题电视剧,以首轮突破于亿的点击量完美收官后,第二轮上星,又在黑龙江、青海、广西、江苏、深圳五大卫视火热播出,一时间在电视网络媒体上挤爆视野。
更在开播后,《男人帮》与京东网合作,以其剧的火爆来带动京东网的销售火爆,成为电视剧市场的一种独特的传播现象。
作为全国首部以男性视角来审视和探讨爱情和婚姻的青春爱情题材电视剧,《男人帮》的火爆可以说是我国目前都市青春爱情主题火爆的一个缩影。
在荧屏上,众多题材的电视节目占据着大众视线。
其中,收视率颇高甚至可以称为收视率之土的当属江苏卫视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非诚勿扰》。
这个节目,在展现我国青年男女的部分青春爱情观上是尤为突出的。
与其同类型的相亲类节目也在同时期许多电视台竞相出现,如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上海卫视《百里挑一》等。
在影视方面,女昏恋家庭剧也很火爆,跻身影视剧热门题材之一,比如电视剧《新结婚时代》、《媳妇的美好时代》、《婆婆来了》、《婚姻保卫战》、《裸婚》等,电影《非诚勿扰1》,《非诚勿扰2》,《摇摆的婚约》、《失恋33天》等,都是近年来我国青年男女青春爱情观的反映。
在这些相亲节目和影视剧中,大多数是以女性为主体,反映的是女性视角下的恋爱观和择偶观。
比如,在江苏卫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女性嘉宾是选择者,男性嘉宾则作为展现的对象来被女性嘉宾挑选;在影视剧《新结婚时代》、《媳妇的美好时代》、《婆婆来了》、《非诚勿扰2》中,都是女性在直接参与讨论爱情和婚姻的话题,对爱情和婚姻进行观察和深思。
这其中,男性作为青春爱情中的另一方,在对青春爱情观和择偶观的发言权上表现为弱势。
电影电视剧中的表现手法,一般是女性作为受害者,男性的种种行为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伤害女性;男性一般会作为批判的对象,被婚姻恋爱至上的女性所指责。
1火爆现象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对传统的中国式家庭带来巨大冲击。
在诱惑和压力面前,许多家庭内部发生动荡,夫妻关系尤为典型,家庭解体正在成为一个日益普遍的现象。
上个世纪90年代,长篇电视连续剧《渴望》登上了荧屏舞台,吸引了广大观众,这部作品把镜头对准了两个平凡家庭,在文革的时代背景下,展现了人们对爱情、亲情、友情的渴望,在畸形的社会环境中感受最本质的人性。
作为第一部都市青春爱情题材电视剧,《渴望》的播出不仅在电视剧艺术的审美价值上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而且开创了中国都市青春爱情题材电视剧的新道路,确立了电视剧题材大众化、通俗化的影视方向。
《渴望》的出现带动了人们对都市市民阶层普通老百姓感情生活的关注,从此电视剧开始拍摄以表现现家庭中的人物关系、情感纠葛、伦理观念的基本叙事模式的题材。
之后的几年中,相继出现了《风雨丽人》、《一年又一年》、《咱爸咱妈》、《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这些创作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出与《渴望》相类似的叙事特征:它们大多以城市生活为背景,以城市市民为主要人物,在表现寻常百姓生活的同时也展现出普通人内心情感世界的发展变化。
个人情感生活渐渐成为电视剧中的热门题材,越来越多地由私人空间走入公共领域。
新世纪伊始,都市青春爱情题材电视剧迎来了创作高潮,作品数量大幅增加,人们对此类型作品所反映、表达的家庭变化、人伦关系、观念冲突等思想内涵的渴望与关注,成为了此类作品的创作基础。
《牵手》、《空镜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结婚于年》、《空房子》、《中国式离婚》、《错爱一生》、《金婚》等一大批电视剧作品以风起云涌之势充斥了人们的荧屏之中,再现了社会进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社会背景下的都市青春爱情问题。
时至今日,人们对都市青春爱情题材电视剧的热衷不仅没有减退,反而使都市青春爱情题材成为热播类型之一,在电视剧收视率上再掀狂潮。
最近热播的都市青春爱情题材电视剧在叙事上有所突破,并呈现出对于当下社会的现实状况所造成的家庭问题的反思和传统婚恋观的回归,例如《蜗居》中体现的住房问题带来的城市人的生存压力、对于“小三”问题的批判,《媳妇的美好生活》中对于离异家庭的复杂生活、金钱欲望下的情感诊释、婆媳关系的新型构建等方面都囊括其中。
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所带给的都市环境的复杂和婚恋家庭中的观念的变迁,这类电视剧的市场欢迎度不仅没有降低,反而会越来越火,这也给都市青春爱情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长久的生命力。
都市青春爱情题材电视剧所具有的对人们观念的风向标的功能也起到了对人们隐性精神安抚作用,使其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普遍具有较高的收视率。
2社会因素都市青春爱情剧热播的背后,显然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因素。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社会面貌和文化观念发生了变化。
社会转型期的多元化文化形态,人们的思想价值体系随着社会与文化的变化而经历了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人们的价值观和婚恋观渐渐与旧的社会道德体系不协调,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调整与转变。
现如今都市青年男女的婚恋情况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纷繁复杂的特点。
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引发了人们思想和价值观的变化,在婚恋中已不再有以前特定时期的“阶级爱情”“阶级婚姻”,社会对人的重视渐渐反映到了青年男女的婚恋观中,人们开始注重自我感受,大胆冲破家庭束缚而寻求真爱。
社会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地进入婚恋中,婚恋中有关收入、房子、车子、位子等现实金钱和物质的元素占据了主导,婚恋中的人为了这些金钱和物质的元素而发生了情感上的冲突与和谐,结婚、离婚、再婚、黄昏恋、二角恋、婚外恋、涉外婚姻等多种婚恋形态涌现出来,使婚恋呈现多元化的形态。
由于出国问题夫妻双方离婚,男的有钱之后又有了第二者,父母逼迫子女找一个多金男并口口声声说这类男人最“靠谱”。
在新时期编剧和导演们把电视剧叙事焦点转移到新世纪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老百姓都市民众的婚姻情感生活中来,在于多年的创作历程中,大量影视作品层出不穷。
这些作品一方面依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从多元角度呈现出当今新时期婚恋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当代人在价值观和婚姻爱情观上所烙下的时代印记。
对这些作品进行研究,既对当代中国婚恋题材电视剧的总结和剖析,也是对中国现代婚姻文化观念的反思。
导致近二十年中国婚恋观和婚恋结构变化的原因,具体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社会环境导致的婚恋观念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打开国门的国人,挤进了世界发展的洪流中,从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多方面融入世界文明中,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中国已逐步融入世界文明,人权、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博爱等普世价值渐渐成为我们文明中的核心价值。
中国社会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物质上的丰富,房子越来越宽裕,车子拥有的人越来越多,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也越来越好。
这些,都使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适和安稳。
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老百姓在尝到改革成果好处的同时,改革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
市场经济的确立渐渐打破了人们以前事事依赖国家的传统观念,在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实行市场为主导。
经济的发展也引发了人才的流动,人们通过学业或招聘离开家乡来到了陌生的大城市里,脱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开始了以城市生活为主的生存。
工作和房子成为打工者们留在城市中的保障,成为人们奋一斗的目标。
这一切的社会变化和价值观的转变,迅速地反映在了电视剧中。
1999年播出的电视剧《牵手》探索当代中国婚恋的“雷区”,对“外因”的关注而引发的社会大讨论,使得婚恋题材电视剧成为观众喜爱和期待的重要类型。
丈夫钟锐是一家电脑公司才华横溢的优秀软件工程师,由于一心投入工作而忽略了家庭和妻子。
妻子夏晓雪本是一位很有发展前途的知识女性,婚后为丈夫而放弃了事业,把精力全放在了家庭和儿子丁丁身上,她希一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丈夫更多的关爱和体贴。
然而随着钟锐事业上的发展,他却认为妻子越来越俗气,越来越缺少沟通,转而与刚分配过来的女大学生在一起了,婚外恋使得两人的婚姻产生了危机。
2001年《空镜子》则反映了在社会变化中人们的浮躁与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