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辽宁省盘锦市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7:记叙文阅读A卷

辽宁省盘锦市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7:记叙文阅读A卷

辽宁省盘锦市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7:记叙文阅读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现代文阅读 (共16题;共282分)1. (15分)课内阅读北京名胜古迹(节选)陈亚丽先就园林景观来看,作为皇家园林的北海公园,无疑是大手笔园林设计的典范。

北海的布局不是随意为之,而是根据中国古老神话而来的。

传说仙界的宫苑分“一池三山”,即“一池”东海,“三山”蓬莱、瀛洲、方丈。

北海严格按照这个模式建造,“一池”是太液池,“三山”就是琼花岛、团城、犀山台。

在这种建筑格局之下的园林,自然就多了一份庄重的气质。

相比北海公园的严格布局,苏州园林的布局可就没那么多典故可循了。

它也不讲究对称,庭院回廊的设计极少有重复之处。

苏州园林也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柱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远望的时候仿佛游览宋元工笔云山或者倪云林的小品,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在山间”。

在苏州园林中游览,能忘记身在苏州城,但在北海公园中游览,却能感受到整个北京城的博大。

北海里最著名的建筑物白塔,坐落在一个山顶的大型平台上:“巨大的塔身,沉郁,厚重,遮住半个天。

在白塔身旁,居高临下,俯视京华,气象万千。

环抱白塔的北海,是面擦得锃亮的大镜子。

整个北京从四外托着这面大明镜,笼罩在淡淡的白烟里。

中南海的湖光烟树对面相望;故宫化作一面黄琉璃瓦的海洋;西山黛色,若有若无。

环顾天宇低垂,陷到脚下。

这时,谁不万虑俱消、心旷神怡呢!”(选自《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解释词语。

居高临下:________心旷神怡:________(2)仙界的宫苑分“一池三山”中“一池”指________,“三山”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海公园的“一池三山”中“一池”是________,“三山”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4)北海公园和苏州园林有什么不同之处?2. (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能用的“废纸”班上,有些小朋友经常浪费纸张。

贝贝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怎样帮助他们改正这个坏习惯呢?一天,小朋友们走进教室,看见讲台上摆着三叠“废纸”。

贝贝告诉大家:“造纸是非常麻烦的,从伐树、粉碎、浸泡到成品纸,要十几道工序,需要千千万万的人共同合作。

另外,造纸就要伐树,树木少了,环境就会受到影响。

所以我们要节约纸张,保护环境……”小朋友们睁大了眼睛,连连点头。

贝贝带头,一张纸的正反两面都写字,写完后还可以用来练毛笔字。

班上的小朋友学习贝贝的做法,再也不浪费纸张了。

现在,废纸篓里找不到能用的“废纸”啦!(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浪费________ 改正________ 保护________(2)为什么要节约用纸?用“________”在短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3)贝贝是怎样节约用纸的?用波浪线在短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3. (27分) (2020六上·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上课了,意兴来后,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作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冬锵”。

偏偏后面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脖子伸长,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老师大步流星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必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正在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我们两个则被罚站一节课,心中好不怨恨。

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去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一些没用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归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我也凑过来,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

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也没留意到我们在偷看。

他脸上的神情,就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方才的那份小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1)对选文选文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 . 描述了“我们”制作竹节人的过程。

B . 斗竹节人的乐趣。

C . 竹节人搏斗中出现的各种有趣的情景。

D . “我们”对竹节人的入迷。

(2)对选文最后一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 “笑”包含着“我们”对老师的理解、认同甚至是喜爱。

B . 竹节人受到老师的青睐侧面烘托出老师玩心不退、活泼可爱。

C . “心满意足”表达了“我们”内心的喜悦、满足和自豪。

D . 竹节人和老师共同构成了“我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深化了文章主旨。

(3)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我们”对竹节人喜爱至入迷,才会在上课的时候忍不住去玩。

B . 老师惩罚“我们”,并不是因为竹节人本身有什么不好,只是由于“我们”不应该玩的场合玩了罢了。

C . “我们”怨恨老师的原因是因为老师一点儿也不理解“我们”的心情,泯灭了“我们”爱玩的天性。

D . 老师刚发现“我们”玩竹节人时的不拘言笑与后文自己玩得入迷的神情形成鲜明对比。

4. (23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玛丽打开门时,发现一个持刀的男人正在恶狠狠地看着自己。

玛丽灵机一动微笑着说朋友你真会开玩笑是推销菜刀吧我喜欢我要一把边说边让男人进屋接着说你很像我过去的一位好心的邻居看到你真的好高兴你要咖啡还是茶本来面带杀气的歹徒渐渐腼腆起来。

他有点结巴地说:“谢谢,哦,谢谢。

”最后,玛丽真的买下了那把明晃晃的菜刀,陌生男人拿着钱迟疑了一会儿真走了,在转身离去的时候,他说:“小姐,你将改变我的一生。

”(1)阅读短文,给本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2)给第一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适当的标点。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讨厌--________ 熟悉--________ 果断--________(4)“本来面带杀气的歹徒”为什么“渐渐腼腆起来”?(5)请发挥你的想象,歹徒自从发生了这件事后会有怎样的改变?5. (19分)和大人一起读《下雪天》,完成练习。

一个冬天的早晨,彼得醒来,望着窗外。

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雪,一眼望去,到处都被雪盖住了。

彼得兴奋地跑到雪地里玩各种游戏。

他做了一个微笑的雪人,又做了一个天使。

他爬上一座又高又大的雪山,再一路滑到山脚下。

他抓起一把雪,一把,再一把。

他把雪压成圆圆硬硬的雪球,放进口袋里,想留着明天玩。

然后,他回到温暖的家里。

晚上睡觉前,他摸了一下他的口袋。

口袋里空空的,雪球不见了,他好伤心。

后来他睡着了,梦见太阳把所有的雪都融化了。

不过,他一醒来,梦就不见了。

外面到处都是雪。

新的雪还在不停地下着(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__冬天一________雪一________雪山(2)连一连,组成反义词。

高________ 外________ 来________ 圆________内低方去(3)你知道彼得口袋里的雪球哪儿去了吗?和大人一起说一说。

6. (15分) (2019六下·增城期中) 阅读。

一诺千金①我做女孩子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我借钱,而且开口就是借两元钱。

在当时,这相当于两个月的零花钱。

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很穷。

②我的为难令那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借钱有急用,又说保证五日内归还。

我不知怎么来拒绝他,只得把钱借给了他。

③时间一天天过去,到了第五天,男生竟没来上学。

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恍恍惚惚的,总想哭上一通。

④夜里快要睡觉时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

他脸上淌着汗,手紧紧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突然松开,手心里像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的纸币。

⑤我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我们共同办成了一件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

他反复说:“我是从旱桥奔过来的。

”⑥后来才知道,他当时借钱是急着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如期归还借款,他天天夜里到北站附近的旱桥下帮菜农推车。

到了第五天拂晓他终于攒足了两元钱,乏极了,就倒在桥洞下睡着了,没料到竟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

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

⑦那是我和那男生的唯一的一次交往,但他给我留下的震撼却是长久和深切的。

以后再看到“优秀”、“守信用”之类的字眼,总会联想到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的一诺千金的严谨。

那个男生后来据说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他早已忘了这件事,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

⑧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降大雨,那是一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我打着伞去车站接一个朋友。

我们约定,风雨无阻。

我在车站久等也没见朋友露面,倒是看到一个少年,没带伞,抱着肩瑟瑟地站在站牌边守候。

我把伞伸过去,他感激地说谢谢,告诉我说,他也是在这儿等一个朋友。

车一辆辆开过,雨在伞边上形成一道道雨帘,天地间白茫茫的,怎么也不见我们所盼望的人。

我对少年说,他们也许不会来了,可少年固执地摇摇头。

又来了一辆车,突然,车上跳下一个少年,无比欢欣地叫了一声,伞下的少年一下蹿了出去,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

那份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相互的欣赏流淌在那一击中,让目睹那画面的我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

⑨我终于没能等到属于我的那份欣喜,我失望而归,却在家里接到朋友的电话。

她说雨实在太大,所以……我想说,当时约定时为何要说风雨无阻,完全可以说大雨取消。

既然已说了风雨无阻,区区风雨又何足畏惧。

不过,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轻轻地挂断了电话。

因为对于并不怎么看重诺言的人,他会找出一千条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而我,更愿腾出时间想想那两个相会在暴雨中的少年。

(1)第⑥自然段中的“十万火急”的意思是:()A . 急着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

B . 一个男生开口向我错钱说急用。

C . 为了如期还款而狂奔。

D . 急着去见多年未见人朋友。

(2)根据文章见内容,下列情况最可能出现的是()A . 男生开口向我借钱,我觉得两元钱不多,所以借给了他。

B . 为了还钱,男生在街上表演“变戏法”挣钱。

C . 男生第五天没来上学,是因为生病了。

D . 男生借我两元钱,是为了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

(3)本文一共写了三个什么内容?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

(4)“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一句中“那”是指什么?为什么说“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5)文中关于“一个少年”和“从车上跳下来的那个少年”的描写极其生动感人,请任举一处为例,说说它令人感动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