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加工企业公司危险源辨识与分级管控清单范本

机械加工企业公司危险源辨识与分级管控清单范本

天车吊钩和滑轮组破损、钢丝绳断裂等,吊钩止脱装置损坏或失效。
3
6
7
126
一般
吊钩、滑轮磨损量达到报废标准时,应及时进行更换;钢丝绳端部的固定和连接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达到报废标准时及时更换。定期检维修吊钩止脱装置。
加工系统子单元
容器爆炸
气瓶未做防倾倒措施。
1
3
3
9

压力容器气瓶做防倾倒措施,放置乙炔气瓶处平整。
起升高度限位器、起重量限制器、力矩限制器等失效,导致冲顶、超载,或起重机倾翻。
1
6
15
90
一般
起升机构装设起升高度限位器,起重量限制器。
起吊载荷质量不确定,系挂位置不当,导致被吊物体失稳坠落。
1
6
15
90
一般
吊运前应确认起吊载荷的质量和质心,并确定起升系挂位置,经试吊后方能正式作业;吊运载荷时,不得从人员和安全通道上方通过;工作结束后,应将被吊载荷放到地面,吊钩起升到规定位置,切断电源或脱开主离合器。
空压机房、气体泵、维修用气瓶等压力表安全阀不合格,气瓶储气罐等安全附件不齐全。
1
6
15
90
一般
安全附件定期检验,采购合格的气瓶。
空压机产生的高温气体引燃易燃易爆物资而导致火灾和爆炸。
1
3
15
45

空压机周边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汇流排间管道腐蚀泄漏。
1
6
15
90
一般
定期对管道进行维护保养。
汇流排未安装可燃气体报警或失效。
1
6
15
90
一般
定期检查检修,规范使用各电器设备。
焊机电源线、电缆与焊机连接处裸露。
1
6
15
90
一般
焊机电源线、电缆与焊机连接处裸露接线板有防护罩。
电焊设备一次线绝缘破损,二次线接头过多或搭接在可燃气体管道上,导致人员触电。
1
6
15
90
一般
定期检查一次线绝缘,二次回路接点,无电气裸露,接头采用电缆耦合器,且不超过3个。每半年到电焊机绝缘电阻进行一次检测。
1
6
15
90
一般
有可能造成缠绕、吸人或卷人、刺割等危险的运动部件和 传动装置设置防护罩。
机修人员作业前未执行上锁挂牌和能量隔离等防止设备意外启动的措施。
1
3
15
45

加强监督管理,设备运转时禁止进行检维修,检维修作业执行作业许可制度。
周围环境昏暗、非操作人员站位不当。
0.5
3
7
10.5

增强工作环境的照明,规范作业区域,非操作人员禁入。
天车电缆、电源线,无保护软管或电缆桥架或绝缘损坏、设备漏电。
1
6
15
90
一般
低压电气设备选型、安装正确可靠,应符合《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的有关规定。
吊索具选配不当,或变形、破断,导致吊物高处坠落。
1
6
15
90
一般
购置的吊索具应是经安全认可的合格产品;吊索具应进行日常保养、检查和检验,定置摆放,有明显的载荷标识,相关资料应存档。
剪板机、卷板机、折弯机、冲床安全保护装置失效。
1
6
15
90
一般
设备至少配置一种安全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维修检查。
手持工具防护罩、盖、手柄松动、破损。
1
6
15
90
一般
定期进行维护紧固。
冲压机械安全装置,双手操纵装置失灵,导致人体进人冲模区。
1
6
15
90
一般
设置双手操纵装置。
冲模调整和设备检修未使用安全栓等防护措施,上滑块下行挤压伤人。
1
6
15
90
一般
冲模安装调整或设备检修,以及需要停机排除故障时,使用安全栓等安全防护装置。检修时应使用能量锁定装置,或设置专人监护,并对所有液压都能做到有效控制。
触电
临时用电管理混乱,随意使用、私拉乱接电气设备。
3
3
15
135
一般
强化培训和安全管理、提高员工用电安全意识和企业安全文化。
剪板机、切割机、车床等各类加工设备绝缘损坏、设备漏电、接地保护失效。
储气罐压力表、安全阀未定期检验。
1
3
7
21

压力容器压力表、安全阀定期检查,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证件在有效期内。
气瓶与管线连接处未固定。
1
6
7
42

压力容器气瓶与管线连接要固定,防止软管脱落。
机械伤害
车床、铣床、钻床防护罩缺损,自动进刀手柄(轮)无弹出防护装置,导致设备部件和加工件飞出伤人。
物体打击
操作人员未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1
6
7
42

为员工配备正确的劳动防护用品,监督员工正确使用。
设备设施零部件松动,未及时检查设备设施的完好、可靠。
1
6
15
90
一般
定期做好设备设施的维护和保养。
设备紧固件或工件锁紧装置失效导致,夹具、卡具松动或脱落造成设备部件或加工件飞出伤人。
1
6
15
90
一般
检维修工件紧固夹装置,确保安全有效,防止工件飞出。
1
6
15
90
一般
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并定期进行检定。
加工系统子单元
其他伤害
通风不良,未设置排风系统。
161590一般设置排风装置。
地面湿滑、积水、杂物等未清理。
3
3
7
63

作业结束及时清理卫生,保证环境整洁,无积水,无杂物。
【机械】生产工艺、技术、能源隔离、机械防护危险性评价表
子系统名称
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
存在风险
风险评价
风险分级
安全管控措施
L
E
C
D
加工系统子单元
起重伤害
天车未进行检测,存在安全隐患。
1
6
15
90
一般
天车定期进行检定。
主梁塑性变形、制动器失效,导致物体坠落。
1
6
15
90
一般
制动器在危险作业前或定期应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缺陷;定期对桥式起重机主梁进行测量,消除缺陷。
加工系统子单元
触电
电器设备周边电线杂乱,地面积水、潮湿。
1
6
15
90
一般
潮湿环境应使用安全电压,禁止潮湿地面敷设电线,及时清理积水。
配电箱内未设置有效的漏电保护器。
1
6
15
90
一般
加装漏电保护器并保证安全有效,规范员工用电行为。
手持打磨工具橡套软线破损,长度超6m,有接头
1
6
15
90
一般
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绝缘电阻检测,定期进行维保。
1
6
15
90
一般
氧气瓶与丙瓶与明火距离不少于10m,不得靠近热源。
瓶体腐蚀或混装,导致瓶内高压气体爆炸,或使用不当导致瓶内气体急剧膨胀而产生爆炸。
1
6
15
90
一般
采购瓶体漆色、字样应符合《气瓶颜色标志》(GB 7144)的气瓶。入库前进行检定,确保瓶体外观无缺陷,无机械性损伤,无严重腐蚀、灼痕;瓶帽、防震圈等安全附件齐全、完好。
板材存放区摆放不稳定,板材下滑。
0.2
6
15
45

摆放整齐,有固定措施。
火 灾
其他爆炸
管道内流动的易燃易爆介质因静电作用或超压,导致火灾和爆炸。
0.2
0.5
40
4

现有车间送管线未使用。
管道敷设位置不合适或支架不牢固,导致管道泄漏时不易发现而发生爆炸。
0.2
0.5
40
4

现有车间送管线未使用。
氧气、丙烷焊接与切割作业时,气瓶受热导致瓶体爆炸和可燃气体泄漏引起火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