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概述 (4)一、规划背景 (4)二、规划内容 (4)三、技术路线 (4)第二章现状解析 (5)一、现状基本情况 (5)二、规划区现状土地利用概况 (5)三、现状建筑评价 (6)四、规划区发展特征及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6)第三章上位规划、相关案例解读及规划对策 (7)一、上位规划要求及解析 (7)二、相关案例解读 (8)三、纯化镇镇区发展趋势判研 (10)四、现状土地资源供给分析 (10)五、规划对策 (11)第四章规划总则 (12)一、规划依据 (12)二、纯化镇中心区范围 (12)三、规划原则 (12)四、规划目标 (12)五、规划区功能定位 (13)第五章土地使用规划 (13)一、规划构思 (13)二、规划结构 (14)三、用地布局规划 ......................................................................................................................................... 14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 (17)一、规划原则 (17)二、对外交通规划 (17)三、道路系统规划 (17)四、交通设施规划 (18)第七章绿地系统规划 (19)一、绿地规划目标与原则 (19)二、绿地系统布局 (19)三、绿化种植 (20)第八章道路竖向规划 (20)一、规划依据和原则 (20)二、竖向规划设计 (20)第九章给水工程规划 (21)一、编制依据 (21)二、用水量预测 (21)三、水资源现状及利用方案 (22)四、供水水质与供水水压规划 (22)五、供水系统规划 (22)第十章污水工程规划 (23)一、编制依据 (23)二、编制原则 (23)三、排水体制 (24)四、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24)第十一章热力工程规划 (25)一、规划依据及原则 (25)二、热负荷计算 (26)三、热源及换热站规划 (26)四、供热管网规划 (26)第十二章燃气工程规划 (27)一、气源规划 (27)二、基础参数 (27)三、燃气需求预测 (27)四、燃气输配系统 (27)第十三章电力工程规划 (28)一、负荷预测 (28)二、电源 (28)三、10KV配电网 (29)四、高压线路及高压走廊规划 (29)第十四章电信工程规划 (29)一、电话配置标准及用户预测 (29)二、电信网 (30)三、邮政局所 (30)四、有线电视 (30)五、其它通信业务 (30)第十五章管线综合工程规划 (30)一、管线类型 (30)二、管线综合原则 (30)三、管线综合规划 (30)第十六章综合防灾规划 (31)一、防震规划 (31)二、消防规划 (31)三、防洪规划 (32)第十七章环卫设施规划 (32)一、规划目标 (32)二、规划指导思想 (33)三、垃圾量预测 (33)四、垃圾收运处置规划 (33)五、环卫工程设施规划 (33)六、环境卫生公共设施规划 (33)七、规划建议 (34)第十八章城市设计导引 (34)一、总体构思 (34)二、城市设计导则 (35)第十九章规划控制 (36)一、规划控制目的 (36)二、地块划分 (36)三、控制指标体系 (36)四、土地使用规划控制 (37)五、环境容量规划控制 (38)六、建筑建造规划控制 (40)七、交通活动规划控制 (42)八、设施配置规划控制 (43)九、设计引导规划控制 (44)第二十章“四线”控制 (45)一、红线 (45)二、绿线 (46)三、黄线 (46)四、蓝线 (46)第二十一章规划实施建议 (46)一、规划法制建设措施 (47)二、规划行政管理措施 (47)三、规划经济保障措施 (47)四、规划技术深化措施 (47)附表:市政管网水力计算表第一章概述一、规划背景十八大以来,改革作为最大亮点被提出,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其中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被进一步明确。
农民土地被进一步确权,允许土地流转,经营性土地进入市场。
政府弱权,市场在资源调配中起决定作用,政府应当注重公益性及基础性设施的引导。
各地强调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城镇化是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
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出由“人口的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转变,城镇发展不再只注重人口的集中,唯GDP增长论,而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更加可持续发展。
(城乡一体化区别于城乡一样化,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城市要有城市特色,农村要有农村风貌,小城镇要兼顾城市与农村的特点,服务农村。
)老龄化加速,特别是对于镇村一级,人口老龄化,空心化严重,相比大中城市,没有外来人口的稀释,老年设施配套更需完善。
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节点,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是就地就近转移农村人口的重要平台。
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发挥小城镇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内需中的作用,2012年山东省政府在全省开展“百镇建设示范行动”。
山东省采取扩权强镇、土地利用规划优化调整、新型财税分配机制、资金金融支持等扶持政策,加快百强镇的建设,从而引导镇域内和周边乡镇的产业聚集、人口聚集,实现重点地区城镇化发展。
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激励下,各级政府也积极筹措,加强了对建制镇建设的政策引导。
为了进一步促进镇区更新改造,人口和就业向中心镇区集中,改善区域环境形象,落实博兴县纯化镇总体规划所提出的各项发展目标,为纯化镇区的土地使用、功能布局、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环境容量等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和措施,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工作的开展,特编制《博兴县纯化镇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二、规划内容本次规划的内容包括五部分:1、研究现状。
收集资料研究纯化镇镇区的现状情况,为制定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制定规划策略。
在分析纯化镇镇区发展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进一步细化中心区的功能。
3、制定规划方案。
根据功能定位,明确规划目标与原则、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并具体落实在土地使用规划、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景观系统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系统规划及市政公用设施系统规划当中。
4、制定地块开发控制规定。
在对地块进行编码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本次规划的控制指标体系及其规定,包括土地使用、建筑容量、建筑建造、设施配置和设计引导五个方面内容。
5、解释规划管理技术,提出规划实施建议。
三、技术路线控制性详细规划涉及到众多宏观、微观的城镇问题,担负着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的承上启下作用,是保障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规划实施和城镇开发建设科学、合理、有序进行的有力手段。
针对这一特点,本次规划制定并遵循如下技术路线:1、从现状解析到规划对策规划定位、功能布局等核心问题与总体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在落实、细化总体规划对规划区要求的基础上,对用地布局、绿化景观及道路系统等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2、从市场需求到土地供给根据现状土地供给分析,分析土地的利用形式、开发量及开发时序。
3、从宏观背景到微观形态根据总体规划对规划区人口、用地规模的要求,结合导引性城市设计导则,制定适宜的人口规模、空间管制措施、用地布局及规模,从而给各地块的规定性和引导性指标赋值,为下一步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提供指引。
4、从规划到文本制作为方便规划管理,确保规划有效实施,按照建设部制定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要求,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采用规范化的成果表达方式,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图件和附件构成。
其中,图件由图纸和图则两部分组成,附件包括规划说明等内容。
规划文本和图件作为规划管理的法定文件。
第二章现状解析一、现状基本情况(一)地理交通区位纯化镇位于博兴县东部,与东营市广饶县接壤。
广青公路、辛博公路与张东铁路穿越镇域,其中广青路横穿镇区。
与规划205国道的距离为1.2公里,与陈户镇、博兴经济开发区、滨州高新区的联系便捷。
曹纯路、规划新曹纯路南北纵贯镇区。
(二)自然条件1、气候纯化镇属于东南亚季风区域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气象特征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
全镇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65.4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149.90毫米。
纯化镇年平均气温为14.0℃,最高气温为40.1℃,最低气温为-21.5℃,最大冻土深度为64cm,最小冻结深度为24厘米,年平均相对湿度58%。
纯化镇历年平均风速为2.0米/秒,纯化镇全年主导风向一般为西南风为主,东风为次。
2、地形地貌纯化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河流、沟渠、水塘较多,全镇高程在4~9米间,地面相对平坦。
排水不畅,雨季局部洼地有短时积水现象。
3、水系流经纯化镇的主要河流有打渔张河、工农河、北支新河等主要河流,各条水系间有多条支沟连接。
在规划区内的水系主要有工农河、三支、二干四支,这三条水系常年有水,且为流动活水。
(三)人口情况规划区内人口主要为城镇非农业人口、驻地村人口及流动人口。
其中非农业人口1816人;驻地村主要为纯东、纯西、纯中三村人口,户籍人口2275人;此外在小城镇建设中,规划区外围的邵家、袁东、袁西、裴家四村的村庄安置社区位于规划区内,户籍人口1727人;流动人口主要指镇区内工业企业外来务工人员。
二、规划区现状土地利用概况(一)现状场地规划范围内现状用地(除河渠用地)平均高程约7.1米(黄海高程),地势平坦,场地建设条件较好。
(二)现状用地构成纯化镇镇区现状建设用地为4.64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为229平方米/人。
用地主要由居住用地、教育机构用地、商业金融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工业用地组成;镇区主要沿广青路沿东西向发展,路两侧集中了纯化镇的主要公共服务设施。
镇区内水系较多,拥有工农河、二干四支、三支、二斗、三斗等多条河流和水渠。
规划区内现状建成区大部分为建筑质量一般的平房,建筑密集,主要集中于广青路北侧。
此外,部分用地为农林用地。
具体现状各类用地详见表一。
1、居住用地规划范围内现状居住用地总面积为22.17公顷。
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地区,主要指纯东村、纯西村和纯中村居民区,该区域基本上为建筑质量一般的平房;规划区东北部新建的农村安置小区,属二类居住用地;此外,规划区南侧分布有单位住宅用地。
驻地村住宅建筑密度大,建筑布局自由散乱,建筑间距小,有严重的消防隐患。
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街道景观一般,待改造。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区范围内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集中在广青路沿线,主要是行政机关、教育科研、商业金融等公共配套的服务设施,总面积为13.89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