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经济学课程论文小组成员赖柏儒:11应用经济学号11083210温少均:11应用金融学号11083161杜洁婷:11应用金融学号11083103江智荣:11计算机学号11052056黄雯晖:专业13公共关系学学号13092004晓冰:专业13公共关系学学号13092029怡廷:专业13公共关系学学号13092004指导老师:忱2014年5月27日浅析中国大豆危机[摘要]自从1994年以来,我国成为大豆净进口国,进口大豆数量连年增长且十分迅猛。
同期国产大豆却遭遇了瓶颈:前期产量增增降降,后期便在进口大豆冲击下一路走低,从而发生了持久不退的大豆危机。
本文将尝试运用经济学知识对中国大豆危机进行浅析。
[关键词]机会成本;比较优势;价格补贴;Analysis of China soybean crisis[Abstract]Since 1994, Our country became a net importer of soybeans, The number of soybean imports that multi-year climb and growth quickly. Over the same period of domestic soybean has encountered the bottleneck: the early stage of the production usually ups and downs, late under impact soybean imports have been falling, and lasting is not retreated soybean crisis happened. This article will use the economics knowledge to analyze the Chinese soybean crisis.[Keywords] cash flow statement Opportunity cost; parative advantage; Price subsidy引言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即“入世”。
当时人们认为中国大豆产业将是入世之后中国有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大豆出口创汇指日可待。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不久之后中国大豆产业便一步一步走向衰退,大批豆农和豆制品企业在进口大豆的压力下走向破产或转行。
,形成了进口大豆垄断中国消费市场并由外资决定大豆价格的产业格局。
这一切是怎么回事?我们将从机会成本和价格补贴两个方面分别对中国大豆危机进行浅析。
背景:中国大豆危机过程2013年中国大豆进口突破了6000万吨,达到6338万吨,不但占国大豆供给的84%以上,还以转基因大豆为主。
同时外资基本控制了大豆产业链并且只以转基因大豆为原料制作大豆制品,国九成以上大豆油均为转基因产品。
中国大豆产业在进口大豆和外资扩的双重冲击下摇摇欲坠,大豆及其豆制品价格由外资随意操纵,存在粮食安全和健康安全等双重隐患。
2010-2014年是指进口大豆平均价格(全年进口金额除以进口数量),因为进口大豆占国供给80%左右,大豆价格只能由进口价格近似决定。
中国大豆危机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2001年入世之前:中国以前是世界大豆第一生产大国和出口国,但1995年开始从大豆出口国转变为大豆进口国,大豆进口量从此连年递增,大豆危机初现。
2001-2007年后:入世第一年进口量便突破1000万吨,外资强势进驻中国大豆产业并逐渐形成垄断趋势。
2004年第一次大豆危机爆发,大豆价格从最高峰的4400元/吨直线下降到最低谷的2200元/吨,大批豆农和豆制品企业因此破产。
2008-2013年:2008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但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由于人民币升值以及危机初期世界围大豆价格普遍下降,导致2009年后进口大豆再次暴增,占了国供给的70%以上。
外资和国际热钱因此大肆炒作农产品并波及到大豆,使得中国人付出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也直接威胁到中国的粮食安全。
机会成本分析一、为什么外国大豆能抢占中国市场?关键在于外国大豆的比较优势,替代外国大豆要付出很大的机会成本。
何谓机会成本?它是指当把一定的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
比较优势又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国外大豆的出油率一般在19%---20%,国产大豆的平均水平在16%---17%。
从用于榨油来讲,进口大豆的出油率一般比东北大豆高1-2%,每吨大豆就能多出油200公斤左右。
目前豆油市价为7000-8000元/吨。
所以国榨油企业用进口大豆榨油利润一般高于用国产大豆。
外国大豆还有一个很大的成本优势:美国和巴西等国大豆单产较高,一般为每公顷能收获2吨以上大豆,而且实行家庭农场规模化生产,人手需求少。
同时美国政府对大豆生产进行高额补贴。
据了解,仅2001年,美国对大豆的补贴就达190亿美元。
而我国直到2006年才取消了农业税,开始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但针对大豆的补贴仍显不足。
以美国为主的大豆价格相对于东北大豆是很低廉,每吨价格通常要低两三百元甚至上千元!即使考虑到运输费用,进口大豆的进口价格相对于我国仍然偏低。
因此国产大豆的比较劣势也是很明显的:使用国产大豆榨油的机会成本比较高,不足以替代外国大豆。
消费者角度:假设一个人拥有10000元,国产大豆价格为每公斤5元,进口大豆4元/公斤。
那么这位消费者购买国产大豆的收益为2000公斤大豆以及其可榨豆油360公斤,其机会成本是2500公斤大豆进口大豆以及500公斤豆油。
而购买进口大豆的收益是2500公斤大豆及其可榨豆油500公斤,机会成本是2000公斤国产大豆及其可榨豆油360公斤。
由于中国人平均收入较低,消费比例高,其消费者偏好更注重进口大豆的价格优惠,所以进口大豆成了国产大豆的替代品,不断抢占中国市场。
生产者角度:假设一个中国城市有两家豆油企业甲和乙,都打算花1000万元采购原材料-大豆。
国产大豆每吨2500元,出油率18%.进口大豆每吨2000元,出油率20%。
其中豆油市价为:价廉物美的转基因大豆油5000元;绿色健康的非转基因大豆油每吨6000元。
大豆出油后成为豆粕:每吨2000元。
甲偏爱国产大豆,花1000万元采购4000吨大豆,制造豆油720吨,并卖出豆粕3280吨。
销售后收入为432+656=1088万元。
净赚88万元,利润率8.8%。
乙进口大豆5000吨,制造豆油1000吨。
卖出豆粕4000吨。
销售后收入为500+800=1300万元,净赚300万元,利润率30%!甲乙的利润率相差22%:后者将在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优势,受益于良性循环:进口更多的大豆,卖出更多的豆油,赚取更多的利润,再进口更多大豆……甲却发展的更加缓慢,陷入了恶性循环:国产大豆成本高,卖不出更多的豆油,赚不到充足的利润,结果无力购买更多的国产大豆支持国产大豆产业的发展。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人民币汇率变动也会改变国际贸易的机会成本!假设2006年1美元可换8元人民币,国产大豆每公斤5元,进口大豆价格为每公斤0.5美元,等于4元人民币。
2006年3000元能购买600公斤国产大豆,也能买到750公斤进口大豆。
购买600公斤国产大豆的机会成本是750公斤进口大豆。
到2011年,由于人民币升值,1美元只能换到6元人民币。
因此进口大豆价格变成了每公斤3元。
原本3000元仍只能买到600公斤国产大豆却能买到1000公斤进口大豆。
因此3000元购买600公斤国产大豆的机会成本从2006年的750公斤进口大豆变成了2011年的1000公斤进口大豆!由此可以得到结论:汇率变动会改变国际贸易的机会成本,本国汇率每升值1%,购买本国商品的机会成本上升1%,购买进口商品的机会成本则下降1%。
贬值效果则相反:进口商品变贵。
因此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之下,消费者更偏好进口大豆。
这就是我国进口大豆从2006年的2826万吨猛增到2011年的5264万吨的重要原因吧?以上的机会成本分析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近年来国消费者和豆油企业(包括外资企业)为什么偏爱进口大豆的原因。
二、中国还要继续进行大豆生产吗?有什么优势?应对外国大豆抢占中国消费市场的威胁,关键是发挥我国大豆的比较优势:天然绿色的非转基因农产品。
首先让人想到的是近年来大众议论纷纷的转基因问题,众所周知,东北大豆主要是非转基因农作物,而进口大豆多为转基因产品,这可能是我国大豆的最大比较优势,在世界科学对转基因食品对人是否有害尚未定论的时期,有不少科学实验都直接或间接证明转基因产品或多或少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后果。
袁隆平曾说过转基因产品需要经过几代人的检验才能确认食用后对人类的影响我国的非转基因大豆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在国际上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对国、日本的出口曾高达35万吨。
然而这和2013年进口的6338万吨相比,前者只有后者的0.5%左右,简直微不足道……解决方案:利用市场细分锁定目标市场,如健康食品。
从而扩大出口,减少国产大豆积压,从而实现更广泛的经济价值。
利用近年来我国不断扩大和东南亚、非洲的经济联系带来的机遇,在政府支持下向东南亚和非洲出口东北大豆,专门满足当地人的食用及其饮食安全的需求,并不用做榨油之途,避开与外国大豆的竞争。
效果:发挥了国产大豆的比较优势,减少了外国大豆对国产大豆的冲击,扩大了出口市场并获得更多的生产者剩余(成交价格减去成本的总额)。
三、如果我国放弃大豆生产会付出哪些机会成本?1、放弃我国大豆的比较优势及其生产者剩余2、外资将全面垄断大豆产业并根据其意愿任意销售,可能会造成我国人民消费者收益(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和经济效率等方面不可估量的损失。
3、丧失粮食安全的保障:外国转基因大豆全面占领我国市场可能会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安全,长远来看会影响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
结论:我国绝不能放弃大豆生产,除了防止外资垄断市场造成经济损失,还要保护好人民的健康安全!还要充分发挥出中国大豆的比较优势,实现更多的经济价值!价格补贴分析一、价格补贴及其经济效应(1)什么是价格补贴?价格补贴又被称为“负税收”,是由价格因素引起的国家财政的一种无偿性支出。
价格补贴既是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一种手段,也是政府为干预而支付的一种代价。
目前中国农业生产投入少、生产力低下、竞争力差是大豆不堪一击的重要原因。
业人士指出,在中国,大豆生产并未得到像小麦、水稻和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那样的重视和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