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干小脑

脑干小脑


感 觉
躯体感 觉核
脑桥:三叉神经脑桥核:主要接受面部皮肤和口、鼻腔
粘膜的触觉冲动;

三叉神经脊束核:它是三叉神经脑桥核的延续,向下贯
延髓全长,主要接受面部皮肤和口腔粘膜的痛、温度觉。
内脏感 延髓:孤束核:来自咽、喉及胸腹腔脏器的感觉纤维皆终 觉核 止于孤束核,其中味觉纤维终止于孤束核的上端。
17
躯体运动核
2、迷走神经背核 位于延髓 参与迷走神经 支配胸腹腔大部分器官
动眼神经副核
迷走神经背核
25
睫状肌
瞳孔括约肌
睫状神经节 动眼神经
26
三叉神经脊束核
迷走 神经 背核
疑核
孤束核 27
1、中脑腹面: ⑴大脑脚底:锥体束等通过。 ⑵脚间窝 ⑶动眼神经(III)根: 脚间窝出脑
脚间窝
?
大 脑 脚
28
躯体感觉核
7
脑桥的外形 1、腹侧面
⑴基底部:膨大部 ⑵基底沟 ⑶小脑中脚
⑷三叉神经根(V)
⑸从中线向外侧,附着
有展神经(VI)、面 神经(VII)和前庭蜗 神经(VIII)根。
基底部 三叉神经 展神经 面神经 前庭蜗神经
8
基底动脉
9
2、背侧面: 第四脑室底的上部。
菱形窝:为第四脑室底 呈菱形凹陷。它由延髓 上部背面和脑桥背面共 同构成。
1、三叉神经脑桥核
位于脑桥中部
接受头面部皮肤粘膜、牙齿的触 觉传入
2、三叉神经脊束核 主要位于脑桥和延髓
接受头面部皮肤粘膜和牙齿的痛、温 觉传入
内脏感觉核 孤束核
位于延髓上部
头段接受味觉传入
其余部分接受咽喉、胸腹腔内脏 感觉传入
三叉神经脑桥核
孤束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
29
30
眼神经
眶上神经
三 叉 神 经 节 上颌神经
其深面分别埋有薄束核和楔束核。楔束结 节外上方有稍隆起的小脑下脚,它主要由进
入小脑的纤维束构成。
小脑下脚
楔 薄束 束结 结节 节
5
薄束或楔束



或 楔
薄束或楔束


深感觉冲动通过感受器沿脊神经
节的周围突→脊神经节(第一级
神经元的胞体)的中枢突→薄束
或楔束→薄束核或楔束核(第二
级神经元胞体)→上行。 6
歌谣: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十迷走,十一副,十二舌下全。
1
端脑
脑 的
间脑
区 分
小脑
中脑
脑干 脑桥
延髓
脑 1400g
中脑水管
端脑
间脑 脑桥 小脑
一、脑干 (一)位置:
第四脑室
位于 颅后窝的斜坡上,平枕骨大孔处与脊髓相续,上接 间脑。延髓和脑桥的背面与小脑相连,它们之间的腔室为 第四脑室,该室上通中脑水管,向下与延髓及脊髓的中央 管相续。

(二)脑干外形 延髓的外形
1、腹侧面:
⑴锥体(下行锥体束)、 锥体交叉
⑵第XII对脑神经根(舌 下神经)
⑶自上而下依次排列有舌 咽神经(IX)、 迷走神经(X)和副神经 (XI)出脑的根丝。
XII
IX、X、XI
锥体 锥体交叉
3
4
2、背侧面
上部:构成第四脑室底的下部。 下部:形似脊髓
在延髓背侧膨隆的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
前庭蜗神经 舌下神经
视神经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展神经 面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13
2.脑干的内部结构: 由灰质和白质构成。 但脑干的灰质不是连续的纵柱,而是分散成大小不 等的团块或短柱,称为神经核。
14
非脑神 经核
薄束核 楔束核
灰 质
脑神 经核
运动核 感觉核
15
躯干和四肢的本体觉和 精细触觉: 感受器→脊神经节的周 围突→脊神经节(第一 级神经元的胞体)的中 枢突→薄束或楔束→ 薄束核或楔束核(第二 级神经元胞体)→上行。
反射中枢
反射中枢
⑵下丘的下方,有很细的滑 车神经(IV)出脑,绕大脑 脚由背侧走向腹侧。
上丘 下丘 滑车神经
12
12对脑神经中有10对 脑神经和脑干相连。
其中最后4对脑神 经和延髓相连;
中间4对脑神经和 脑桥相连;
动眼神经
第3、4对脑神经 和中脑相连。
除第4对脑神经在中 脑背侧和脑干相连外 其它脑神经都是在前 面或侧面和脑相连。
其上外侧界为小脑上脚, 下外侧界为薄束结节、 楔束结节和小脑下脚。
小脑上脚 小脑中脚
小脑下脚 楔束结节 薄束结节
10
中脑的外形
中间的管腔称为中脑水管。
向上通第三脑室; 向下通第四脑室。
中脑水管
11
2、中脑背面:
⑴两对圆形隆起称四叠体
上方的 一对为 上丘
下方的 ?
一对为 下丘
视觉皮质下 听觉皮质下
脑神经cranial nerves共12对,其排列顺 序是以它们出入脑的部位前后次序而定: 即I嗅神经,II视神经,III动眼神经,IV 滑车神经,V三叉神经,VI展神经,VII 面神经,VIII前庭蜗神经,IX舌咽神经, X迷走神经,XI副神经,XII舌下神经。 脑神经的名称,国际上按排列次序惯用 罗马字码表示。
1、动眼神经核:
位于中脑 其轴突组成动眼 神经。
支配眼球外肌(除外直肌、 上斜肌)
损伤表现:上睑下垂眼外下 斜视
动眼神经核
18
19
2、三叉神经运动核 位于脑桥中部 其轴突参与三叉 神经
支配咀嚼肌
损伤表现为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
3、 面神经核 位于脑桥中下部 主要支配面肌
损伤表现为面瘫(额纹消失,眼裂不 能闭和,鼻唇沟变浅,口角偏向健侧)
16
中脑:动眼神经核:大部分眼球外肌。
躯体运 脑桥:三叉神经运动核:咀嚼肌;
动核
面神经核:支配面肌。
支配头颈 部骨骼肌
运 动
延髓:疑核:支配咽喉肌; 舌下神经核:支配舌肌。
核 内脏运 中脑:动眼神经副核: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

动核

延髓:迷走神经背核:颈部、胸腔和大部分腹
经 核
腔器官的平滑肌或心肌和腺体。
滑车上神经 眶下神经
31
非脑神经核: 1、薄束核与楔束核:
位于延髓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的深方,接受来自薄束与楔束的纤维,发出纤维 形成内侧丘系,传导躯干四肢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损伤:本体感觉障碍
楔束核 薄束核 薄束 楔束
内侧丘系交叉
32
白质 下行纤维束
皮质核(延髓)束
锥体束
皮质脊髓束
1、起始:
大脑皮质运动区锥体细胞。
三叉神经运动核 面神经核
20
?
21
22
4、疑核
位于延髓上部 ,其轴突 主要参与迷走神经。
支配咽、喉肌。
损伤表现为吞咽、发声 困难
5、舌下神经核
位于延髓
支配舌肌
疑核
损伤表现为伸舌偏向患 侧,舌肌萎缩
展神经核
舌下神经核
23
24
内脏运动核 1、动眼神经副核 参与动眼神经 位于中脑 支配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损伤表现为瞳孔散大
2、功能:骨骼肌随意运动。
3、终止:
⑴脑神经躯体运动核。 皮质核(延髓)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