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研究课题
方案
《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研究》课题方案
太白山新区小学李会娥
一、课题的提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兴趣是成才的起点。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小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
它在人的生活中和学生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厌学情绪,对学习毫无兴趣,从而使她们的学习非常被动。
据研究,统计,至少有40%的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成为学困生。
这种状况的延续,既不利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实施,也不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向。
而且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将会越来越没有,她们往往将学习当作一种应付老师、家长的任务,或者认为是人生不可违背的一项义务。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数学学习的最高境界可能就是数学乐学境界,学习数学的最高追求就是数学乐学境界的到达。
让学生会学习,乐于学习,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这正是当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
”然而近年来,学生厌学情绪趋
于严重,而数学本身又具有抽象性,因而大多数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非常不感兴趣,相对其它学科而言不愿学的学生多一些,因而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
数学的基础性、工具性、应用的广泛性,给数学提出了艰巨的任务,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研究发展空间。
为此,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培养小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目标、内容与对象
1、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想学数学、爱学数学、学好数学。
2、内容:
(1)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情况调查分析。
(2)学校、社会、家庭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影响分析。
(3)小学生年龄阶段,性格差异与学习数学兴趣的研究分析。
(4)教师素质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的影响分析。
3、对象:四年级学生
三、具体措施:
1、发扬民主创造氛围
要想让学生“乐学”首先应有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地发扬民主,将自己视着是学生当中的一员,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