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1. 按要求写句子。
(1)蒲公英的头上长着许多白绒毛。
(改成比喻句)(2)加上提示语,使句子更生动。
牧童______地大叫:“狼来了!狼来了!”(3)例:水是那样绿,绿得好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
(仿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红得______。
(4)书是精神食粮,怎么不可以煮昵?(改成陈述句)(5)今天的值日生把教室打扫的整整齐齐。
(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2. 用比喻的手法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①山洪咆哮着,像______,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②春雨好像______,流进麦田。
③“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______。
④老汉站在没腿深的水里,像______。
3. 句子训练营。
①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②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仿写拟人句)4.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我只闻到浓浓的苦味的草木气息。
(缩句)②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用划线的词语仿写句子。
)5. 读句子,完成练习。
(1)改成陈述句,意思不变。
你难道不知道狗是会叫的?(2)这只不会叫的狗说:“也许是这样,可我……”从中可以看出小狗非常______。
(3)加标点符号。
______哎呀______狐狸说道______原来是这样______你这是给我没了一个圈套啊______6. 按要求写句子。
(1)平静的湖面好像一面镜子。
______ 好像______。
(2)请把下面的词语组成句子写下来。
当作妹妹把一匹马柳条7. 下列句子中,不是拟人句的一项是()A .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B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C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8. 按要求写句子。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改为反问句)(2)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缩句)(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仿写句子)9. 按要求写句子①检阅台上的人和成千上万观众的视线都集中在这位小伙子身上。
(缩句)②小路伸向远方。
(扩句)③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改为反问句)④难道为了修路就可以砍掉橡树吗?(改为陈述句)⑤一棵高大的梧桐树挺立在路旁。
(改为比喻句)⑥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改为拟人句)10.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改成反问句)②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很多。
(改为比喻句)③周瑜派来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
(缩句)④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改为感叹句)11. 写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______②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______③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传播,传到了白山黑水,传到了长城内外,传到了大江南北,传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______12. 按要求写句子。
(1)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缩句) (2)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改成陈述句)1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太阳的话》这首诗中,“我”指作者,“你们”指人类。
(2)“徜徉”的意思是“安然自在地步行”。
(3)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是想象,不是比喻。
(4)“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14. 按要求写句子。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仿写句子)(2)树叶也经常被风吹得翻转不定。
(改为“把”字句)15. 按要求写句子。
(1)科学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改为“被”字句):______(改为“把”字句):______(2)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用画线词写一句话) (3)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改成陈述句)16. 按要求写句子。
①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改为感叹句)②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缩句)③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
(修改病句)17. 照样子写句子。
(1)例: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仿写拟人句)①小鸟从南方飞回了北方。
②小狗摇着尾巴向我走来。
(2)例: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仿写比喻句)①穿过树梢的阳光像______。
②______像______。
18. 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改为感叹句)(2)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缩句) (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
(修改病句)19.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①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
(2)②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3)③叶老先生见了我,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
(4)④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20. 判断句子是否比喻句。
(1)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但是,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
(2)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3)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的头上砸去。
(4)成语“水滴石穿”比喻学习或者做事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果。
21.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住宅里的所有电脑全部设在“暗处”,在室内见不到。
它们各有各的职能,分工负责,同时又互相连接,以便对环境作出综合判断,为主人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
(1)文中的“它们”指的是______。
(2)这段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3)这段话概括了电脑住宅中电脑的三大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2. 看图学写比喻句。
例:梧桐树叶像手掌。
(1)西红柿像______。
(2)漂亮的小蘑菇像______。
23. 按要求完成句子。
①改为把字句。
那巨大的看板,挡住鹭鸶回家的路线。
②改为陈述句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③修改病句。
我们在这里遗失了蓝色的一个湖泊。
24. 仿写句子,使句子有趣。
例:风吹走了我的手绢。
调皮的风拿了我的手绢,擦过了汗,扔到地上。
①星星一闪一闪的。
②花儿开了。
25. 读下面的句子,写出其修辞手法。
①牛群吃草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______②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奶牛。
______26.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羊群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比喻)B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
(反问)C .白杨树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排比)27. 根据课文《海滨小镇》内容填空。
①“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热闹”的意思是______。
②“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这里把______比做______。
28. 按要求写句子。
(1)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改为转述句)(2)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收集大臣来商议。
(修改病句)(3)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肯定句)(4)秦王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改为双重否定句)29. 照样子,写句子。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______的天鹅在水里______地游来游去。
(2)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天空瓦蓝瓦蓝的,像______ 。
(3)山坡上种着一大片美丽的百合花。
村子前______ 。
30. 写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
①刘三姐的歌声连那些飞鸟游鱼都会听得入迷。
______②你歌哪有我歌多,我有十万八千箩。
______③莫怀仁把刘三姐当成眼中钉、肉中刺。
______④整个大街上,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唱。
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