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1. 设备综合管理是运用长远的、全面的、系统的观点,采取一系列技术的、经济的、组织的措施,力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2.操作人员对所用设备要做到“四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和懂用途;“三会”:会操作、会维护保养和会排除故障。
3.设备的日常管理分为设备的构成期和设备的使用期。
4.设备寿命的长短,生产效率的高低,不仅取决设备本身的结构材质和性能,还取决使用和维护保养情况。
5.设备检修施工前的“十落实”、“五交底”、“三运到”、“一办理”中“三运到”是:施工前必须把设备备件、材料和工机具运到现场,并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
6 备件消耗定额:根据企业的工艺设备条件、生产规模和经营水平,为保证完成生产计划和设备维修计划,需制定的一种备件标准消耗量。
7备件储备可以分为最低储备/保险储备、定额储备/指标储备、最高储备/极限储备和事故储备。
8备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装备,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设备高效率、长周期、安全、经济地运行,来保证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9 搞好设备润滑,坚持“五定”和“三级过滤”,其中“五定”为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定时;“三级过滤”为从领油大桶到岗位储油桶、岗位储油桶到油壶、油壶到加油点。
10效率设备的主要特点是: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电子化。
11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装备,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设备高效率、长周期、安全、经济地运行,来保证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12备件的年度综合计划是以企业年度生产、技术、财务计划为依据编制的综合性专业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备件需用计划、备件定货计划、年度停车大修专用备件计划和备件资金计划。
13搞好设备管理工作,必须根据国家及各部委、总公司所颁布的法规、制度行事。
坚持专管与群管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设备管理与生产相结合;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设备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设备维修与技术改造相结合;设备管理与技术开发及智力开发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奖励相结合。
14企业设备性能检查的实施方法有巡回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
15好设备润滑,坚持“五定”和“三级过滤”,其中“三级过滤”是指从领油大桶到岗位储油桶、岗位储油桶到油壶、油壶到加油点。
16 设备检修周期对已使用的设备,指两次相邻大修之间设备的工作时间;对新投产的设备,指从投产时起到第一次大修设备的工作时间。
在一个检修周期内,除进行一次大修外,还可进行若干次中、小修。
17件消耗定额的计算方法有:统计累计法、统计平均法、类比估算法。
18.设备检修施工前的“十落实”、“五交底”、“三运到”、“一办理”中“三运到”是:施工前必须把设备备件、材料和工机具运到现场,并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
19. 设备按固定资产分为(1)工业生产固定资产、(2)非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3)未使用固定资产、(4)不需用固定资产、(5)土地。
20.设备的购置主要依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可行的原则。
21. 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要根据国家及各部委、总公司颁布的法规、制度,通过技术、经济和管理措施,对生产设备进行综合管理。
22.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工人的操作技术水平,防止设备的非正常损坏,必须实行定人、定机和凭证使用设备的制度。
23.设备按用途分为(1)通用设备、(2)专用设备、(3)交通运输工具、(4)建筑工程机械、(5)主要仪器仪表衡器设备。
24.设备故障指设备丧失规定的功能。
25.备件管理包括图纸资料管理、定额管理、计划管理、仓库管理和财务管理26. 设备综合管理的特点:一是全过程/一生管理;二是全员管理;三是价值。
27.企业设备按重要程度分为___主要__设备和一般设备。
其中前者又可分为甲类设备和乙类设备,后者又可分为丙类设备和丁类设备。
28. 三级保养制内容包括:设备的日常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
29.备品配件管理工作是一项有关技术、资料、财务管理的综合性业务。
30. 企业设备性能检查的实施方法有巡回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
31. 实行文明检修,即实行“五不乱用”、“三不见天”、“三不落地”、“三条线”。
32. 控制设备摩擦、减少和消除设备磨损的一系列技术方法和组织方法,称为润滑管理。
33. 计划检修的原则是预防为主。
34. 搞好设备管理工作,必须根据国家及各部委、总公司所颁布的法规、制度行事。
坚持专管与群管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设备管理与生产相结合。
35.设备管理的内容,主要有设备物质运动形态和设备价值运动形态的管理。
前者一般叫做设备的技术管理,由设备主管部门承担;后者叫做设备的经济管理,由财务部门承担。
36. 设备的购置主要依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可行的原则。
37.设备综合管理的特点:一是全过程管理;二是全员管理;三是价值管理。
全过程管理是基础,全员参加是手段,价值管理是目的。
38.设备的日常管理分为设备的构成期和设备的使用期。
39. 保证设备正确使用的主要措施是:①制定设备使用程序;②制定设备操作维护规程;③建立设备使用责任制;④建立设备维护,开展维护竞赛评比活动。
40.施工前的“五交底”是:项目任务交底,施工图纸交底,质量标准交底,施工安全措施交底,设备零部件、材料交底。
二、选择1.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用技术上先进、( B )的装备,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设备高效率、长周期、安全、经济地运行,来保证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A.操作上简单 B.经济上合理C.使用上方便D.价格上便宜2.设备管理的内容,主要有设备( D )运动形态和设备价值运动形态的管理。
A.成品 B.价格 C.原料 D.物质3.企业设备按重要程度分为( A )和一般设备。
其中前者又可分为甲类设备、乙类设备,后者又可分为丙类、丁类设备。
A.主要设备 B.特别设备 C.重要设备 D.特殊设备4.计划检修的原则是:( C )A.定期检修 B.按计划进行C.预防为主D.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5.根据检修的性质,对设备检修的部位、修理内容及工作量的大小,把设备检修分为不同种类,以实行不同的组织管理。
计划检修一般分为设备的小修、中修、大修和( B )4种。
A.日常维护 B.系统停车大检修C.特大维修D.全厂检修6.高效率设备的主要特点是:( B )、高速化、自动化、电子化。
A.小型化 B.大型化C.综合化 D.全能化7.精、大、稀设备的四定工作是:定( B )、定检修人员、定操作规程、定备品配件。
A.维护人员 B.使用人员 C.设备负荷 D.设备软件8.通过一定形式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知识、经验、成果等,我们称之为( C )A.设备进口 B.知识革新 C.技术引进 D.洋为中用9.设备( C )是运用长远的、全面的、系统的观点,采取一系列技术的、经济的、组织的措施,力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A.管理 B.前期管理 C.综合管理D.使用管理10.企业设备性能检查的实施方法有巡回检查、定期检查和( C )A.随机检查 B.日常维护 C.专项检查D.全厂检查11.操作人员对所用设备要做到“四懂”、“三会”,其中“四懂”是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 A )A.懂用途 B.懂维修 C.懂管理D.懂装配12.设备按用途分为通用设备、( B )、交通运输工具、建筑工程机械和主要仪器、仪表、衡器。
A.机电设备 B.专用设备C.工业设备D.生产设备13.设备的购置主要依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A )的原则。
A.生产上可行 B.维修上方便 C.使用上简单D.维护上容易14.设备综合管理的特点:一是( C )管理;二是全员参加管理(从企业领导到生产工人);三是价值管理。
A.实物 B.经济 C.全过程 D.物质15.企业设备( A )的管理是指设备的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护、修理、更新、改造、直到报废;对企业的自制设备还包括设备的调研、设计、制造等全过程的管理。
A.物质运动形态B.精神运动形态C.价值运动形态D.价格运动形态16.设备( B )是从设备的计划开始,对研究、设计、制造、检验、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管理。
A.过程管理 B.日常管理C.全过程管理D.使用管理17.( D )是设备从计划、调研、设计、制造到安装调试成功的时期。
A.设备使用期 B.设备前期 C.设备使用前期D.设备构成期18.设备的日常管理分为设备的构成期和设备的( B )期。
A.维护 B.使用C.更新D.维修19.操作人员对所用设备要做到“四懂”、“三会”,其中“三会”是会操作、会维护保养、( A )A.会排除故障B.会装配 C.会采购 D.会维修20.搞好设备润滑,坚持“五定”和“三级过滤”,其中“五定”为( B )、定点、定质、定量、定时;“三级过滤”为从领油大桶到岗位储油桶、岗位储油桶到油壶、油壶到加油点。
A.定岗 B.定人C.定设备D.定员21.企业设备( A )的管理是指设备的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护、修理、更新、改造、直到报废;对企业的自制设备还包括设备的调研、设计、制造等全过程的管理。
A.物质运动形态B.精神运动形态C.价值运动形态D.价格运动形态22.搞好设备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专管与( B )相结合。
A.专用B.主管 C.专保养D.群管23.操作人员对所用设备要做到“四懂”、“三会”,其中“四懂”是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 A )A.懂用途 B.懂维修 C.懂管理D.懂装配24.设备按用途分为通用设备、( B )、交通运输工具、建筑工程机械和主要仪器、仪表、衡器。
A.机电设备 B.专用设备C.工业设备 D.生产设备25.保证设备正确使用的主要措施是:①制定设备使用程序;②( D );③建立设备使用责任制;④建立设备维护制度,开展维护竞赛评比活动。
A.合理使用设备 B.做好员工培训C.经常检查设备D.制定设备操作维护规程26. 设备按固定资产分为( B )、非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和土地。
A.机器生产固定资产 B.工业生产固定资产C.厂房D.生产固定资产27.操作人员对所用设备要做到“四懂”、“三会”,其中“三会”是( C )、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A.会维修 B.会采购 C.会操作D.会装配28.根据检修的性质,对设备检修的部位、修理内容及工作量的大小,把设备检修分为不同种类,以实行不同的组织管理。
计划检修一般分为设备的小修、中修、大修和( B )4种。
A.日常维护 B.系统停车大检修C.特大维修D.全厂检修29.( D )是设备从计划、调研、设计、制造到安装调试成功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