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案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案


环节二:赏
1、引导学生把诗歌内容中所涉及 的竹林、琴、诗人王维、明月等 内容一一找出,以艺术板书的形
3、出示王维时代关 于唐朝人生活的文 献以及诗歌资料,并 引导学生思考:王维 的生活与其有什么 不同?从中可以看 出王维是一个怎样 的人?
资料补充:宴 会 、烹饪 、饮酒、
整体把握
式呈现。
2、补充“竹”的资料(如下), 并提问:通过这些关于竹的诗 歌,以及诗歌中的“明月”、 “琴”等内容,思索:这幅画呈 现出怎样的风格特点?
(3)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 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 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 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 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
(这些提问,让整堂 课有了一个角度和 制高点)
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 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 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 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 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 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 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 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伶人及其表演、杂 耍、摔跤、幻术、驯 兽表演、舞蹈、戏剧、 傀儡戏、说书、打猎、 蹴鞠、马球、斗鸡、 围棋、投壶……
全班指名回答 思考,交流
环节三:悟
1、全班交流
(1)诗句中写景的: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 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 林”、“明月”。
(2)写人的: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 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 弹琴、长啸”。
课题: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
学 科: 语文
执教教师:
执教班级: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材分析
在本模块诗歌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梳理诗歌,并运用
已有知识储备,在读懂的基础上读出深度,读出个性。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 51 人。本班里大部分数学生对语文课的知识接受还存在问 题,其中有部分学生连拼音和识字都很难进行,更别说理解诗歌和文言文 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诗句。
教学重难 点
重点:了解诗中写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难点:运用所学诗词鉴赏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资料,准备制作幻灯片,采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媒体或技 二次修改
术应用
体现出诗人高雅 闲淡、超拔脱俗
的气质
背诵诗歌,默写诗歌
初读课文
环节一:读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资料补充:
①我生性放诞,雅欲 逃自然。嗜酒爱风 竹,卜居必林泉。
②可使食无肉,不可 居无竹。无肉令人 瘦,无竹令人俗。
PPT
诵读法,讨 论法,读写 结合法。
③我种南窗竹,戢戢 已抽萌。坐获幽林 赏,端居无俗情。
3、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 人的活动的两句是:
答;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4、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 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 是:
答: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板书设计:


幽篁:幽


写景 深林:深



明月:明 “相照”→拟人化的手法


独坐
把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
材中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古诗,多数的学生都能完成。在 阅读的过程中,能积累一些好的词语和句子。在读课文方面,大部分的学 生都能做到读正确。但是对于理解古诗意象、意境,感受作者情感,还存 在一定困难。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诗有关知识;2、品味语言,体味古诗意境;3 背诵诗词。
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反复诵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意见
教学环节
导入
1、范读、生跟读。
导语设计:同学们,苏东坡 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歌:“味摩诘 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 中有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 习诗人王维的《竹里馆》,看看这 里面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 画?
2、教师从韵律、词 义、情感等角度指导 学生朗读。
3、找同学读,齐读。
4、出示问题:通过反 复朗读,我们的脑海 中出现了一幅怎样 的画面?
2、前两句写了什么?
从诗人坐在竹林里所做的事 情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性 情?
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 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 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表现出诗人高雅闲适、超凡脱俗 的气
3、第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 法?自己觉得孤单吗?抒发了情 感?
小组思考,交流
(1)拟人;自己并不孤单 (因为有明月相伴)。
激活求知欲
(2)通过写夜静人寂,明月 相伴的情景,传达出诗人宁静、 淡泊的心境。
环节四:当堂检测
1、《竹里馆》中,写了周围环境 寂静、幽深、优美的句
子:

答: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竹里馆》中,写出夜静人
寂,明月相伴的优美、高雅意
境,传达出诗人淡泊名利之情的
句子:

答: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