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教育感悟随笔:女儿,你别急

家庭教育感悟随笔:女儿,你别急

家庭教育感悟随笔:女儿,你别急
学习啦:《女儿,你别急》是一篇有关家庭教育的随笔,作者通过亲身经历来写出了教育子女的经验,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参考一下吧!
我尽量克制自己:“焦舒雨,起床了。

”看到叫了数遍,依然无动于衷的女儿,我心中涌起一股无名的火。

再有两个多月就要高考了,还这么贪睡,殊不知“寸金难买寸光阴”,成绩是需要时间来保证的。

然而她却急了:
“我昨夜零点才睡下的,困死了!”
我的火气因而烟消云散了。

女儿和众多高考生一样,每天睡眠不足,心情压抑,性格也很叛逆。

但我与很多家长有所不同。

我从教二十多年了,知道她需要的是安慰,是疏导。

我于是说:
“是我忽略了,你别急,困就睡会吧。

列宁都说,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呢!”
女儿却下了床穿起衣服:“不睡了,还有好多作业哩。


女儿的成绩一般,我一直期待她会有奇迹出现。

可上次摸底考试的结果证明,我的想法至今只是个愿望。

着急上火只有负面影响。

女儿这个阶段累,除了要给她以鼓励,我还能做的只有后勤工作。

女儿爱吃豆角,我便买来肉和豆角,尽量炖得鲜美可口。

那顿饭女儿吃了很多。

女儿爱吃清炒土豆丝,我又买来土豆。

我尽可能地变着花样,女儿需要营养呀。

但尽管我用尽了心思,有时她却只戳上一筷子。

我这才又想到了炖豆角。

女儿看着我新炖的豆角问:
“爸爸,豆角大下了吗?”
“大下了”是什么意思?女儿是对我表示不满了。

我有些气恼。

想起当年我的高考,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我上高中时家里有十多亩责任田,爹娘整天有忙不完的农活。

我可以不去地
里干活,能背足每周吃的煎饼,敢有别的奢望吗?但女儿临近高考了,不管成绩如何,再在这方面较真,决不是为人师的爸爸该做的。


压下了满胸的火气:
“下次做饭换个样,你别急。


女儿扑哧笑了:“知道爸爸做的饭有营养,我就吃点吧。

”说完夹起菜送进嘴里,却是一付难以下咽的样子。

最近,女儿一改贪睡的习惯,开始晚睡早起了。

早上六点之前到校,夜里加班到凌晨。

看得出来,面对迫近的高考,她又着急了。

她现在最需要的是休息,保持良好的状态,加班加点会干扰了生物钟。

想当初我上高中,也是早起晚睡,我是坚持了三年,功夫是用
在了平时,正所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我话一出口,立
刻遭到了女儿的反驳:
“嫌我不刻苦的是你,反对我加班的也是你。

我的老爸!”
我忍住了火气:“此一时彼一时,你别急。


已经进入六月了,我嗅到了女儿考场的硝烟味儿。

我的心情却格外地平静了。

女儿的高中三年,经过了风也经过了雨,我陪着她风
雨兼程。

父母的期望都是好的,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

其实将来儿
女成才与否,也不全在这高考。

儿女的路需要他们自己走,父母终
究是无法包揽的。

一切的着急也是没用的。

这两天,我又在读鲁迅先生的文章。

“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些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鲁迅先生肯
定对海婴也寄予过厚望,但他并没有固执于此,他认为如果孩子才
能平庸,就不妨做个寻常百姓。

单从这方面说,鲁迅先生确实有见地。

只要孩子健康平安地活着,孩子将来做什么并不重要。

但不管我做什么或说什么,女儿依旧在着急。

这对即将上考场的女儿来说,简直是一大障碍。

真是没有办法。

我做了个深呼吸,然
后转过身平静地说:
“好女儿,你别急!”
作者:焦庆福
公众号:憩心书斋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