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语篇意识的培养和研究
摘要:想要提升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那么初中英语教师就必须在阅读教
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
学生只有具备了语篇意识,他们才会在阅读和分析英
语文章的过程中得心应手。
可以说通过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篇意
识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语篇意识;培养策略
1语篇的概念
笔者认为语篇是由一个以上的句子或者语段组成的,具有内在衔接性和连贯性、符合一定的语言使用规则,并且可以表达某种意义功能的语言整体。
以此对
应初中阶段所使用的英语教学材料(教学书),其中的对话材料、听力材料、阅
读材料、写作材料以及语法材料等都是以语篇为形式的。
2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语篇分析的必要性
2.1英语课程标准对“语篇知识”的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将“语篇类型”作为英语课程内容的六要素之一,并提出初
中英语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语篇知识”。
其中“语篇类型”指的是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等不同类型的文体,不同类型的语篇具有不同的行文结构、文体
特征和表达方式。
学习和掌握各种语篇的文体,能够加深学生对语篇意义的理解。
《课标》中“语篇类型”与“语篇知识”的相关内容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
要求,即教师需要改变传统以语言知识为中心的阅读教学观念,提升以语篇为单
位的教学意识,在教学中既要关注阅读文本的微观组织结构,又要关注其宏观组
织结构。
因此,将语篇意识的培养引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对于落实初中英语课
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是非常必要的。
2.2传统阅读教学方法的弊端日益凸显
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以“语法讲解”和“课文翻译”为主,教师通常将语言知识
作为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把阅读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词汇与语法知识的
讲解、句子成分的分析等,对于阅读文本的处理相对比较粗糙,翻译句子是其主
要的课文讲解方法。
这种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看起来好像能够帮助学生分解阅
读理解的难点,降低阅读学习的难度,扎实地掌握词汇与语法知识。
然而,这种
将阅读文本分解为“知识的碎片”进行讲解的方式,实际上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且会导致语篇之于阅读教学的功能与价值的丧失,造成学
生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与理解语篇的意义。
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理解多停留在句
子层面,其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最终也会影响阅
读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实际效果。
相对于以词汇和句子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方法
而言,基于语篇意识培养的阅读教学更注重阅读文本的整体性,强调从文本的宏
观与微观的双重视角进行充分的语篇分析,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综合语言
运用能力。
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语篇意识的培养
3.1注重语篇的多角度分析
语篇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基础性资源。
语篇赋予语言学习以主题、内容和
情景,并以其特有的内在逻辑结构、语言形式和文体特征,组织与呈现信息,服
务于主题意义的表达。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注重阅读语篇的多元解读,充分挖掘
语篇的潜在价值,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在整体理解语篇的基础上,把
握篇章的组织结构与逻辑形式;在分析主旨大意的基础上,领会作者的观点态度与
文本的思想感情;在剖析细节的基础上,探究文本的情景语境与深层意义;在感知
语言的基础上,鉴赏文本修辞手法与作者的写作技巧,最终使学生能够在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方面获得一定的发展。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
行语篇分析的过程中,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基本维度,充分地利用、把握和解读语篇,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促进语篇的有效教学。
(1)分析语篇作者,明确写作意图、了解语篇写作的背景知识作者的基本信息、创作的特定背景、标题所传达的写作意图与主旨大意、作者的核心观点与情
感特征等。
(2)分析篇章模式,分析文本体裁特征,把握篇章结构特点。
语篇的篇章模式、语篇的体裁、篇章组织形式等。
(3)分析篇章结构,厘清文本线索与脉络,形成内容图式。
语篇的时空顺序、段落的组织形式、文本的明线与暗线、脉络特征、篇章的基本框架、篇章的逻辑
论证形式等。
3.2加强策略指导,分阶段培养语篇意识
为了获得语篇的主旨大意,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标题、首
尾段、段落首句、文章主题句等。
教师也可以按照“阅读前一阅读中一阅读后”的
三阶段模式,结合语篇内容,给予学生阅读策略的具体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在不
同的阅读阶段中运用适宜的阅读策略来达成阅读目标。
阅读前阶段,教师应先使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然后根据文章的标题、图片、表格、关键词等预测语篇内容,激发学生对语篇的阅读期待;接着,指导学生通过
快速阅读的方式,或是通过关注文章的段首句、主题句等,获得文章大意,证实
阅读前的预测。
对文章初步阅读之后,为了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教师可以
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策略,调动学生有关语篇话题的心理图式,为后面的阅读活动
做好铺垫
阅读中阶段,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使用跳读、推理、猜测等阅读策略,
帮助学生获取语篇中的事实性信息、区别观点与事实、推理文章隐含意义、明确
作者的写作意图、梳理文章的内容与结构等。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应将阅读策略
的指导融入到阅读理解的全过程中去,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词汇,
语境对于学生学习词汇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同一词汇的不
同意义,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学会运用该词汇。
因此,学生在阅读理解中遇到难以
理解或是不认识的词汇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语境中的前后解释、因果关系、类比关系等去推断和理解该词汇。
阅读后阶段,其阅读目标主要是拓展语篇内容,深化语篇理解。
教师可以设
计相应的阅读理解活动,如辨析作者的观点、推断句子的言外之意、改写或者续
写文章、设计思维导图等,并指导学生运用观点态度类判断策略、隐含意义理解
策略、联想策略等,帮助学生更快速、准确地完成阅读任务,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4总结
总而言之,语篇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加快速、全面地理解英语文章,可以有效
地增强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必须重视在阅读教学中对
于学生语篇意识的培养。
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活动来培
养和发展学生的语篇意识,同时加强阅读策略的指导,分阶段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增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帮
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信息结构。
参考文献:
[1].夏谷鸣.英语学科教学与思维品质培养叨.英语学习(教师版),2017 (2)
[2].戴军熔.初中英语文本解读的基本框架与策略闭.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