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图PS后期处理注意问题
一、表现主题
在着手制作效果图时,首先要明确表现的主题,是建筑还是景观?是单体建筑、还是建筑组团或总体规划?有时可能都要表现。
参见“效果图讲解图片”文件夹图片,更多图片参见“jsj2学习参考-效果图”文件夹。
二、制作方法与要点
1.单体建筑:
表现主题的是建筑立面,一般采用两点或三点透视,高层建筑一般采用鸟瞰(三点)。
(1)模型制作与渲染阶段
由于表现的是建筑立面,模型制作一定要有细部。
(2)PS后期处理
主要通过添加天空、草地、树木(远、中、近)、人物车辆等创建建筑周围环境,实现烘托建筑的目的。
2.规划总图与建筑组团:
重点表现位置关系,同时根据场景规模,尽量兼顾建筑形体细节,一般考虑鸟瞰图。
(1)模型制作与渲染阶段
由于涉及大量的模型制作,耗时耗力,模型常常没有细节,由此产生的后果是最后PS 处理的效果图效果不好。
因此,可能的情况下,应该保证模型的一定程度的细节。
(2)PS后期处理
主要通过在场景中添加草地、树木、水面、人物、车辆等创建建筑周围环境,增加画面的真实感。
采用鸟瞰图进行表现时,一定要把握好配景素材与场景模型的透视关系。
3.园林景观:
表现主题的是园林景观。
如园林中小品、叠石、山水、古木、绿竹、花卉等。
(1)模型制作与渲染阶段
在模型制作和渲染阶段,主要考虑(1)景观平面的基本布置,如道路、河流、铺地、绿化、运动场地等;(2)在PS中不易处理的建筑、小品的透视、光影效果。
(2)PS后期处理
PS后期处理一定要结合前期设计方案进行表达,主要表现园林中的叠石、山水、古木、绿竹、花卉等效果,这些在前期模型制作渲染阶段是无法实现的。
切记不要将各种图片盲目拼接,即不考虑图片间的透视关系、边界交接、色彩协调等问题。
说明:
因为建筑不是园林景观表现的重点,在园林景观效果图的表现中,建筑模型只是处于相对“从属”地位,平时多收集一些经典的建筑模型载入到场景中即可。
当然,有时必须是该项目的建筑模型,就需要建模。
小品是园林景观表现重点,小品模型的制作要符合设计构思理念。
也可以在平时多收集各类形式的小品模型备用。
对于PS后期处理中需要的素材,需要平时大量收集。
三、PS后期处理的基本工具与操作
说明:通过单体、规划总图或建筑组团鸟瞰图的PS后期处理练习,掌握下列PS处理效果图的常用工具和方法,掌握一些常见效果的制作方法。
1.概念方法
通道、分色图、模板、……
2.常用工具(结合通道、分色图、模板进行运用)
(1)调整图层创建
(2)链接工具与模板
(3)……
3.常见效果的制作方法(参见附录)
四、PS后期处理的素材
注意收集
附录:效果图常见效果处理与PS工具讲解
1.水面效果
(1)复制倒影图层,注意透视关系:即将水面能够产生倒影的天空、建筑部分、其他岸边灌木树木整理成倒影图层;
参见练习案例“单体PS处理过程01”
(2)滤镜→画笔描边→喷色描边→按下图设置,将水面倒影图层进行如下处理;完成。
进一步处理:
(3)将水面倒影图层透明度适当调整,还可以通过模糊滤镜进行动感模糊处理。
(4)选择一张透视正确的水面图片,利用选区填充的方式对水面区域进行填充,并将该图层放置在水面倒影图层下。
说明:也可以不使用滤镜而直接采用实际水面图片。
2.玻璃质感处理(选区填充)
(1)在Sketchup或3dsmax中将玻璃区域部分进行分色处理,以便在ps中选取;
(2)在ps中,选择一张合适的图片,如树木、建筑等,并将其ctrl+C复制到粘帖板;(3)在菜单“选择→色彩范围”选取玻璃区域,然后采用选区填充命令Shift+ctrl+v将图片填充在该玻璃区域选区;
(4)采用“加深或减淡”工具对玻璃区域进行变暗或增量处理,以便产生玻璃高光效果。
3.阴影制作
阴影制作是PS后期处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使画面产生明暗层次,增加画面的真是感、立体感。
阴影制作包括树枝、树木投影、人物投影、路灯投影等。
以树枝投影为例:
(1)选择树枝,ctrl+C复制一个新的树枝图层;
(2)采用主菜单编辑→填充(前景色为黑色)工具,将新的树枝图层填充为黑色,并调整图层透明度为70%左右;
(3)主菜单编辑→变换→扭曲工具将黑色树枝阴影调整到合适的形状;
(4)主菜单滤镜→模糊→动感模糊,将树枝阴影进行模糊处理。
4.草地合成处理
(1)合成目的:两种不同的草地进行合成,可以使草地的色彩质地更加丰富多彩。
(2)操作要点:
一是两种草地图片的透视关系要一致,色彩要协调,否则要采用图像菜单下“调整→色相/饱和度”等工具进行调整;
二是两种草地图片的边界要进行“羽化”处理,使二者边界结合自然。
此外,还可以采用橡皮工具对图片重叠部分进行处理。
5.建筑立面上的明暗处理
方法1:
(1)采用“椭圆选择工具”选择选区→“羽化”处理选区→ctrl+J将选区复制为新图层;(2)采用“加深或减淡”工具对选区进行变暗或增量处理。
方法2:
通过“创建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按钮+Alt创建一个调整图层,注意在下列弹出的对话框中按图勾选。
说明:对话框中有“模式”选项,可以对各种模式进行选择尝试,如“柔光”模式等
6.总体色彩调整
(1)alt+ctrl+A选择全部图层,alt+ctrl+E将所选择的全部图层合并成为一个图层;(2)采用主菜单图像→“调整→变化”工具进行调整;
7.常用工具快键方式
(1)图片填充到选区
ctrl+C复制图片,Shift+ctrl+V将图片填充到选区
(2)所有图层合并进行明暗色彩调整处理
ctrl+A选择全部图层,ctrl+E将所选择的全部图层合并成为一个图层
(3)复制图层命令
在图层面板选择需要复制的图层后,ctrl+J完成图层复制
注意:复制图层与在同一图层复制某一对象的差别。
在同一图层复制某一对象时,首先将复制对象进行选取,即按住ctrl键,同时左键点击图层面板上的图层图标,此时选取对象为蚂蚁线,然后按住alt键,同时采用移动工具将选取对象移动,即完成在同一图层上复制选取对象。
(4)图片比例缩放命令
ctrl+T
强调:
采用ps对效果图进行后期处理时,再调用各种素材图片进行ps时,一定不要将各种图片盲目拼接,即不考虑图片间的透视、比例关系、边界融合交接、色彩协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