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对今》教案

《古对今》教案

《古对今》教案《古对今》教案1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细”等7个生字,从中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朝霞、夕阳”。

3. 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

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重点:读准生字,特别是“圆、严、寒”等容易读错的字;指导“夕、语”的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达到熟读成诵。

难点: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等词语,学会想象和口头表达。

课前背诵古诗:《春晓》、《赠汪伦》、《咏柳》、《千字文》一、游戏导入认识“古” 1.同学们,我们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我说上、你说下。

我说左,你说右。

谁听清楚了?上-下左—右、远--近开-关男-女粗-细高--低安静—热闹勇敢—胆小寒冷—炎热 2.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的一首对韵歌吗?出示(指名读、齐读)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题目叫做《古对今》。

板书课题:古对今古是今天要学的生字,你怎么记住它,谁来组个词。

齐读课题。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

游戏的设计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了解几对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进行,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近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这首对子歌,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谁听清读书要求了举手。

2.谁来读第一小节,(我读书,我倾听)第二小节,第三小节(评一评读书吧,优点,提出建议) 3.师生合作读。

(老师读前半句,你们接后半句) 4.男女生合作读。

5.我们读一读今天要认识的生字,用手指着带拼音的字。

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汉字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智慧结晶,本课是由“对子”组成的课文,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风采。

教学中,先让学生读好课文的基础上,找出不认识的生字,然后小组交流识字方法,真正做到课堂上学生学习不会的知识。

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6.⑴ 出示图片,谁读这两个字:古今(2)看这两个图形:圆方比较圆和园(3)看到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词语呢?(严寒)(4)冬天过去了,我们来到了什么季节?(酷暑)①“暑”是什么意思?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叫“暑”,“暑”就是热的意思。

“酷暑”是什么意思呢?“酷”的意思是很,非常。

那么“酷暑”的意思就是——非常热(5)谁读这两个词语?(春暖秋凉)看第一幅图:说几句话,第二幅图:秋天来了,天气转凉了,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6)读第一小节。

7.(1)再看这两幅美丽的图片,谁发现了这两个字都有什么?(日)②“晨”可以组什么词?(早晨、清晨)晨:日下的“辰”是指星星,星也叫辰。

在星星还没落下,太阳已经升起的时候就叫“晨”;所以早上就是“早晨”,暮:“暮”也含有“日”,两个日字都藏到草丛中,太阳藏起来了,不就是太阳下山了。

这时候就叫“暮”。

(2)谁发现了,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雨字头)(3)什么是“和风”?“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哪个意思相近?②有谁知道什么季节(时候)有和风、细雨?春天。

春天风轻轻地吹,雨丝细细的。

读这两个词。

(4)什么时间能看到“朝霞”?(早晨)“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黄昏、傍晚)夕和哪个字相似?(多的一半)多美的自然景象啊!让我们读一读第二小节吧!(1)谁流口水了?什么样的桃子?什么样的李子?(2)柳杨都是什么偏旁?看着图片背诵《咏柳》(3)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4)想象说话:师:听,它们叽叽喳喳,好像在说什么呀?——鸟语花香。

(5).感情朗读:多美的春天啊!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三小节,赞美春天的美景。

三、送字回文,诵读韵文(拍手读)背诵。

四、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1.读词语,同桌互读,找一组展示。

2.有不认识的吗?找同学帮忙。

3.单独出字,同桌互查,组词,展示。

4.多音字, 5.坐汽车放气球游戏。

低年级识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复现,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抓好多种形式复现和认字显得尤为重要。

本环节,运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词,如:看图识字、放气球游戏识字、猜谜语、讲故事……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识字能力。

五、手指操游戏。

六、观察字形,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凉、细、语 2.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左窄右宽。

3.指导书写,强调主笔。

4.观察写字姿势。

5.自己练写,老师巡查,同桌互评。

低年级写字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功。

教学中,先由学生自主观察发现汉字的书写特点,然后老师示范写,学生练写,使学生的写字能力循序渐进。

七.学习四字词语八.语境中识字。

评析材料:优点: 1.从“识字”到“方法”,形态灵活,妙趣横生。

针对本课生字较多的特点,教学中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如:看图识字、猜字谜、加一加、换一换、编故事等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引领学生遨游于汉字的美妙世界里。

这样既使学生习得了识字方法,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做到充分地读,通过自己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男女合作读等形式,在读中整体感知对韵歌的特点,让学生在整堂课中始终保持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

使学生在充分地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意思。

激发学生朗读韵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过程中加深对生字的印象,落实了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3.通过引导学生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和风细雨、鸟语花香”等词语,完成理解词语的教学目标;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既丰富学生的想象,又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足:在书写环节,指导不到位,处理比较仓促。

写字教学目标完成得不好。

由于时间的限制,我只考虑到了中上等的学生接受能力。

让学生找出所有左右结构的字,并说这些字的特点,当孩子们说出这些字的特点都是左窄右宽时,我没有细致的指导,接着就让学生看老师范写,没有做过多的要求,就让学生自己练写,既没有展评、又没有交流,就这样仓仓促促结束了写字的环节。

改进措施: 1.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授课时间,给写字教学留够10分钟。

2.考虑到能力较弱的学生,多关注这一部分学生。

3.写字教学还应细致地指导,让每个孩子都写好字,如本节课所要求写的字,不能只让学生观察到左窄右宽就可以了,还应每一部分具体地观察,特别是主笔画的占个位置。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把字写规范。

《古对今》教案2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韵文,背诵韵文。

2、认识“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12个生字,正确书写“古、凉、细、夕、李、语、香”7个汉子,会认新部首“酉”。

3、理解韵文内容,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体会大自然的美丽。

4、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诵读并背诵韵文。

教学难点:在诵读和学习中体会汉语的对称和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感。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一、互动游戏,激趣导入 1、师生共做“词语对对碰”(说反义词)的游戏:师说一词,生说该此的反义词,从一字词语到二字词语,难度逐渐升级(如:大对小,白对黑,长对短;白天对黑夜,快乐对伤心等)。

2、师激趣:词语对对碰,字数相同,词义相对,可真有意思!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词语对对碰的课文。

3、师板书课题:古对今。

相机指导“古”字的写法,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意思(“古”指古代,“今”指现在,这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

二、初读韵文,识字学词 1、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指名生交流听过之后的感受。

2、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分小节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文识字学词。

(1)指名生朗读第1小节。

①师出示“圆、严寒、酷暑、秋凉”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认识“酷”字左边的酉字旁。

师相机正音:“暑”是翘舌音,“凉”既是边音,又是后鼻音。

正音后再次指名生认读。

②指导学生区分“圆”与“园”:读音相同,意思有所区别。

鼓励学生口头组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区别“圆”与“园”的意思。

师:“圆”指的是一种形状,如:圆形、团员、汤圆等;“园”指的是一个地方,如:菜园、花园、园丁等。

③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全班齐读。

(2)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

①师出示词语卡片:早晨、细语、朝霞、夕阳。

指名学生认读,强调:“晨”是前鼻音,“朝”是翘舌音。

正音后再次指名多生认读。

②学习“朝”这个多音字。

师出示词语和短语:朝霞、朝阳;朝着门的方向。

指名学生朗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明确“朝”有两个读音“zhāo”和“cháo”。

在本课的词语“朝霞”中读“zhāo”。

③区分“夕”和“西”:鼓励学生为这两个同音字组词,师适当:“夕阳”是傍晚快要落山的太阳:“西”指的是方向。

④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全班齐读。

(3)指名学生朗读第3小节。

①出示字词卡片:李、杨、鸟语、花香。

指名生认读,读准字音。

②引导学生理解稳重“李、杨”的意思:结合《识字2》中的《姓氏歌》,明白“李”和“杨”可以指人的姓氏,结合本课内容和汉字的偏旁,可以发现“李、杨”与树木有关,在本课中指的是“李树”和“杨树”,相机出示李树、杨树的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

④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3小节,全班齐读。

4、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达到熟练的程度。

5、巩固识字。

(1)师多媒体随机出示词语,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方式,巩固学生认读生字,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熟练地认读本课生字。

(2)鼓励学生为生字口头组词,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巩固对生字的理解。

(3)学生自主观察生字,交流识记方法,师在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方法上的指导:“酷、凉、细、朝、杨”是左右结构,通过熟字加偏旁的方式识记,可以借助偏旁来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夕”与“外”比较,少了一个“卜”。

三、再读韵文,读通读熟 1、生再次自主朗读课文。

指名学生交流读这课文与读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同位对读:一生读每句的前半句,另一生读每句的后半句。

自主练习。

3、指名一对同位进行朗读展示。

4、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拍掌伴奏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加强朗读练习。

四、指导学生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

2、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3、生自主观察汉字,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

4、师范写讲解:“细、语”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尤其是“细”字,右边的“田”比绞丝旁略低;“李、香”是上下结构,各部件略扁,上半部分“木”和“禾”中的撇、捺要书写伸展,盖住下半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