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课程代码:000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是()A.劳动价值学说B.货币学说C.资本积累学说D.剩余价值学说2.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能够()A.改造经济规律B.利用经济规律C.创造经济规律D.消灭经济规律3.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所共有的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货币流通规律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4.根据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三产业是()A.农业和工业B.轻工业和重工业C.工业和建筑业D.广义的服务业5.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存在()A.产品剩余B.社会分工C.市场交换D.不同经济利益主体6.货币执行下列哪种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决策主体是()A.国家B.上级主管部门C.基层经济单位D.政府8.从对资本总公式G—W—G′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剩余价值()A.在不等价交换中产生B.在流通过程中产生,与生产过程无关C.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以流通过程为条件D.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与流通过程无关9.新产品中包含的生产资料价值是由()A.具体劳动创造的B.抽象劳动创造的C.具体劳动转移的D.抽象劳动转移的10.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主要区别是()A.前者靠延长工作日取得,后者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取得1B.前者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取得,后者靠延长工作日取得C.前者靠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取得,后者靠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取得D.前者以技术进步为条件,后者以技术不变为条件11.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因在于扩大再生产过程中()A.产业结构不断调整B.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C.生产技术不断提高D.生产规模逐步扩大12.工厂中半成品的资本价值处于资本循环的()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1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依据是资本在()A.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B.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C.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D.周转过程中不同的运动速度14.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A.I (v+m)=IIcB.II (v+m)=IcC.I (v+m)>IIcD.II (v+m)>Ic15.某产业资本家,依靠200万元借贷资本经营产业,年利息率为6%,1年后得到20万元利润,该产业资本家获得的企业利润是()A.6万元B.8万元C.12万元D.20万元16.借贷资本所有者贷出货币资本时()A.没有放弃资本所有权,转让了资本使用权B.放弃了资本所有权,没有转让资本使用权C.既放弃了资本所有权,又转让了资本使用权D.既没有放弃资本所有权,又没有转让资本使用权17.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决定于农业生产中的()A.优等地生产条件B.中等地生产条件C.劣等地生产条件D.社会平均生产条件18.金融资本在经济政治上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为了()A.规定垄断价格B.获取高额垄断利润C.掌握国家政权D.避免两败俱伤19.20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国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A.辛迪加B.托拉斯C.康采恩D.混合联合公司20.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是()A.银行资本家B.工业资本家C.金融寡头D.商业资本家21.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手段是()A.商品输出B.资本输出C.占领殖民地D.建立跨国公司2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使生产、资本、管理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这表明()A.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到解决C.经济危机彻底得以消除D.资本主义制度具有生命力23.我国在过渡时期对个体私有制进行改造,建立起()A.劳动者个体所有制B.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2C.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D.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24.我国现阶段全民所有制采取()A.部门所有制形式B.集体所有制形式C.国家所有制形式D.行业所有制形式25.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B.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C.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计划性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26.我国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A.生产效益B.劳动生产率C.人民的生活水平D.资源配置的效率2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种商品价格的相互关系是()A.价值体系B.价格体系C.比价体系D.差价体系28.属于社会主义国民收入中消费基金的项目是()A.国家管理基金B.社会后备基金C.扩大生产基金D.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2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主要运用()A.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B.行政手段和计划手段C.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D.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30.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的()A.现代经济转变B.封闭型经济转变C.传统经济转变D.数量扩张型经济转变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属于劳动资料的有()A.生产工具B.各种容器C.厂房和仓库D.道路和土地E.原料和材料32.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因素有()A.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B.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C.社会平均劳动强度D.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E.生产过程的经营管理水平33.资本主义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的关系是()A.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基础B.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基础C.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都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D.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E.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转化形式34.社会总产品是通过下列哪些交换实现的?()A.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B.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C.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交换3D.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E.流通部门和消费部门的交换35.部门之间的竞争会导致()A.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B.不同生产部门所获利润完全相等C.不同生产部门的超额利润消失D.全社会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不相等E.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36.资本主义制度下决定土地价格高低的因素有()A.剩余价值率B.平均利润率C.利息率D.地租量E.土地价值37.二次大战前垄断资本国际化主要是指()A.产业资本国际化B.借贷资本国际化C.商业资本国际化D.金融资本国际化E.虚拟资本国际化38.下列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停滞两种趋势,表述正确的有()A.两种趋势同时并存B.发展趋势始终占上风C.两种趋势交替占优势D.停滞趋势始终占上风E.两种趋势共同发挥作用39.企业的活力主要表现在()A.产品有竞争力B.技术有开发力C.资产有增值力D.职工有凝聚力E.领导班子有团结进取力40.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点是()A.以满足人民需要为依据B.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为依据C.符合节约社会劳动时间的要求D.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E.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相统一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及其表现。
42.简述固定资本无形磨损及其形成原因。
43.简述股票价格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44.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哪些条件?45.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为什么要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生态平衡?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
每小题10分,共20分).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46 47.产业资本家为什么要让渡一部分剩余价值给商业资本家?.试述培育和完善我国现代市场体系的内容和重点。
4845全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2010 试题(政治经济学财)00009课程代码:分,共小题,每小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130分)6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着重研究()A.经济体制B.生产关系C.经济运行机制D.生产力2.在特定社会形态和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基本经济规律B.特有经济规律C.共有经济规律D.商品经济规律3.商品的价值是由()A.个别劳动创造的B.私人劳动创造的C.具体劳动创造的D.抽象劳动创造的4.按照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是()A.金融业B.农业C.工业D.旅游业5.商品生产者实现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化,必须通过()A.商品的生产B.商品的交换C.商品的分配D.商品的消费6.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A.减少B.增加C.不变D.无法测定7.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条件是价格()A.长久保持不变B.与价值完全一致C.长时间大幅背离价值D.随供求变化而变动8.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在于()A.前者不转移价值,后者转移价值B.前者转移价值,后者也转移价值C.前者价值增殖少,后者价值增殖多D.前者不发生价值增殖,后者发生价值增殖9.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C.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D.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10.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剥削,是因为从工资的形式上看不到()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B.个别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的区别.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区别C.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D711.由于技术进步引起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是()A.有形损耗B.由使用引起的损耗C.精神损耗D.由自然因素引起的损耗12.资本周转速度()A.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B.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C.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D.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13.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是()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C.社会总产品D.社会总资本14.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是()A.高涨阶段B.萧条阶段C.复苏阶段D.危机阶段15.资本主义商品的生产价格构成是()A.生产成本加剩余价值B.生产成本加利润C.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D.生产成本加垄断利润16.商业资本参与利润平均化后,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是()A.剩余价值与全部借贷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与全部商业资本的比率C.剩余价值与全部产业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与产业资本加商业资本的比率17.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是()A.剩余价值B.平均利润C.超额利润D.超额剩余价值18.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B.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C.自由竞争限制了生产集中D.生产集中消灭了自由竞争)19.金融资本是(.工业资本和农业资本溶合成长的资本A .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溶合成长的资本B C.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溶合成长的资本D.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溶合成长的资本)20.当前世界范围贫富差距拉大和南北对立的根本原因是(.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A.地区局部战争B .国际经济新秩序C.国际经济旧秩序D82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国家之间的冲突主要集中在()A.经济领域B.政治领域D.争夺世界霸权.重新分割世界领土C22.经济危机、财政危机和货币信用危机交织并存,导致20世纪70年代中期主要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A.经济停滞B.通货膨胀D .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C.高失业率2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政治前提是()A.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B.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D.民主集中制的建立C.资产阶级已经被消灭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是指()A.以政治建设为中心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以法制建设为中心C.以文化建设为中心25.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这是()A.无限责任公司B.业主制企业D.合伙制企业C.有限责任公司2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点是()A.存在计划调节B.受到法律法规制约D.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C27.维护公平、公正、合理的竞争秩序,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A.统一性B.开放性D.竞争性C.有序性28.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是()A.保障劳动者充分就业B.保障社会成员最基本生活需要D.保障劳动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C.保障社会成员享有社会福利).税收杠杆的基本职能是(29.调节社会总产品的分配A.调节商品流通和消费结构B DC.调节生产和投资方向.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30.我国经济特区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A.自我积累B.利用外资D.国内筹措.居民储蓄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20分)分,共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