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杂草的化学防治(1,2)

第六章 杂草的化学防治(1,2)


• 除草剂常见的剂型: • 1、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是原药同填充料 (如碳酸钙、陶土、滑石粉等)和一定量的湿 润剂及稳定剂混合磨制成的粉状制剂。易被水 湿润,可均匀分散或悬浮于水中,宜对水喷雾, 使用时要搅匀药液,也可拌成毒土撒施。如 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 • 2、颗粒剂:颗粒剂由原药加辅助剂和固体载 体制成的粒状制剂。多用于水田撒施,遇水崩 解,有效成分在水中扩散、分布全田而形成药 层。如5%丁草胺颗粒剂。 • 3、水剂:水剂是水溶性的农药溶于水中,加 上一些表面活性剂制成的液剂。使用时对水喷 雾。如48%苯达松水剂。
• (7)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影响除草剂药效 的主要因素之一,有些因素直接与操作人员的 技术水平、施药工具等密切相关。 •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 ①品种选择不当,没有根据使用地块杂草群落 组成及优势杂草种群选择适当品种,导致药效 降低。 • ②用药量不准确,擅自降低或提高用药量。 • ③混用不当而降低药效。 • ④施药机械不标准,导致喷雾不均匀。
•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农田杂草种群演替频率加快。由于常年施 用单一除草剂或作用靶标一致的除草剂,使敏 感型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耐药性杂草迅速发 展成优势种群,危害严重,加大了化学除草工作 的难度。 • 2、农田杂草抗药性上升。突出表现是抗药性 形成的速度加快、范围广。早期产生抗药性需 10年以上,现在需4-5年。
• 8、施药技术滞后。手动喷雾器结构简单、价 格低廉、材质差、易损坏、压力低跑冒滴漏严 重,不适合喷洒除草剂,适合喷洒除草剂的手 动喷雾器仅有山东卫士牌WS-16型手动喷雾器, 市场占有率仅有2.5%。 • 9、高质量除草剂品种缺乏,科技含量低。我 国除草剂原药生产及复配生产厂家虽超过400 家,但多分布于东部沿海各省,重复生产严重, 设备陈旧,自动化水平低,多以生产仿制品种 和大吨位老品种为主,除草剂新品种和有效成 分含量、质量都有待创新与提高。

1942年,2,4-滴的发现开辟了杂草防治 的新纪元,它不仅选择性强,杀草谱广,而且 活性显著提高,除草效果十分突出,单位面积 用量也很低,因而成为一项有效的除草措施迅 速在农业生产中大面积应用,并始终处于久盛 不衰之势,所以在文献中将其作为20世纪农业 中的重大发现之一。在2,4-滴这一重大突破 的影响下,大大促进开发成功的均三氮苯类 除草剂及60年代初期开发的酰胺类除草剂敌稗 在杀草谱与选择性方面给新品种开发指出了方 向。
• (5)增效剂的应用 湿润剂可增加极性除草 剂与叶表面的接触,有助于吸收,增强除草剂 的活性。某些除草剂中加入适量的柴油、植物 油可提高药效,减少用药量。为提高水溶性粉 剂的药效,常常添加洗衣粉等展着剂。如20% 拿捕净乳油每公顷加入2~2.5升柴油,可减 少20%~30%用药量。 • (6)除草剂与肥料混用 喷洒除草剂时药液中 加入化学肥料在湿度较好时有增效作用。在空 气相对湿度低于65%、温度高于28℃,干旱条 件下无效,近几年试验,大豆田喷洒拿捕净、 精稳杀得、精禾草克、虎威时,小麦田喷洒2, 4-D、百草敌、宝收、骠马等时每公顷加5-10 公斤尿素可提高药效。喷洒苗后除草剂一般可 与尿素、米醋及叶面肥混用,既增效又增产。
• 7、浓乳剂:浓乳剂是指亲油性有效成分以浓 厚的微滴分散在水中呈乳液状的一种剂型,俗 称水包油。该种剂型基本不用有机溶剂,因此 比乳油安全,对环境影响小。如6.9%骠马浓乳 剂。有些除草剂可制成水质液体分散在非水溶 性油质液体连续相中,称油包水。 • 8、熏蒸剂:熏蒸剂在室温下可以气化的制剂。 大多数熏蒸剂注入土壤后,其蒸气穿透层能起 暂时的土壤消毒作用,如溴甲烷。 • 9、片剂:片剂由原药加填料、黏着剂、分散 剂、湿润剂等助剂加工而成的片状制剂。该剂 型使用方便,直接投入在水田的水分散性片剂 或稀释后喷雾的水溶性片剂。
• (2)喷洒时间 选大多数杂草出齐时施药, 过早杂草出苗不齐,后长出的杂草还需再施一 遍药或采取其他灭草措施,增加成本;过晚杂 草抗性增强,需增加药量,有些药剂施药过晚 对大豆不安全。 • (3)温度 温度高杂草生长旺盛,对除草剂 的吸收传导快,药效好,但温度过高也易造成 作物受害,如苯达松、虎威、杂草焚、克阔乐 等超过27℃应停止施药,因此茎叶处理应避免 在中午或高温天气进行,反之低温时施药,杂 草抵抗不良环境能力增加,使用一般剂量常达 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对作物也不安全。
第六章 杂草的化学防治
• • • • • • • 化学除草剂的剂型及其使用方法 除草剂的名称及分类 化学除草剂的杀草原理 除草剂在环境中消失的途径 除草剂的混用 除草剂的药害发生及其补救措施 杂草的抗药性
• 一、化学防治的发展 • 19世纪末期,在欧洲防治葡萄霜霉病时, 偶然发现,喷到葡萄园附近禾谷类作物田中的 波尔多液能够伤害一些十字花科杂草而不伤害 作物。在1895年法国、德国、美国几乎同时发 现硫酸铜的选择除草作用。这就是农田化学除 草的开端。 • 1932年有机选择性除草剂二硝酚及地乐酚 的发现,使除草剂进入了有机化合物的领域。 虽然它们的选择性不强,仅能局部杀死杂草植 株,不能斩草除根,但却使除草剂的发展向前 迈出了一大步。
人工喷雾
• 影响苗后茎叶处理药效的因素 • (1)喷液量 根据除草剂的特性和杀草机理 确定喷液量,内吸传导型除草剂用人工喷雾器 每公顷100~150升(6.7~10升/亩),拖拉机 喷雾机75-100升(5~6.7升/亩),飞机20~30 升。触杀型的除草剂及某些易挥发、造成飘移 危害的除草剂,人工喷雾器每公顷300~500升 (20~33升/亩),拖拉机喷雾机200升(14升 /亩)左右,飞机30~50升。
• 2、土壤处理法。 • 土壤处理的优点: • (1)土壤处理剂有利于大面积机械化作业, 使作物免受机械损伤; • (2)有利于发挥某些除草剂的活性,提高药 效; • (3)可以争取主动,以免天气变化错过茎叶 处理的时机; • (4)可大雾滴对地面喷药,减少药液漂失, 增加邻近敏感作物的安全性并减少空气污染; • (5)可避免高温用药对某些作物产生药害等 等。
• 土壤处理的缺点: • (1)受土壤湿度、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 pH值、风沙等多种因素影响,药效不够稳定; • (2)有相当一部分药剂被土壤中的胶体固定, 还有一部分被挥发和光解,药剂损失严重; • (3)为了减少挥发和光解而进行的混土作业, 使效率下降,除草成本增加; • (4)除草剂在土壤水分过大时,药剂下渗对 作物造成药害等。
• (4)水分 降雨、湿度、空气相对湿度适宜,有利于 除草剂的吸收传导,长期干旱和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5% 时不宜施药,一般应选早晚施药,干旱条件下用药量 及喷液量应适当增加。施药后降雨对除草剂药效有影 响,降雨1-2毫米可把水溶性的除草剂从植物叶面冲 刷掉,如杂草焚、虎威、普施特、达克尔、苯达松等; 降雨5~10毫米可把油溶性的除草剂从植物叶面冲刷掉, 如稳杀得、拿捕净、盖草能、精稳杀得、禾草克、精 禾草克、克阔乐、禾草灵等。各种除草剂被植物吸收 的速度不同,施药后要求降雨间隔时间不同,如稳杀 得、精稳杀得、禾草克、精禾草克、盖草能、拿捕净、 阔叶散、威霸等施药后2~3小时无雨即可;苯达松、 杂草焚、达克尔等施药后需要6-8小时无雨;虎威施 药后需要4小时无雨。
• 4、可溶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是指在使用浓度下,有效 成分能迅速分散而完全溶解于水中的一种制剂,外观 呈流动性粉剂。此种剂型的有效成分为水溶性,填料 可是水溶性,也可是非水溶性。如10%甲磺隆可溶性粉 剂。 • 5、乳油:原药加乳化剂和溶剂配制成的透明液体。加 水后,分散于水中呈乳状液。此剂型脂溶性大,附着 力强,能透过植物表面的蜡质层,最适宜于作茎叶喷 雾。 • 6、悬浮剂:悬浮剂是难溶于的固体农药以小于5um的 颗粒分散在水中形成的稳定悬浮糊剂。质量好的悬浮 剂在长期贮藏后不分层、不结块,用水稀释后易分散、 悬浮性好。有的悬浮剂农药品种在贮藏后会出现分层 现象,使用前应充分摇匀。

70年代以来,随着有机合成的发展,生物 化学与植物生理学的进展,生物测定技术的进 步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显著促进了除草剂 品种的筛选与开发,导致众多广谱、选择性强 的除草剂不断涌现。 • 如今,化学除草剂在杂草综合治理中占有 很大比重,几乎成为杂草综合治理的核心。在 西欧、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主要依靠化学除 草。
• 3、除草剂药害。由于一些除草剂品种在土壤 中的残效期过长(如:氯磺隆可达2~3年),加之 我国复杂的轮作、套种方式,这些除草剂也在 一些地区对后茬敏感作物造成了严重药害,给 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 雾滴飘移是除草剂大面积使用时经常发生 的问题,特别是航空喷雾时,约占施用量25% 的2,4-D丁酯飘移出来,飘移距离可达数千 米。 • 4、毒性与污染。施用后的田水排入江河湖泊, 造成鱼、虾大量死亡,导致巨大经济损失。
• 5、除草剂降解产物对作物产生毒害。使用杀 草丹过程中,曾出现水稻矮化问题。杀草丹在 嫌气条件下易于脱氯而产生脱氯杀草丹,它对 水稻的抑制比杀草丹高16-28倍。 • 6、土壤微生物群落发生变化。连续使用一种 除草剂后,土壤微生物的适应性与抗性增强, 对除草剂的降解速度加快,使除草效果下降, 持效期缩短。 • 7、对后茬作物产生影响。由于除草剂在土壤 中不易降解,施用后不同程度地残留在土壤中 造成后茬敏感作物受到药害。

茎叶处理法又可分为播前茎叶处理和生长 期茎叶处理两类。 • 播前茎叶处理:就是在农作物未播种或移栽之 前将化学除草药液喷洒在已生长的杂草上,能 够完全有效地杀死杂草,对这类除草剂的要求 是广谱性,药效期短,落在土壤后药剂很快分 解,最常用的药剂有草甘膦、克无踪等化学制 剂。
• 生长期茎叶处理:就是农作物出苗后喷洒除草 剂处理消灭杂草茎叶的方法。这种处理方法既 将除草剂喷洒到杂草上又喷洒到作物上,因此, 一般对除草剂应具有选择性。如可使用2.4-D 丁酯、二甲四氯、百草敌等,能防除麦田双子 叶杂草,却对小麦安全;使用敌稗能有效地杀 除稗草,而对水稻无影响。但有些选择性不太 强的除草剂可采取定向喷雾的方法,达到既保 作物安全,又能防除杂草的目的。 • 茎叶处理法使用的除草剂一般都是乳油、 水剂、可湿性粉剂等类型,对水喷雾。油剂的 药剂可用超低容量喷雾器直接喷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