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循环系统(4)调节讲课稿

循环系统(4)调节讲课稿

---小脑的顶核与体位姿势伴随的心血管活动的配合。
2020/6/20
16
(三) 心血管反射
2020/6/20
17
颈内A 颈外A 颈总A
示意图 2020/6/20
舌咽神经 窦神经 颈动脉体 颈动脉窦
迷走神经
主动脉弓 主动脉体
18
2020/6/20
Fig Sensor of both pressure and chemistry in arcus aortae and sinus caroticus
心率加快
6
2020/6/20
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
腺苷酸环化酶 细胞内 cAMP 激活--蛋白激酶、蛋白质磷酸化
Ca2+通道激活(膜) Ca2+内流增加 胞内肌浆网Ca 2+增加, 兴奋传导时Ca 2+大量释放
1 心肌收缩力增强 2 每搏作功增加 3 心肌收缩同步化
7
1.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
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迷走神经内) 位于延 髓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
2020/6/20
13
3 延髓心血管中枢 指位于延髓内的心迷走神经元、控制
心交感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活动的神经 元。
2020/6/20
14
部位:
3.1 缩血管区 3.2 舒血管区 3.3 传入神经接替站 3.4 心抑制区
2020/6/20
15
4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
---脑干部分,大脑(下丘脑),小脑 ---表现为对心血管活动调节和机体其他功能之间的复杂整合。 ---这些功能的整合是精细的,相互协调的,必要的。 ---例如,下丘脑的防御反应区的警觉状态,伴随心血管反应。 动物实验中的应激反应,并不仅仅考察其中枢神经系统,同时也考 察其心血管系统。
N-胆碱能受体(节后神经元膜)
节后神经元 (位于星状神经节 颈交感神经节内)
窦房结 房室交界 房室束 心房肌 心室肌
去甲肾上腺素
β肾上腺素能受体
2020/6/20
4
生理功能: 1) 心率加快, 2)房室交界传导加快, 3) 心房肌、心室肌收缩力加强
正性变时、变传导、变力
2020/6/20
5
交感神经 儿茶酚氨
100
150
窦内压
200mmHg
24
机体对长期动脉压力升高的代偿:
重调定(Resetting)---
对某个工作水平的重新设定。
长期高血压,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工作范围发生改 变,在一个较正常高的血压水平上进行对血压进 行调整。 表现在压力感受功能反射曲线右移。
2020/6/20
25
2 容量反射(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
动脉血压升高 颈动脉窦 主A弓
舌咽神经 迷下神经
延髓
孤束核
1 延髓头端腹外侧 C1区血管运动神 经元抑制。
2 脑干其它神经核团 ---脑桥,下丘脑联系, 交感神经紧张性下降。
3 与迷走神经背核、 疑核联系,迷走 神经活动增强。
心交感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 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下降
循环系统(4)调节
心血管活动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一、神经调节
---自主神经 ---心肌和血管平滑肌心血管反 射 ---神经调节
2020/6/20
2
(一) 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
1 心脏的神经支配 心交感神经 心迷走神经
2020/6/20
3
1.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
节前神经元(脊髓第1-5胸段外侧) 乙酰胆碱
整体整合--心迷走神经作用较交感神经作用占 较大优势。 同时给于刺激,心率减慢。
2020/6/20
10
1.3支配心脏的肽能神经
神经肽Y, 血管活性肠肽, 降Ca素基因相关肽, 阿片肽。
2020/6/20
11
2 血管神经支配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受局部组织代谢产物影 响。 其余绝大多数受神经调节。
血管运动神经纤维---2.1缩血管神经纤维, 2.2舒血管神经纤维。
动脉血压下降
2020/6/20
22
压力感受器的生理学意义:
在心输量、外周阻力和血量突然变化下,对 动脉血压进行快速调节---起重要作用---使动脉血 压不致过分波动。
2020/6/20
23
பைடு நூலகம்力感受器反射的生理意义
150mmHg
动 脉 100 血 压
50
0
50
2020/6/20
Resetting Hypertension
19
1 降压反射 ----
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心率 减慢,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血压下降。
---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2020/6/20
20
大体解剖:
压力感受性反射的装置位于颈动脉窦 和主动脉弓血管外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感受血管壁的机械牵张程度。
2020/6/20
21
心房、心室和肺循环大血管壁存在许多感受器, 称为心肺感受器。 心房感受器---容量感受器。 生理意义: 1)心交感神经紧张下降,迷走神经紧张增强。 2) 心肺感受器兴奋,肾交感神经抑制---肾血流 量增加,排水排钠增多---调节血量和体液。
节后神经元 (胆碱能神经元)
心肌细胞膜M胆碱能受体
心率减慢 心房肌收缩力减弱 心房肌不应期缩短 房室传导速度减慢
窦房结 心房肌 房室交界 房室束
2020/6/20
8
作用机制:
1 提高K通道开放率
2乙酰胆碱直接抑制 Ca通道,减少Ca内流
2020/6/20
*静息电位绝对值大, 与阈电位差距扩大, 心肌兴奋性下降
2020/6/20
1增加Ca通道开放概率
* 增加4期自律细胞内向 电流,自动除极速度加快
* 慢反应细胞0期Ca内流 ,动作电位速度及上升 幅度均增加,房室传导快
*使复极期K内流增快, 复极加快,不应期缩短
*促进肌Ca蛋白与Ca解 离,提高肌浆网重摄取 Ca速度。有利于肌丝和肌 凝蛋白的解离,使心肌 完成舒张快
*最大复极电位绝对 值加大,窦房结自律 性降低
窦房结自律性下降 心率变慢 心肌收缩力下降
*复极过程中K外流,复 极加速,动作电位时程 缩短,有效不应期缩短。 Ca进入胞少
腺苷酸环化酶抑制 ---胞内cAMP浓度降低 ---肌浆网释放Ca++减少
9
心血管中枢---与控制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元集 中部位。
2020/6/20
12
舒血管神经纤维
1)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2)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3)脊髓背根舒血管纤维
轴突反射---通过轴突外周部位完成的反应。刺激皮肤--中枢---另一部分末梢分叉沿其它分支---受刺激附近微动 脉---血管扩张---局部红晕。P物质,ATP,降Ca素基因 相关肽。
4)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