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四年级家长学校讲座5―8课xinPPT课件
四年级家长学校讲座5―8课xinPPT课件
21
【议】讨论策略 得分低的家长请举手,说明您的孩子在家务劳动方面
让您头疼,请您说说您的困惑。 得分高的家长请举手,说明您的孩子在家务劳动方面
做得不错,我们找代表来谈谈你的做法;(让家长畅所 欲言)
22
【点】 点拨支招
刚才家长们都说了很多关于教育孩子做家务劳动的做法, 我在这里也想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们来说说,孩子为什么不会做家务。
14
【引】 谈话引入
15
16
17
18
19
20
【测】 对照自测
我们都认为培养孩子做家务的能力是必须的,那么我们看看自 己的孩子在家务劳动方面的表现吧。
1、孩子能洗自己的小件衣物; 2、孩子能收拾自己的屋子; 3、孩子能主动帮家长那个择菜或洗菜; 4、家长饭后主动收拾餐桌; 5、孩子能积极参加家里的卫生扫除活动; 6、孩子愿意参加社区组织的劳动活动; 7、孩子会注意维持家里环境的整洁; 8、家长不在家时,孩子会做简单的饭菜; 9、孩子能保持自己物品的整洁; 10、孩子会叠好被褥和洗过的衣服; 11、孩子能按时完成家长交给的家务活; 12、孩子参加家庭劳动很少抱怨。
7
1.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第一句是: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
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学习提 高的结果。
中国十大杰出母亲沈丽萍创造了一连串 的奇迹:孩子十二岁空难下肢瘫痪;在母 亲的精心照料下,恢复了身心,赶上了学 习,获得了去挪威学习的机会;17岁时被 特邀出席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 18岁 时成为’99长城国际马拉松邀请赛最年轻 的组织策划者;他的故事被拍成电视连续 剧,由挪威王后和首相亲自出演,开创了 国外首脑级人物在中国内地影视中出镜的 最高规格;由挪威NRK国家电视台跟踪采 访三年拍摄的电视专题片《穿越长城之子: 马克·王》在欧美各国热播;他如今是奥 斯陆大学经济系研究生。
24
【点】 点拨支招
1.认识劳动的益处。 创造美丽,(讲故事 南泥湾 沼泽变花园) 增进亲情,(边做家务边聊天,蒸包子,包饺子,洗菜,剥葱) 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帮家人擦地板、倒垃圾) 惜物勤俭。(劳动中学会珍惜)
25
【点】 点拨支招
1.认识劳动的益处。 国外儿童劳动时间对比: 美国1.2,泰国1.1,韩国0.7,法国0.6,英国0.5,日本0.4,中国0.2
11
5.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12
6 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 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胸怀, 比胸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意 志、胸怀、品德等这些最重要的因 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 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 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 的。
13
第五课 我是妈妈的好帮手 ——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北马小学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 第二次授课 (期中后) 第三次授课 (学期末)
4
十八次弯腰
5
6
1.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2.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3.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4.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 5.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6.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
8
第二句话是: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我见过很多优秀的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 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有些人可能会说,有 那么多的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教育出好孩子 吗?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这些父母同样是 教育孩子的高手。
《焦点访谈》节目曾介绍过世界中学生奥数 金牌获得者安金鹏的事迹。他家里极穷,考取了 重点中学,却没有钱上,父亲说让孩子去打工, 人家上了大学还没有工作呢,更何况你能不能考 上大学还不知道。但母亲坚决不同意,将家里唯 一的一头驴卖了。孩子在中学里是唯一一位连素 菜都吃不起的人,是唯一一位连肥皂都用不起的 人。照这样来说孩子全靠自己了吧?当面一问才 知道,虽然这位母亲连小学都没有毕业,但她却 让自己的孩子在小学之前就把四则运算做得滚瓜 烂熟。仅此一点又有几个大学毕业的父母能够做 到呢?
26
【点】 点拨支招 2.教给孩子技能 第一步:领着走 家长教,孩子做; 第二步:陪着走 孩子做,家长看; 第三步:跟着走,孩子做,家长夸; 第四步:大放手,孩子天天做,家长欣欣然。
27
【点】 点拨支招
3.分配给孩子一些家务
首先要明确孩子要做 什么家务,扫地、刷碗、 择菜、倒垃圾、擦鞋。 然 后可以把这些内容列入孩 子的作息时间表中,采用 代币奖励的方法,对孩子 的行为进行鼓励表扬,这 样不但能培养孩子热爱劳 动的观念,和可以强化孩 子的劳动意识。
9
第三句话是: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 身上,怪罪到教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 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实孩子身上的多 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 我们父母在地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就像上海 人说上海话吃上海菜,四川人说四川话吃四川 菜一样,仿佛生来就会不需要培养,而事实并 非如此,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没 有意识到自己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 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本质教育。
10
第四句话是: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据统计,我国有近1000万“闲散”的未成年人。所谓闲散的未成年人, 就是指理应在学校读书而不愿读书,选择辍学的孩子,这其中94%是学业失 败的结果,学业落后、厌学、逃学、离家出走成为当今未成年人犯罪的四 步曲。
因此,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也就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 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 的导师。
1.家长的溺爱: 心疼孩子,怕把孩子累着,活不用你干,管好学习就行了。 怕孩子添乱,干一个钱的活费俩钱的劲,还不如自己干呢。 学习重要,快去写作业吧,快去看书吧。
剥夺了孩子劳动的权利, 让孩子体验不到劳动的快乐.
23
【点】 点拨支招 2.家政教育的缺失。(三个关于鸡蛋的故事)
国外有家政课,而我们的孩子 即使想做也没有机会,即使想做也不知道怎么做。 举例子:高中生剥鸡蛋 小女孩不认识鸡蛋 使用微波炉热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