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会: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班会: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一位哲学家在海边目睹一 条船遇难。船上的水手和 乘客全部溺毙了。他痛骂上苍 不公道,只因为一位罪犯正好
乘坐这条船,竟然让众多的无辜者受害, 当哲学家正陷入这种苦恼之际,他发 觉自己被一大群蚂蚁围住,原来他站 的位置距离蚂蚁窝不远。这时,有一 只蚂蚁爬到他身上并叮了他一口,他 立刻用脚踩死所有的蚂蚁。 天神在这个时候现身,并用他的拐杖 敲着哲学家的脑袋说:“你既然以类 似上苍的方式对待那些可怜的蚂蚁, 难道你还有资格去批判上苍的行为 吗?”
班会: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主持:第五组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说 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严 到什么程度叫严,宽到什
么程度又叫宽?
导入
记得我上小学时候,教室墙上挂着这样一幅字——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当时每天见它那样挂着,并没想这句话的深意。在以 后的成长中,我发现这幅字就像神奇的法宝,运用得当,总有意 想不到的收获。许多成功人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大都恪守这 一处世法则。
回报,才能在相互协作中融洽关系,促进工作。
请讨论:
怎样做到严于律己 宽 以待人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人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上,需要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需要与朋友友好相处,如 何才能做到这一点?通俗地说,必须用善良的心来对待一切,必须时时检点自己, 也就是要严以律己;同时,对待朋友要宽容,得饶人处且饶人,也就是宽以待人。
人就应该树立积极乐观和宽容豁达的良好心态,这样才会获得心灵的宁静和人生的
快乐,带来事业上的成就和生活上的美满幸福。我们必须要学会欣赏生命中的每个瞬 间,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相信未来一定会更美好。别怕吃亏,“吃亏“是福啊。 生活中要既能接受自己,又能接受别人、还要善于接受现实。有人曾经这样说:当我 们不能改变环境时就必须去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时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就 改变对事情的态度。不能向上比较就向下比较。这就告诉我们,人不能去等,要学会 适应。要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别说人们不接受你, 别说环境不适合你,别说事情太难做,只是你的心态没调整好。另外我们还要学会忘 记、谅解、宽容。别让你的不原谅给了别人持续伤害你的机会。更要学会感恩、欣赏 和给予,这样你就会觉得你所作的一切都会是一种对他人的回报。常常是这种心态,
心安课:
良好的心态 成功的一半
请问:
良好的心态有什么重 要性
良好心态的重要性
心态表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只要有良好的心态,你才能每天保持饱满的心情。心态 好,运气就好。精神打起来,好运自然来。记住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积极的心态,一 旦失去他,就跳出去,要学会调整心态, 有良好的心态工作就会有方向,人只要不失
某位著名的IT经理,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在我看来, 人生其实很简单,归根结底就是八个字,‘严于律己,宽以待 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许多事情就能豁然开朗!”这位经理 所说的,正是《菜根谭》所推崇的处世之道——待人要宽,律己 要严。
待人为什么要宽?为的是给人自新的机会。律己为何要严?因 为不严会放松自我约束,让小错误发展成大错误。这是一种规范 的待人之道,也是为人处世最重要的原则。它的核心是强调自悟, 对事物的标准,要有一个超然的体悟,对是非的判断,要有一个 尽可能客观公正的把握。一个具备这种高贵品格的人,他的成功 将是水到渠成的。
对自己宽,结果,“自取也少”,反而妨害自己的进步。
宽以待人,也包含着用两分法看待别人的意思。对自己要一分为二,对别人也要一分为二, 不要一看到别人的缺点错误就全盘否定。毛主席说:“对于任何问题应采取分析态度,不 要否定一切。”又说:“不因为一个人犯了错误就否定他的一切”。古人云: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因此,我们的党员必须学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宽以待人,最重要的是要做 到宽容。宽容朋友,甚至宽容对手,这是一种至高至纯的境界,这是一种无比至上的精神, 它能使阳光明媚,万里无云,让人振奋。宽容别人则处处显示着你的纯朴、你的坚实、你 的大度、你的风采。如果能够常常宽容他人,那么,你将永远是胜利者。当然,宽以待人 并不是对下属放松要求或一团和气,不讲原则,撒手不管。要用宽宏大度的态度或宽厚的 心态对待别人。树立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一个团队的生命力,不是技术,不是人才,不 是资金,而是共同的信念和团结一致的步调。我们的行政管理全面到位靠什么?靠的是 “一家人,一股劲,一条心”的共同信念。要保持这个共同信念,不是讲几句口号,说几 句空话,而是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始终如一按这个信念调整思想,摆正位置,按这个信念团 结拼搏,开拓进取,齐心协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互相渗透、互相支撑的 特点决定,工作中有互相交错的地方,就有互相补充的空间。我们决不能两面三刀、互相 猜疑,更不能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分散工作合力。尤其是部门的正副干部之间,要 补台不拆台,“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当工作中有漏洞、有偏差时,要处以公心,及时 地提出来,不能在一旁看笑话,“喝倒彩”,更不能说三道四、搬弄是非、“拉倒车”。 在工作中必须多讲奉献,多替别人考虑,只有在工作中为他人做出奉献,才能赢得奉献的
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心态的好坏,在于平常的及时调整和修炼并形成习惯。 人活在世上,凡事都要看开点,看远点,看淡点,心胸要豁达些、大度些,相信
“任何事情的发生必有利于我”且“办法总比困难多”,也就没有流不出的水和搬不 动的山,更没有钻不出的窟窿及结不成的缘。人活的快乐,就必须要有一个好心态。 无论遇到什么事,要学会换个角度去思考,就会感到快乐。有人在一个好的单位工作, 他每天会有许多得不如意,苦恼总围绕在他的身边。有人工作单位一般,可他却不舍 不弃,每天都有工作目标,把此作为一种锻炼、成长的机会,而且通过创造性地完成 本职工作,受到人们的敬佩。阳光般的心态,火一样的热情。收获着成果和幸福。
“万金易求,良心难得!”人心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物质的诱惑、偏见的误导、 恶人的拨弄,这些往往使人良心失落,失落了良心,怎能与朋友相处?对待朋友 需要的是良心,对朋友要“宽”。怎样才算是宽以待人呢? 1、不能以自己为标准来要求朋友 2、不可吹毛求疵 3、不要怨恨朋友 4. 得理也要让三分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的名言
请问:
怎样培养良好的心态
培养良好的心态
首先,要学会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也是快乐的秘诀。惟有自信,才能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保持乐 观,从而想办法战胜困难与挫折。“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或许 有人说,我又何尝不想自信呢?可就是自信不起来啊。是啊,怎样才能使自己自 信起来呢?我想,还是让我们多看自己的优点、长处,多发现、发掘自己的潜能 吧。俗话说的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每个人都 有自己的无限潜能。人不能光盯着自己的缺点、短处和现在,而要学会欣赏自己, 多看自己的优点、长处和未来。传统的教育思想与落后的人文观念使得多数人用 僵化的目光去看待现实中的人和事,认为是很难改变的。而唯物辩证法早已告诉 我们,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人与事,发展变化才是永恒的。“三岁看大、七岁 看老”的时代早已过去。我们教育者首先应觉醒,再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我们的 学生。我们自己首先要做一个自信的人。不要总拿自己的缺点跟人家的优点比, 那样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一定要学会赏识自己,悦纳自己,勉励自己。如果做 不到这样,可以想办法,比如,积累自己的成功体验和经验,坚持写**记,写摘 抄;把自己的优点罗列在纸上,同时写一两句能激励自己的名言警句或是自己的 座右铭,贴在墙上等随处可见的地方,天天看到它们,激励自己。总之,要想办 法让自己自信,自信就能快乐,快乐就能发掘潜能,就能高效。所谓快乐,越快
严以律己能兴国。唐太宗李世民,是封建王朝里最为开明的君主之一,他为人处 世以善良慎重为准则,他在哀悼魏征时说:“以铜以镜,可整衣冠;以古为镜,可 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在贞观十三年他又说:“外绝游观之乐,内却 声色之娱。”正是他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才得到百姓的敬仰和国家的昌盛。
严以律己,可使朋友从中感受到你的诚实,你的忠诚,也感受到你的为人。所以, 很容易与朋友友好相处。
请讨论:
读了上面两个故事我们有什 么感悟
严于律己宽以待就会听到不同的人对他不同的评 论,或好或坏,或褒或贬,其实,在他们努力拼搏走向成功之路 时,时刻伴随他们的不仅仅是脑体劳动!还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任何一个人的成功或一件事的完成,都需要两种因素的配合; 一种是天赋,努力的个人因素;另一种则是别人的配合,外在时 空条件之类的环境因素。认识心理学者发现,当一个人成功的时 候,常常会高估个人因素而低估环境因素;但是当一个人失败的 时候,则常常会怪罪外在环境因素,而不知自我反省。 有趣的是,当我们看到他人成功时,我们常认为他的成功是 环境因素造成的,而看不到他的个人因素;但是当我们看到别人 的失败,却又倾向将他的失败归咎与他们的个人因素,而忽视环 境因素的影响。简言之,我们很容易发生一种认识偏失:当自己 成功时自我膨胀;自己失败时,对自己宽容;当别人成功时,贬 低别人的努力;当别人失败时,又苛责于人。这当然也是一种 “严于待人,宽以律己”的偏失。 一家公司可能涉及的人际关系要远比家庭之间复杂,因此, 公司内部员工“严于待人,宽以律己”的现象,比比结是。譬如 说,当公司圆满地完成一项工作时,每个工作成员都倾向于高估 自己的贡献;若是一项工作没有执行好,每个员工都倾向把过错 往外推。公司的主管常以为他们的地位成就都是自己努力而来, 而自以为了不起,至于基层员工,则常有怀才不遇的感慨,处处 怨天尤人。所以说,企业内员工争功推委、自大狂妄的现象,是 人类常见的认识心理偏失,有时未必是员工刻意隐瞒欺骗所造成 的。 要避免这种认知心理失,最好的方法就是认真执行古人所告 诫我们的一名话------“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无论是对自己最亲 的人,或是工作上的同事,我们都应秉持着这种态度。
1、善良的心地等于黄金。 ——莎士比亚 2、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 ——罗曼·罗兰 3、不能宽恕他人,就是拆掉自己要过的桥。 ——G.H. 4、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折服。 ——斯宾诺莎 5、冒犯别人的人从不原谅别人。 ——赫尔巴特 6、恕自己一过,则万过由之而生。 ——苏格拉底 7、我可以原谅任何人的过错,但自己的除外。 ——卡 托 8、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 。 ——福 莱 9、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纪伯伦 10、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薛宣 11、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想出以前,人们总说他是异想天开。 ——马克·吐温 12、过于求速是做事最大的危险之一。 ——培 根 13、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 ——海森堡 14、假设始终先于知识。 ——洪 堡 15、在你没有进去以前,先想一想是否能够出来。 ——阿拉伯谚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