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觉、运动错觉等。 色彩错觉有对比错觉、大小错觉、温度错觉、距离错觉及疲劳错觉等。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3.2.3 视觉和本体感觉
人的视觉及其特性
(8)视错觉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米勒莱尔幻觉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方格幻觉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3.2.3 视觉和本体感觉
人的视觉及其特性
(4)视野 在垂直面内的静视野 最 大 范 围 角 度 为 120 度,以视水平线为准 ,最大仰角为50度, 最大俯角为70度。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3.2.3 视觉和本体感觉
人的视觉及其特性
(4)视野 在水平面内双眼总的 最大视野是200度,就 单眼而言,以视中心 线 为 准, 向内 侧为 60 度,向外侧为100度。
3.2.2 感觉和知觉
感知反应过程
人们通常把感觉和知觉总起来称为“感知”。 人的感知反应过程是: 通过各种感官(感受器)接受外部信息(刺激),经 过神经中枢进行分析、 判断并作出决定, 再下达给运动器官(执行器), 改 变被操纵对象的状态。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3.2.2 感觉和知觉
人的视觉及其特性
(6)暗适应和亮适应 暗适应——是指人从光亮处进入黑暗处时,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约30min)以 后才能逐渐看清被视物,这种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叫暗适应。 亮适应——是指人从暗处进入亮处时,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约1min)以后才能 看清视物的适应过程。
人在明暗急剧变化的环境中,视力会短暂下降,若明暗频繁,会产生视觉疲劳 。为此在需要频繁改变亮度的场所,采用缓和照明。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3.2.3 视觉和本体感觉
人的视觉及其特性
(6)暗适应和亮适应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3.2.3 视觉和本体感觉
人的视觉及其特性
(7)对比感度 当物体与背景有一定的对比度时,人眼才能看清物体形状。 临界亮度差——人眼刚刚能辨别到物体时,背景与物体之间的最小亮度差。 临界对比——临界亮度差与背景亮度之比。 对比感度——临界对比的倒数。
弗雷泽螺旋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数黑点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3.2.3 视觉和本体感觉
人的视觉及其特性
(8)视错觉 视错觉的缺点:人机系统中导致
观察、监测、判断和操作的失误。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3.2.3 视觉和本体感觉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3.2.2 感觉和知觉
感觉的基本特性
3)感觉的适应
在同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过程称为感觉的适应。除 了暗适应外,其余各种感觉适应大多表现为感受性逐渐下降乃至消失。
4)感觉的相互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觉器官对其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收到其他刺激的干扰影 响而降低,由此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 生理特征
2020/11/16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3.2.1 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脑 脊髓
大脑 脑干 小脑 灰质 白质
大脑皮质上有高级神经中枢 有生命中枢 协调肌肉活动,维持准确性和平衡 低级中枢 传导
脑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
(1)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产生对客观事 物所用用的反映。 (2)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3)人都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而感觉只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存在 于知觉之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在心理学上称为感知觉。 (4)感觉反应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3.2.1 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3.2.2 感觉和知觉
感觉
感觉是有机体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 的渠道,也是一切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感觉的类型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本体感觉。
知觉
报警、联络
香、臭、辣等挥发物的性质 报警、鉴别
味觉
舌面上的味蕾
被唾液溶解的物质
接触表面 甜、酸、苦、咸、辣等
鉴别
皮肤感觉 皮肤及皮下组织 物理和化学物质对皮肤的作用 直接和间接接触 触觉、痛觉、温度觉和压力等
报警
深部感觉 机体神经和关节
物质对机体的作用
外部和内部 撞击、重力和姿势等
调整
平衡感觉
半规管
包装、粗磨
黑板、开汽车
视距离(眼至视 觉对象)/cm 12~25
25~3
50以下
50~150 150以上
固定视 野直径/cm
20~40
备注
完全坐着,部分地依靠视 觉辅助手段(小型放大镜、 显微镜)
40~60
坐着或站着
至80
坐或站
30~250
多为站着
250…
坐或站安全人机工程学3Fra bibliotek人的生理特征[1]
3.2.3 视觉和本体感觉
人的视觉及其特性
(9)视觉运动规律
① 眼睛沿水平方向运动比沿垂直方向运动快而且不宜疲劳;一般先看到水平方向的物体,后看到
垂直方向的物体。
② 视线的变化习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和顺时针方向运动。
③ 人眼对水平方向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比垂直方向尺寸和比例的估计要准确的多。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3.2.3 视觉和本体感觉
人的视觉及其特性
(8)视错觉 人在观察物体时,由于视网膜受到光线的刺激,使得视觉印象与物体的
实际大小、形状存在差异,这种现象称视错觉。 主要类型有形状错觉、色彩错觉及物体运动错觉等。 常见的形状错觉有长度错觉、对比错觉、光渗错觉、位移错觉、翻转错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3.2.3 视觉和本体感觉
人的视觉及其特性
(4)视野 人眼在不同颜色刺激下的视野是不同的,称为色觉视野。 人眼对白色视野最大,对黄、蓝、红色依次减小,而对绿色视野最小。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3.2.3 视觉和本体感觉
人的视觉及其特性
(5)视距 视距是指正常的观察距离。观察各种显示仪表时,若视距过远或过近
,对认读速度和准确性都不利,一般应根据观察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380 ~760mm之间选择最佳视距。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3.2.3 视觉和本体感觉
人的视觉及其特性
(5)视距
任务要求 最精细的 工作 精细工作 中等粗活
粗活 远看
举例
安装最小部件 (表、电子元 件) 安装收音机、 电视机 在印刷机、钻 井 机床旁工作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3.2.2 感觉和知觉
感觉的基本特性
2)感受性和感觉(感受)阈限
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又分上限与下限。下限为刚刚能引起某种感觉的最小刺激值;刺 激超过一定强度时,刺激不仅无效, 还会引起不适或痛觉,甚至产生损伤。 上限为仍能产生某种感觉的最大刺激值。例如声音频率低20Hz或高20000Hz时 就听不到了,这两点便分别称为下限或上限。 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间的最小差异量。如在重 100g的物体上至少需要再增减3~4g,人们才能觉察出重量的变化。增减的3~ 4g, 就是重量的差别感觉阈限。 这一指标对某些机器操作者非常重要。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应 (是人对事物的各个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而是由各种感官联合活动所产生的有机 综合。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3.2.2 感觉和知觉
感觉 知觉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3.2.2 感觉和知觉
知觉的基本特性
4)知觉的恒常性
人们总是根据以往的印象、知识、经验去知觉当前的知觉对象,当知觉的条件 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对向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 性。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3.2.2 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和区别
3.2.2 感觉和知觉
知觉的基本特性
2)知觉的理解性
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当前的感知对向,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礼节性。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3.2.2 感觉和知觉
知觉的基本特性
3)知觉的选择性
人们总是按照某种需要或目的,主动、有意识地选择其中少数事物作为认识对 向,对它产生突出、清晰的知觉映像,而对同时作用于感官的周围其他事物则 呈现隐退、模糊的知觉映像,从而称为烘托知觉(认识)对向的北京,这种特 性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视觉三要素——视觉物体、光、视觉器官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3.2.3 视觉和本体感觉
人的视觉及其特性
(2)视觉刺激: 眼能感受到波长为380-780纳米的可见光。一般光源发出的光包含多种波长, 称为多色光,人眼可分辨的光色约有120多种。 强度效应(感觉阈限)是指光的刺激强度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视感觉的 特性。
安全人机工程学32人的生理特征[1]
3.2.3 视觉和本体感觉
人的视觉及其特性
(4)视野: 人眼能观察到的范围,一般以角度表示。视野按眼球的工作状态可分为:静视 野、注视野和动视野三类。 ①静视野——在头部固定、眼球静止不动的状态下自然可见的范围; ②注视野——在头部固定,而转动眼球注视某一中心点时所见的范围; ③动视野——头部固定而自由转动眼球时的可见范围。 在人的三种视野中,注视范围最小,动视野范围最大。人机工程中,一般以静 视野为依据设计视觉显示器等有关部件,以减少人眼的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