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造景设计复习题

植物造景设计复习题

园林专业复习资料《植物造景设计》河南科技大学名词解释1、园林植物造景:利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花卉等各种园林植物进行环境景观营造,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

2、乔木:树体高大的木本植物,通常高度在5m以上,具有明显而高大的主干3、春色叶树种:春季新发生的嫩叶呈现红色、紫红色或黄色等4、温度三基点:植物的各种生理活动都有最低、最高和最适温度,称为温度的三基点。

5、丛植:由2~3株至10~20株同种或异种的树木按照一定的构图方式组合在一起,使其林冠线彼此密接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外轮廓线,这种配置方式成为丛植。

6、盛花花坛:主要有观花草本花卉组成,表现花盛开时群体的色彩美7、造景花坛:以自然景观作为花坛的构图中心,通过骨架、植物材料和其他设备组装成山、水、亭、桥等小型山水园或农家小院等景观的花坛。

8、视距三角形:当纵横两条道路交叉时,两个方向的停车视距构成一个三角形,成视距三角形。

9、自然群落外貌:指植物群落的外部形态,它是群落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

10、群落的季相:群落的外貌常随着气候季节性交替而发生周期变化,呈现不同的外貌。

11、乔木:树体高大的木本植物,通常高度在5m以上,具有明显而高大的主干12、秋色叶树种:秋季树叶变色比较均匀一致,持续时间长、观赏价值高的树种13、植物的建筑功能:植物可以用来构成建筑设计形式,基本的建筑设计形式是墙、顶棚和地面。

植物能在景观中充当象建筑的地面、天花板、墙面等限制和组织空间的因素。

14、挺水植物:植物体的基部或下部生于水中,上面尤其是繁殖体挺出水面。

15、模纹花坛:主要由低矮的观叶植物和观花植物组成,表现植物群体组成的复杂的图案美。

16、花境:以宿根和球根花卉为主,结合一、二年生植物和花灌木,沿花园边界或路缘布置而成的一种园林植物景观,亦可点缀山石、器物等。

17、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即投影盖度,反映了植物在空间上所占有的面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植物冠幅的大小。

18、绿量:指所有生长中植物茎叶所占据的空间体积.19、林荫道:指与道路平行并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绿地,也成为带状街头休息绿地。

20、物候期:生命活动随自然界气候变化而变化所表现的季节性现象。

21、灌木:树体矮小、主干低矮或无明显主干、分枝点低的树木,通常高5m以下22、春色叶树种:春季新发生的嫩叶呈现红色、紫红色或黄色等23、物候期:生命活动随自然界气候变化而变化所表现的季节性现象。

24、丛植:由2~3株至10~20株同种或异种的树木按照一定的构图方式组合在一起,使其林冠线彼此密接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外轮廓线,这种配置方式成为丛植。

25、模纹花坛:主要由低矮的观叶植物和观花植物组成,表现植物群体组成的复杂的图案美。

26、花境:以宿根和球根花卉为主,结合一、二年生植物和花灌木,沿花园边界或路缘布置而成的一种园林植物景观,亦可点缀山石、器物等。

27、行车视距:机动车辆行驶时,驾驶人员必须能望见道路上相当的距离,以便有充足的时间或距离采取措施,防止交通事故发生,这一保证交通安全的视距成为行车视距。

28、中心岛:设置在交叉口中央,用来组织左转弯车辆交通和分隔对向车流的交通岛,俗称转盘。

29、林荫道:指与道路平行并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绿地,也成为带状街头休息绿地。

30、季相: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而变化31、藤本植物:也称攀缘植物,其自身不能直立生长,需要依附它物。

32、秋色叶树种:秋季树叶变色比较均匀一致,持续时间长、观赏价值高的树种33、花相:花或花序在树冠、枝条上的排列方式及其所表现的整体状貌。

34、群植:指成片种植同种或多种树木,常由二、三十株以至数百株的乔灌木组成。

35、造型花坛:又叫立体花坛,即用花卉栽植在各种立体造型物上而形成竖向造型景观。

36、草坪:指有一定设计、建造结构和使用目的的人工建植的草本植物形成的坪状草地,具有美化和观赏效果,或供休闲、游乐和体育运动等用。

37、行车视距:机动车辆行驶时,驾驶人员必须能望见道路上相当的距离,以便有充足的时间或距离采取措施,防止交通事故发生,这一保证交通安全的视距成为行车视距。

38、导向岛:用以指引行车方向、约束车道、使车辆减速转弯,保证行车安全。

39、湿地:指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水位接近或处于地表,或有浅层积水的过渡地带。

40、林冠线:是指树木或树丛空间立面构图的轮廓线41、地被植物:用于覆盖地面的矮小植物,既有草本植物,也包括一些低矮的灌木和藤本植物,高度一般不超过0.5m。

42、植物的建筑功能:植物可以用来构成建筑设计形式,基本的建筑设计形式是墙、顶棚和地面。

植物能在景观中充当象建筑的地面、天花板、墙面等限制和组织空间的因素。

43、孤植:在一个较为开敞的空间,远离其他景物种植乔木44、群植:指成片种植同种或多种树木,常由二、三十株以至数百株的乔灌木组成。

45、盛花花坛:主要有观花草本花卉组成,表现花盛开时群体的色彩美46、花台:在高于地面的空心台坐(一般高40~100cm)中填土或人工基质并栽植观赏植物。

47、中心岛:设置在交叉口中央,用来组织左转弯车辆交通和分隔对向车流的交通岛,俗称转盘。

48、湿地:指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水位接近或处于地表,或有浅层积水的过渡地带。

49、行车视距:机动车辆行驶时,驾驶人员必须能望见道路上相当的距离,以便有充足的时间或距离采取措施,防止交通事故发生,这一保证交通安全的视距成为行车视距50、隐芽植物:又称地下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较深土层中或水中,多为鳞茎类、块茎类和根茎类多年生草本或水生植物。

填空1、花坛根据外部轮廓可分为: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2、树木的分枝方式包括:总状分枝(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和假二叉分枝。

3、园林应用中根据叶色的变化特点,可以将其分为春色叶树种、常色叶树种、班色叶树种和秋色叶树种。

4、花境的类型:单面观赏花境、双面观赏花境和对应试花境。

5、园林植物的形态美包括:花的形态美、叶的形态美、果实的形态美、枝干的形态美。

6、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植物主要具有的功能:生态环境功能,建造功能和美学功能。

7、在园林实践中,可以通过调节温度而控制花期,满足造景需要。

8、物候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物候的南北差异、东西差异和高下差异。

9、水生植物的类型: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

10、城市广场的类型:市政广场、纪念性广场、休闲广场、文化广场、宗教广场、商业广场。

11、按照种植方式和花材观赏特性可分为盛花花坛、模纹花坛。

12、园林植物的整体类型: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花卉、草坪草和地被植物。

13、园林植物的色彩美包括:花的色彩美、叶的色彩美、枝干的色彩美、果实的色彩美。

14、乔木的树形:圆柱形、尖塔形、圆锥形、卵圆形和圆球形、扇形和垂枝形、棕椰形、风致形。

15、在园林实践中,可以通过调节温度而控制花期,满足造景需要。

16、。

园林植物可以构成那些类型的空间: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完全封闭空间、覆盖空间、垂直空间等。

17、根据植物对光强的要求,将植物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中性植物。

18、花卉的配置形式:花坛、花台、花池、花境和花丛。

19、屋顶花园的生态因子:光照、温度、风、土壤、空气湿度。

20、水体植物配置原则:生态性原则、艺术性原则、多样性原则。

21、按照设计布局和组合可分为独立花坛、带状花坛和花坛群等。

22、树木的分枝方式包括:总状分枝(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和假二叉分枝。

23、花境设计常用的配色方案:单色系设计,类似色设计、补色设计、多色设计。

24、园林植物的形态美包括:花的形态美、叶的形态美、果实的形态美、枝干的形态美。

25、藤本植物根据攀援习性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缠绕类、吸附类、卷须类和蔓生类。

26、根据植物对水分的需求的不同,可以将植物分为: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湿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27、根据植物对光强的要求,将植物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中性植物。

28、花卉的配置形式:花坛、花台、花池、花境和花丛。

29、中央分车带的种植形式:绿篱式、整形式、图案式。

30、宅间活动场地绿化类型:树林型、游园型、棚架型、草坪型。

31、根据花坛的空间布局,可将其分为平面花坛、斜面花坛和立体花坛。

32、花境的设计包括:种植床设计、背景和边缘设计及种植设计园33、一年生花卉春季播种,当年开花。

二年生花卉秋季播种,翌春开花。

34、植物的建造功能主要体现在:构成空间、障景和控制私密性。

35、温度是限制植物生长和分布的主导因子。

36、植物对空间的完善作用包括围合和连接。

37、植物的种植形式:孤植、列植、丛植、对植、群植、林植。

38、城市广场的类型:市政广场、纪念性广场、休闲广场、文化广场、宗教广场、商业广场。

39、交叉口绿地包括平面交叉口绿地、立面交叉口绿地。

40、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植物配置形式:树篱式、球串式、图案式。

41、按照设计布局和组合可分为独立花坛、带状花坛和花坛群等。

42、园林应用中根据叶色的变化特点,可以将其分为春色叶树种、常色叶树种、班色叶树种和秋色叶树种。

43、花境的设计包括:种植床设计、背景和边缘设计及种植设计。

44、园林植物五个重要的观赏特性:体量、姿态、色彩、质感和芳香。

45、温度是限制植物生长和分布的主导因子。

46、冻土是指温度低于 0度导致所含水分冻结的土壤。

冻土按冻结的时间分为:季节性冻土、多年冻土。

47、植物配置的基本形式:规则式配置和自然式配置。

48、植物的种植形式: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林植49、中央分车带的种植形式:绿篱式、整形式、图案式。

50、城市步行街中植物配置的功能包括美化街景、分割空间和形成特色街道。

选择1、下列常色叶树种是( A )A、红枫 B鸡爪槭 C 黄栌 D 银杏2、行道树种植带的宽度一般不小于(D )mA 2.0B 1.2C 2.5D 1.53、树林大样图比例一般为( A )A 1:(100~250)B 1:(50~250)C 1:(100~300)D 1:(100~500)4、视距三角形内的植物高度应低于( A)mA 0.7B 0.75C 0.6D 0.55、园林中常用的芳香植物有哪些( B )A 火棘 B含笑 C 绣线菊 D 枇杷6、下列不是灌木的树形的是( D )A丛生球形 B长卵形 C偃卧及匍匐形 D拱植形7、一般大乔木株行距( A )A 5~8mB 5~6mC 5~7mD 4~8m8、树群主要立面的前方,至少在树群高度的倍,宽度的倍距离上,要留出空地,以便游人欣赏( B )A 4,1.2B 4,1.5C 5,1.5D 4,29、规则式游憩草坪的坡度较小,一般自然排水坡度为( C )为宜A 0.3%~5%B 1.2%~5%C 0.2%~5%D 0.2%~4%10、居住区公共绿地率一般新建区不应低于,旧城改造不低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