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吴卫(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株洲 412008)浅叶克己先生是日本现代著名的平面设计师,通过分析他字体设计作品的主要特点,揭示出创作上的三大特色,即运用水墨技巧融入法,强化点、面在线性的字体设计中的构成作用,通过字体笔画的变化将文字创作图形化。
浅叶克己的字体设计作品在传统与现代体与图形中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这是其作品之所以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传统与现代;字体设计;水墨;构成;笔画后日本为了恢复经济开始发展现代设计,经过几十年努力便成为了世界设计大国,特别是日本平面设计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短短的几十年间取得经济腾飞,成为世界强国,其产品畅销全世界,平面设计无疑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因此,日本平面设计快速发当今设计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日本广泛吸收欧美现代设计的长处,在跟随国际设计发展步伐的同时,更注重弘扬本民族的使得日本平面设计在国际舞台上独具特色。
正如日本设计家泉真也先生所说:“日本设计的第一特征是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的结合”时尚和谐地交织在一起,成为日本设计文化的奇观。
[1]我们不难发现凡是日本成功的一线设计师无一例外都饱含着对其民族深厚传持着谨慎谦卑的态度,注重细节设计,崇尚自然风味,讲究大和文化的美学精神。
在很多日本平面设计作品中都能感受到空灵禅意清雅、柔和的民族风格形式下,能清晰地感受到日本平面设计所传达的深刻精神内涵。
正是这种文化精神的支撑,日本才能在国际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日本的平面设计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浅叶克己就是这样一位能够将传统和现代融会本现代平面设计大师。
2 浅叶克己简介浅叶克己(Katsumi Asaba,1940 ~ )(图1)生于日本横滨市神奈川县,毕业于神奈川县立神奈川工业高等学校图案科桑泽设计研究所注1,还曾是一名日本乒乓球国家队队员。
1975年(35岁),他成立了浅叶设计有限公司。
1987年(4成立了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TDC)。
1990年(50岁),他成功举办了第一次个展,内容是以东巴元素为主的平面设计1995年(55岁),他担任《写乐》这部电影的艺术总监,并获得日本奥斯卡艺术奖。
1999年(59岁),受邀在丽江国节举办个展。
2002年(62岁),出任世界杯邀请赛委员会的美术总监。
浅叶克己从事设计创作长达四十多年,曾荣获无导奖项,是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会员、亚洲字体专家、日本乒乓球协会会员,现为东京造形大学和京都精华大学客座教授西武百货、日清食品、武田药品、三得利以及麒麟公司等品牌做过广告和包装设计,他的设计作品不但继承了日本传统设格,还将自己的各种创意和理念融入到设计中。
浅叶克己创作了大量的平面设计作品,而字体设计方面尤为表现突出。
他将亚洲文究对象,在他眼里文字有着不一样的美,他经过几十年对文字的透彻研究和反复实践,终于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字体艺术形式。
己字体设计作品分析己平面设计作品中对传统的继承,除了民族观念、民族审美、民族绘画外,他对民族文字特别是书法十分偏爱,文字不仅仅是传承那里还被升华为一种造型语言。
[3]浅叶克己说过:“文字有三个层面,一是书写在表面上的文字;二是语言学意义上的文字;还有就想象力的文字。
”[4]浅叶克己正是用人类最直白的语言交流工具——文字来进行设计,用最简洁、最精炼、最有渗透力的文字形式,传达给受众,去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他运用了水墨技巧融入电脑字体的表现手法,来增强平面设计作品的文化底蕴;强化点、面在的构成作用,使作品更具现代感;并将笔画进行有规律的变化,使得文字创作更趋图形化。
他通过以上这些方法的运用和反复探索克己式字体设计的符号化特征。
结合电脑增强文化品位的文字设计作品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将水墨技巧融入到电脑字体里面,日本汉字的水墨手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这使得形成简约、空灵的意境之美。
他在汉字广告创作上不断求新求变,形成了丰富的笔墨技巧运用方法。
他把电脑字体的部分笔画用书,将书法展现在宣纸以外的媒介上,电脑文字原本的字体样式不变,用书法来代替部分笔画,使用异质同构的变异手法来进行字体淡层次的变化,营造出一种虚实的空间关系,将字体设计推至另一至高境界,从而表达出他高雅的文化品位和人文情怀。
克己个人展作品宣传海报 / 图 3 “动的空间艺术展”宣传海报己的设计作品中,水墨技巧的运用不仅是形式还包括内容,使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人文含义。
在东京银座ggg画廊展出的浅叶克己有一幅作品是对《庄子》的“混沌之死”注2进行的设计创作(图2)。
浅叶克己利用古代诗歌传统的书写形式,运用水墨技巧融入电,将文字的部分笔画用书法笔触来代替。
特别是对文章中的“七”字进行水墨化的图形设计,在一块长方形的水墨上点了七个白点,章中提到的“七窍”,形成独具形式美感的书法艺术设计,给人以气韵生动之感。
他用自己的理念和创作手法去解读庄子的思想,强为和自然的,让现代人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道气。
这幅作品给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的生命,是东方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完美结合的典间艺术展”的宣传海报(图3)也是用了同样的表现手法,这幅海报构图简约,文字信息占了主要部分并位于画面的左边,其中“动的个字用水墨手段结合电脑表现手法来进行字体设计,他把每一个字的部分笔画用书法形式来表现,设计后的文字让人耳目一新达到有。
水墨的浓淡虚实再加上大面积的留白,使画面达到黑白灰层次分明的效果。
电脑字体的规整和书法的洒脱形成对比,在动与静中文字笔画浓与淡、黑与白、实与虚的对比,使画面富有生机和灵气。
这种即传统又现代的设计手法,让人切实感受到艺术与设计的有一系列的平面设计作品是将电脑字体和水墨技巧相结合的,他作为一个日本人能这样重视汉字的书法传统,并运用得如此灵活自中国设计师学习和反思的。
线性构成强化点面作用面是最基本、最抽象的构成元素,它们能够组合成任何形态,是视觉艺术在平面构成中运用最多的概念要素。
[5]浅叶克己的字体设手法的同时,也很注重画面中点、线、面构成元素的运用。
汉字本身就是一种线性构成,浅叶克己在此基础上加入点和面元素,用体设计,将文字变成有点、线、面元素的组合图形,从而加强字体设计作品的现代感。
克己父女展海报 / 图5 林英哲、山下洋辅二人展海报己和他女儿艺术作品父女展的宣传海报中(图4),就是将“父女展”这几个关键字设计成有点、线、面的构成形式。
首先,他将海报画面的左下方,左上方大面积留白,而右边只有几张图片,使文字信息成为观赏者的第一视点;再次,他将部分文字的笔画涂成黑笔触肌理的水墨效果,给人以透气的感觉,并形成有大小对比、浓淡虚实变化的面;最后,还在画面上扬扬洒洒留下多点墨迹。
文成了运用线性构成、强化点面作用的构成创作,使文字起到不仅具有信息传达还能增强视觉美感的作用。
林英哲和山下洋辅二人展的宣传海报中(图5),他同样将文字设计成有点、线、面元素构成的图形创作。
这幅作品只采用黑白两色方。
画面中心的两个连体人充满了趣味,在吸引观众的同时,也形成一个黑色的大面,其两侧“英、哲、辅”三个字的部分笔画也被面,这样使得大小不同的块面构成了视觉上的黑白对比,其代表性的围绕在字体周围的多处墨点也起到了呼应黑色块面的作用。
这手法和点、线、面构成元素的完美结合,使之成为浅叶克己海报中最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作品之一。
笔画规律字体化为图画十分重视汉字字体笔画的开发和研究,笔画的书写形式和形态结构是他进行字体设计研究的一个切入点,从分析文字的构字规律和手,寻求现代字体设计的创新模式。
浅叶克己通过将文字的笔画抽象再加以有规律地处理,使文字设计创作实现了图形化,加强了这种方法是他进行文字创意设计中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手段,同时也给文字创作带来无穷的乐趣和灵感。
球文字探险家”海报 / 图 7 框架分析孙雅洁绘制 / 图8 笔画分析孙雅洁绘制字探险家”的这张宣传海报(图6),除了运用水墨和点、线、面元素外,浅叶克己还将文字笔画结构进行有规律的调整,使字体设计先,从整体上看这幅作品文字设计的框架性很强,每一个文字都像被放在一个方框里面,字体笔画的点、横、竖、撇、捺都压在这上(图7),使文字笔画设计的规整性增强;再次,打破每个文字固定的笔画结构,寻找文字笔画内在的联系,每一个字都强调撇、是“地、球、探、险”这四个字偏旁的“提”笔画采用了同样的处理手法(图8),由粗到细给人以犀利的感觉,而“险”字偏旁也设计呼应前面“提”笔画的作用,让其文字设计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最后,再用书法笔画和墨点来打破规整,让文字设计创作即理性又不感的同时又充满灵气。
这样经其设计后的字体既有对比又有协调,达到创作风格上的整体统一。
海报左下方的图片中浅叶克己的鼻险”行为,与“探险家”这三个字形成呼应,使得作品充满趣味且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让人过目难忘。
月就日夜,世界大宴会”海报 / 图10 字体边界辅助线示意孙雅洁绘制 / 图11 转折的笔画示意孙雅洁绘制将文字笔画粗细、长短、疏密、大小进行有节奏韵律的创作排列,使文字变成具有设计美感的图形。
在“十月九日夜,世界大宴会”,浅叶克己将电脑字体笔画进行统一的设计处理,使文字线条更加简洁,再加上具有浓淡变化的书法水墨笔画,配合左下角的印章一幅地道的书法作品。
他用了四条竖的辅助线,让左右走向的电脑笔画没有超出边界(图10),他还将电脑字体中弯曲的笔画变成画(图11),增强了文字的横平竖直感,特别是“月、九、夜、大、宴”这几个字的转折处,轻盈的线条加上硬朗的转折,使文字在之美。
他还特别注重撇的笔画处理,特别是水墨的撇笔画都进行了规律性的强调处理,增强了文字设计创作上的秩序美。
文化的精髓是日本平面设计不断进步的基石,日本平面设计将传统文化赋予现代设计以新的活力,向世界显示了其无与伦比的魅力本第三代优秀平面设计师,以字体设计独树一帜。
他充分挖掘文字的线性魅力,来表现字体设计的图形意味,并加入他个性化的表计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境,作品中每一处的精心设计,都是他在表达自己的创作主张和设计理念。
同时,由于字体设计的局限法、构成元素以及笔画结构上来做文章,使文字不仅具有传达信息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把文字变成图画来设计创作。
浅叶克己先生作时,使用水墨技巧融入电脑字体的表现手法,营造出一种东方文字特有的虚实关系,从而表达出设计者清雅和悠远的意境;用现法则来进行字体设计创作,强化点、面在线性的字体设计中的构成作用;并将字体笔画进行有规律的变化,将文字创作图形符号化具有个人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浅叶克己的设计作品在传统与现代、设计与艺术、字体与图形中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品之所以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桑沢デザイン研究所”,是一所私立的设计学校,位于日本东京都渋谷区,成立于1954年,由日本著名设计教育家桑泽洋子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