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案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案

第七单元.总复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6页的第1、2、3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准确地读、写千亿以内的数。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常用的长度,面积、重量和时间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并会改写简单的名数,会实行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个整、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时间单位韵空白表格,教学过程:一、复习十进制计数法和整、小数的读写1.十进制计数法。

教师出示空白数位顺序表,提问;“到现在我们学过哪些计数单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并说明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甜计数法;让学生看着数位顺序表,并提问:“计数单位和数位有什么区别?”再指名说一说整数的数级是怎样划分的,教师在数位顺序表下面相对应的位置写出数级,并提醒学生要熟记数位顺序表。

2.整数的读写法。

(1)整数的读法。

教师出示一个多位数,如20034003602,提问:“怎样读这个数?怎样读亿级和万级的数?每级数有零读数时应该注意什么?”然后再指定几个学生把整数的读法法则完整地说一说。

还能够进一步提问:“一个多位数右起第九位是什么位?第十二位是什么位?”让学生记熟,以便能较快地读数。

然后给出几个数,让学生实行读数练习。

(2)整数的写法。

教师;“谁能说一说整数的写法法则?写数时应该注意什么?”然后给出几个数,让学生写出来,再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3.小数的读写法。

(1)小数的读法。

(2)小数的写法。

4.比较整数与小数的读写法,教师:“通过以上知识的复习,请同学们想一想整数的读写法与小数的读写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也能够让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明确:小数中的整数部分的读写法与整数的读写法是相同的;不同之处是小数的小数部分不再分级读,也不再分节写,而是顺次读、写出每叶个数位上的数字。

5.巩固练习。

做练习四十二的第1、2题。

.注意第1题的第4小题读得是否准确,第2题的第3、4小题占位是否准确。

二、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意义。

教师出示几个小数,如0.208,4.025,0.0l米,0.001米等,让学生结合这几个小数说一说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小数的性质是什么?教师:“谁能说一说小数比较大小与整数比较大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数的小数部分怎样比较大小?”然后给出几道题,让学生做。

3。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师;“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再让学生说一说应用这些变化规律,把一个数扩大10倍、100倍、……;缩小10倍、100倍、……,小数点的位置各应该怎样变化。

4.循环小数,教师:“什么是循环小数?什么是有限小数、无限小数?”教师注意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循环小数这个概念.5.巩固练习。

做练习四十二的第3、4、5题,教师检查学生还存有哪些问题,以便即时纠正。

三、复习量的计量1。

常用的计量单位,2。

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3.巩固练习。

让学生做练习四十二的第6、7题。

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实行订正,课题二:复习整、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6页第4、5题,练习四十二的第8—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整、小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以及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实行整数、小数四则计算。

教学过程:1、复习整、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教师先出示下表.复习整数、小数加法的意义。

整数加法的意义是什么?小数加法的意义是什么?它们的意义相同吗?”学生回答后,再提问:“加法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然后让学生把书翻到第12页和84页,齐读一遍加法的意义。

教师把整数加法的意义写在表格内,在小数加法一栏内写上“相同”;并让学生在对比的基础上记住。

整数;小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指着表格提问:“整数减法的意义是什么?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吗"教师检查学生有没有不理解整、小数减法意义的,再让学生说一说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3.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么?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么?减法和加法之间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说,教师板书。

再提问:“利用这些关系,怎样验算加法和减法?”5.整、小数除法的意义。

“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除法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教师板书。

再提问:“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吗?”学生说完后,教师在表格内板书:“相同”。

6.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师:“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么?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么?除法和乘法之间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说,教师板书。

再提问:“利用这些关系,怎样验算乘法和除法?”二、复习小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1.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与整数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说完后,再提醒学生注意计算时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2.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先说一说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然后提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与整数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说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与整数的相同,不同的地方是小数乘法算出的积要点小数点。

再提醒学生注意点小数点时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比如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用零补位时,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应该有几位小数。

3.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小数除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要注意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另一种情况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照前一种情况实行计算。

三、课堂练习做练习四十二的第8—12题。

1.做第8题,指定4名同学到前面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2.做第9题,让学生独立做,教师了解绝大部分学生用多少时间做完这些题目。

3.做第10题,指定两名学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教师检查学生在保留两位小数时,百分位如果是零,有没有把零丢掉。

4.做第11题,让学生独立做。

订正时,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5.做第12题,让学生先在书上做,再实行集体订正。

订正时,每一道小题都让学生多发表意见,尤其是说法有错的题,要让学生说出为什么错了。

课题三:复习四则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6页第6、7题,练习四十二的第13—17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这些定律实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升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熟练水准。

教学过程:一、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1。

加法的运算定律。

教师,“加法有哪些运算定律?用字母怎样表示?”让学生说,教师板书田字母表示的形式。

3.加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4.乘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教师出示,8×34×25= 9×47+8×53=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让先做完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不用说出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再了解全班有多少学生没用简便算法计算。

然后让没有用简便算法计算的学生说一说,算得快的学生是怎样应用运算定律实行计算的。

二、复习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1、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提问:“什么叫第一级运算?什么叫第二级运算?”然后让学生看着式题说一说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在计算时,要先看题里有没有括号,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如果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再做第一级运算:如果只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算。

2、四则混合运算的一些简便算法。

3、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

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关键是怎样使用小括号和中括号。

三、课堂练习做练习四十二的第13—17题。

1.第13题,提示学生要先观察每道题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再填空。

每做一题要把运算定律写在题的后面。

2.第14题,让学生独立做。

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每道题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3.第15题,提示学生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实行计算。

订正时,抽出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根据什么实行计算的。

4.第16题,抽出两道小题,让学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奉上做;教师了解绝大部分学生的做题时间及出错的情况,以便再实行针对性的练习。

订正时,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应用运算定律实行计算的。

5.第17题,让学生先把判断结果填在书上,再指名说—说第2、3小题错在什么地方,怎样改正。

课题四:复习应用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6—178页第8——13题,练习四十二的第18—19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会解答比较容易的行程应用题。

教学过程:1.复习解答应用题的—般步骤。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解答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气上学生多说一说,教师板书。

然后教师把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完整地说一遍,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解答应用题时要经过哪些步骤,在每个步骤中应该怎样做。

尤其是在分析数量关系之后,确定算法、列算式时,要尽量用简便方法解答。

复习归一、归总应用题。

让学生打开书第176页,做第9题,指定两名学生到前面板演。

教师了解有多少学生分列式,有多少学生列综合算式。

然后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按照解答应用题的步骤解答的,怎样分析数量关系。

教师再按照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完整地讲—遍,说一说怎样列综合算式。

表扬列综合算式解答的学生,并鼓励分步列式解答的学生,以后要尽量列综合算式解答。

3。

复习行程问题,做第177页第1l题,指名读题,提问:“已知条件是什么? 问题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做。

4.课堂练习。

做练习四十二的第18、19题。

5.小结。

教师结合第19题的解答过程,再复述一遍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课题五:综合练习教学内容:练习四十二的第22—31题。

教学目的: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提升学生计算和解答应用题的水平。

教学过程:1.口算练习。

做第26题。

让学生把得数直接写在书上,教师把时间控制在4分半。

订正时,了解有多少学生没做完;有多少学生做完了,但错误率超过15%。

这些学生在口算上没有达到教学要求,要增强练习。

能够抽出几道题指名说一说口算方法。

2.笔算练习。

第27题,要检查学生在点小数点、移动小数点及验算方面还存有哪些问题,再实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补充练习。

第28题,先让学生独立做。

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还要检查有多少学生没有达到教学要求,对他们要增强辅导。

3.应用题练习。

第30题,让学生先独立做。

可能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列出算式,让学生再想一想怎样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