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心电图学
常见于有肺动脉疾患的病人(下图)。
④心房扑动: 房波规则,P波消失,代之以“F”波,“F”波 在II、III、avF导联清晰,波间匀齐相差不 超过0.02s,频率在240-430 bpm,AV传导 比例不定,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房室阻滞。
⑤心房颤动: P波消失,代之以“f”波,“f”波在V1和II导 较易识别,“f”波频率在350-600bpm ,RR 绝对不等,若合并完全性房室阻滞时可出
⑴窦性心律
窦性心动过速:心率高于100次/分。 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低于60次/分。 窦性心律不齐:P-P或R-R间期的差值大于0.12s。 窦性停搏:窦律中出现无P长间歇;长间歇不是
基本PP的整数倍;间歇过长时可能出现交界性逸 搏、室性逸搏,但很少出现房性逸搏,因心房与窦 房结可以同时受到同一种病变的抑制。
1.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波隐匿 窄/宽QRS 绝对匀齐 160-250bpm
(1) AVNRT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双径路 P'波隐藏在QRS中 多数160 -180bpm P-R跳跃≥50ms
(2)AVRT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隐性房室旁道 R-P'≥70-100ms 多数≥180bpm
室性早搏诊断要点
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呈宽大畸形,时限成人>0.12秒, 小儿>0.10秒,T波与QRS波群的
早搏之前无与其相关的P波; 逆行性P‘波可能位于QRS波群之后,RP’>0.20秒; 早搏的QRS波群形态在同一导联相同,且配对时间
相等,为单源性室性早搏;如早搏的QRS波群形态 为固定的2~3种类型,且配对时间不等,则属于多 源性室性早搏,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代偿期呈完全性
五、扑动和颤动
(一)心房扑动和颤动机制 房颤—未阐明 多个大小不规则折返环? 房扑—基本阐明 大折返环
心电图特点 Βιβλιοθήκη .房扑F波 规则大锯齿波 无等电位线 240-350 bpm 房室传导规律 2:1 4:1 相对规则 心室律相对齐
心房扑动
心房扑动41传导
II、III 、avF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
代偿期多完全。
交接区早搏
四、异位心动过速
机制 三 类: 折返性、自律性↑、触发性 两 类: 阵发性 非阵发性—加速性自搏心律
心电图特点 阵发性 三个以上 异位起源 ≥150bpm 突发突停 早搏起始 加速性自搏心律 快于逸搏心律/慢于阵发 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
2. 室性心动过速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T 宽/畸型QRS > 0.12” 切迹 不均齐 多数≥150bpm 特发性VT 均齐 室房分离(50%) 心室夺获(30%) “正常化”的QRS波 心室融合波
注意鉴别诊断 3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 P507
室性心动过速
三、期前收缩/早搏
心电图共同特点 主动提前发生 代偿间歇 联律间期
1.房性早搏 提前出现P'波 下传或不下传QRS 2.室性早搏 提前出现宽大畸型QRS波 无与之有关P波 3.交界区性早搏 提前出现QRS波 P'波在QRS前中后
房性早搏诊断要点
提早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偶可呈逆 行型;
室性早搏
连发(三个)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二联律
室性早搏三联律
室性早搏四联律
间位性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R on T
多源室性早搏
交界性早搏诊断要点
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形态正常或因室内差 异性传导而发生畸形;
逆行性P’可能位于QRS波群之前(成人PR 间期<0.12,小儿≤.10秒,或与窦性PR 间期相差较大),其后(RP、间期<0.20秒), 或埋没于QRS波群之中而不易辨认;
现RR间期相等
⑶交界性心律: 起搏点在房室结,下传心室时逆传心房, P波在II、III、avF导联常倒置,可以埋藏 于QRS波中不可见,也可QRS波之后, QRS波与窦性心律时相似。结性心律频率 40-55bpm,快于此范围称交界性心动过速
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有房室折返和房室结折返两种,前者发生机制为房室旁路参 与,后者发生机制为房室结双径路。心率通常在160220bpm。P波规律出现,可以埋藏于QRS波中而不可见, 也可能跟随在QRS波之后(多为倒置的逆行P波,如下 图)。QRS波可稍有不齐。
窦性停搏 P503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
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在发热、运动之后心率亦无 明显增加,注射阿托品后心率不能增至90次/分, 并伴有窦性停搏及/或窦房阻滞等;
心房应激性增加,出现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如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纤颤等;
上述的心动过缓与心动过速可交替出现。 伴有或不伴有交界性逸搏。当房室交界组织同时
受累时不会出现交界性逸搏,称为双结病变。
⑵房性心律:
①冠状窦心律 P波规律出现,但在II、III、avF导联P波倒置
②心房内游走心律: P波形态各不相同,直立和倒置出现在同一导联内。
③房性心动过速: P‘波形态与窦P不同,心率常在100-150次/分之间。P’波形 态各异,P‘- P’、 P‘-R不等者称为 “多形性”或“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P‘R间期一般正常,也可延长(房室干扰现象),偶 可短于0.12秒;
早期的P‘波有时下传受阻,P’波后无QRS波群, 称为受阻型的房性早搏;
早期的P‘波后继的QRS波群时间、形态正常,或 呈室内差异性传导;
代偿期多不完全性。
房性早搏
连发房性早搏
房性早搏二联律
房性早搏未下传
房早伴差异性传导
诊断学 心电图学
electrocardiogram ECG
一、ECG的心律诊断
窦房结--经传导束--心房和心室 心电图上:P、QRS、T 时限和相互间的间期在一定的范围内 当心脏激动的起源和/或传导异常时即出现
心律失常,心电图上会出现相应的改变。
二、 室上性心律: ⑴窦性心律
P波规律出现,后面跟有QRS波群,P-P间隔相等。 通常P 波的振幅在II导联和V1导联最高,Ⅰ、II、 avF 、 V4-V6导联P波直立,心率在60-100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