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移动电子商务》课程标准课程编码:适用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学时:52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翟玉新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授课单位:现代服务系2017.91.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本课程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所规定的专科层次高等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并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 号)精神、教育部教学标准、人社部职业标准对《移动电子商务》课程的要求、电子商务企业调研分析结果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制定。
编写本课程标准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电子商务营销型人才的培养。
2.课程的性质与作用2.1课程性质《移动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前沿型课程,该课程是依照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与电子商务行业实际需求设置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着眼于电子商务的前沿领域,既强调对移动电子商务基本理论的掌握,更强调对移动电子商务的运营、网站搭建、移动营销等技能的实际运用,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实用性和操作性。
2.2课程作用本课程以培养移动电子商务营销型人才为目标,以移动电子商务下的营销技能为主线,以最新的营销案例为切入,以情境任务贯穿始终,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移动电子商务营销、微博营销、微信营销和无线淘宝营销等相关知识和技能,锻炼学生实践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自主创新的能力。
3•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4.1课程目标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移动电子商务相关岗位及岗位工作任务,了解和掌握移动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和核心内容,使学生对移动电子商务的理论体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对在移动电商中开展营销活动的原理和特点、环境与方法、工具和手段、目标与实施控制等相关内容,得到全面的领会和感性认识,并掌握开展移动电子商务实践和营销的操作与技巧。
4.2课程具体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前景,掌握移动电子商务营销传播方式;2. 了解O2O 平台,掌握O2O 平台营销的方法;3了解移动端微博、微博营销的概念、特点以及与PC端的区别;4. 掌握移动端微博营销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技巧;5. 掌握微信支付、微信红包、微信卡券的使用方法;6. 掌握移动数据通信、移动搜索、移动办公、移动广告的基本形式与主要作用;了解微信营销的概念及商业价值;7. 掌握无线店铺推广和营销的工具及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1. 具有选择移动电子商务营销传播方式的能力;2. 具有进驻020平台并进行020营销的能力;3. 能用移动产品或者电脑成功注册微博账号,能在微博上发布图片、文字等微博内容,能对微博进行准确定位并开展微博活动;4. 具有进行移动搜索引擎营销优化的能力;5. 会对微信支付、微信红包、微信卡券的使用操作;6. 能通过手机专享价、无线直通车、关联搭配、二维码和互动营销工具进行店铺推广与营销;7. 能通过无线运营中心设计并装修无线店铺的首页及其他页面并进行店铺推广。
素质目标:1. 具备基本的电子商务企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和判断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解决企业的主要问题,尤其是移动商务营销方面的问题,具有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 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坚持原则、保守秘密、勤奋敬业、谨慎细致、务实高效、团结协作的职业态度;3. 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风险意识4.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有持续学习的能力5. 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6•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框架可修改编辑可修改编辑项目二:移动电商营销任务二:二维码营销知识目标:1•掌握移动电商下的020概念、优势、条件等;2. 掌握移动二维码营销的基本思想;3. 掌握移动搜索引擎与传统PC 的区别与联系。
能力目标:1•具备进驻020平台并进行020营销的能力;2. 具备制作简单二维码的能力;3. 具备进行移动搜索引擎营销优化的能力。
学习内容:1•移动电子商务020 ;2二维码营销;3移动搜索引擎营销。
训练内容:1进驻020平台,制定移动020营销策略;2.制作一个简单的二维码并进行二维码营销。
1. 工作页;2. 移动电商营销任务单;3. 移动电子商务020应用平台、微商城系统。
6教学方法:宏观: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讨论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等。
媒介资源:教材;自编讲义课件;网络资源手册。
在移动电子商务实训室进行:1•按照移动电子商务实践教学要求进行实训室配置。
实训场地布置为4个区域:学习资讯区、计划讨论区、工作区及成果展示区,每个区域应配备相应实施设备;2. 实训设备应配备30套以上(每人一套);3. 工作环境中明示工作规范及工作职责;4. 提供学生上网设备。
考核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考核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
考核内容:考勤、问答、)项目实施过程及结果、项目总结、期末考试、7s等。
可修改编辑可修改编辑可修改编辑可修改编辑项目四:微信营销任务一:微信的建立与使用知识目标:1•掌握微信支付功能开通、功能特点的相关知识;2. 掌握商家开通微信红包功能,创建和发送红包的相关知识;3. 掌握微信卡券功能开通、设置门店信息以及卡券投放和核销的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1•具备商家微信支付功能的开通能力;2. 具备创建商家和发送现金红包的操作能力;3. 具备商家微信卡券创建和投放的能力。
学习内容:1. 微信营销的概念及商业价值;2. 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3微信支付、微信红包、卡券、小店。
训练内容:1注册微信账号;2.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的注册及运用;3微信支付、微信红包、微信卡券的使用。
1. 工作页;2. 微信营销任务单;3. 微信公众平台、微商城系统。
6教学方法:宏观: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讨论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等。
媒介资源:教材;自编讲义课件;网络资源手册。
在移动电子商务实训室进行:1•按照移动电子商务实践教学要求进行实训室配置。
实训场地布置为4个区域:学习资讯区、计划讨论区、工作区及成果展示区,每个区域应配备相应实施设备;2. 实训设备应配备30套以上(每人一套);3. 工作环境中明示工作规范及工作职责;4. 提供学生上网设备。
考核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考核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
考核内容:考勤、问答、项目实施过程及结果、项目总结、期末考试、7s等。
精品7. 教学基本条件7.1对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7.1.1 团队规模:基于每届4 个教学班的规模,要求专兼职教师6人左右,且职称及年龄结构合理,专业互补性强;该团队要求为“双师型”教学队伍,主讲教师和骨干教师要求有企业培训或实践经历。
7.1.2课程负责人要求:能够把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培养规格等,熟悉本课程在专业课程开设中地位及作用,对本课程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具有扎实的移动电子商务的理论及实践基础,深刻理解高职教育规律,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近三年主讲此门课程不少于2 轮,教育效果好的“双师型”教师。
7.1.3教师能力要求:(1)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得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视野开阔,知识储备丰富,知识更新能力强;(3)懂得高等职业教育规律,能较好的开展教学工作;(4)取得高等职业教师资格证书。
(5)在教学实施时,按照实际项目开发过程,全程开展一体化教学,不再单独安排理论课和实训课。
7.2对教学硬件环境的基本要求实施《移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校内实训条件硬件环境必须应具备以下条件:(1)移动商务营销实训室(100 平米);(2)配置成套实训设备30套(1人/ 套,标准班30人);(3)实训场地布置为4 个区域:学习资讯区、计划讨论区、工作区及成果展示区,每个区域应配备相应实施设备。
7.3对教学资源的基本要求(1)教材《移动电子商务》主编:王红蕾;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精品书号:9787111509851(2)网络信息资源;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和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①i 博导学习网:http://www.ibodao.eom/Video/info/id/8051/cid/146.html②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官方网站/③北京中鸿网略教育技术有限公司/(3)教学资源平台;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建议加强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教学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教学资源利用效率。
(4)自编讲义;(5)教学光盘、课件;8. 其它说明8.1学生学习基础要求(1)具备的知识:电子商务理论知识,网络营销知识,商品拍摄和处理知识,微博、微信、淘宝知识;(2)具备的能力:电子商务的操作技能;互联网搜索、互联网沟通交流能力;商品拍摄和处理的能力;网络营销策划能力。
8.2校企合作方式(1)产学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2)建立一支适合本专业的、稳定的、开放性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合一、课堂教学与生产现场教学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8.3考核评价8.31评价的目的精品从注重甄别转变为注重激励,诊断与反馈;8.32评价的模式(1)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与考核结合;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
(2)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3)进行多元性的评价,结合引导作业、作品展示以及小组考核进行评价,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组内评价与教师整体考核相结合。
(4)既注重学生在项目作业中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又注重创新、团结合作、全面综合能力的考核。
8.33考核与评价主要内容(1)考核与评价方式①理论考核(笔试)②过程考核(任务实施过程)③结果考核(任务完成情况)④任务工单填写(填写的规范性、完整性、正确性)(2)考核与评价内容:①理论考试,占30%;②任务实施过程过程和结果考核(任务书、作业单、工艺单、检验单)的评价占40%;③任务实施过程中7S考核,占15%;④任务工单填写(填写的规范性、完整性、正确性)占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