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古诗文诵读与人文素养培育的研究”课题工作计划
(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
指导思想:以开展古诗文诵读,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高起点、高质量办学的立足点,着力培育“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特色。
阶段目标:
1、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总目标,继续创新工作。
2、对课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
3、课题结题,并拟订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继续实践的延续计划。
一、扎实开展常规工作。
1、周一唱诗。
要求教师与学生同学同唱,并提前一周让学生唱熟古诗。
在中午时间里,能引导学生跟着音乐复习吟唱。
2、周二学古诗。
(1)要让学生学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教师要多花时间钻研教材,认真教学。
(2)开辟班级诗文园地,让“每周一诗”上墙。
(3)要在生活中引导学生见景吟诗、见无吟诗、表情吟诗、叙事吟诗,增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升华对生活的认识。
(4)要让学生在习作中运用古诗文,给诗句赋予一种新的表达内容和感受,从诗句原有的意境中跳出来,从更新、更广的角度去理解、感悟古诗文。
3、周三制作诗文卡。
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自己对诗的感悟表现出来,精心设计。
因时间较短,来不及制作的可留到课后,但必须保证每周一首。
同时,注意诗文卡的交流与传阅,以求共同提高。
4、周四创作诗。
要大胆让学生尝试,不光要利用好这二十分钟,更要充分利用
语文课,让学生由模仿到创作,写出有童趣的作品来。
5、周五创作诗交流。
课题组既要重视抓好周五全校性的诗文广播交流,又要重视抓好各班级内的交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这学期,我们将继续为创设浓郁的人文环境、为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而努力。
对校园诗文专廊定期更新;开设涂鸦园地;班级诗文园地、学生诵读卡等进行定期检查。
三、开展快乐诗文活动。
1、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以班级为载体,开展“古诗伴我行”的主题活动。
2、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从三年级起,完成“古诗文”项目作业。
3、与美术学科相结合。
一方面美术教师要把握课题精神,适当增添古诗文意境画的指导,每两周上好一堂画诗课。
每月展览一次优秀诗画作品。
五月中旬,开展一次全校性的画诗比赛。
4、与音乐相结合。
每周上一堂唱诗课,“六一”展示优秀诗歌表演。
5、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开展“见面送首诗”活动。
每天早起晚安送父母一首诗。
6、与“情趣作文”课题相结合,开展“给诗人的一封信”活动,让学生寻找诗人的足迹,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成才故事或悲凉的人生,写出对诗人精神境界的感受认识和鉴赏评价,从而既增张了知识,又提高了写作能力。
四、开展古诗文吟诵、欣赏活动。
1、“馨竹诗社”正常开展活动,并吸收低年级学生,引导进行儿童诗的创作,准备迎接校艺术节中的“命题创作诗大赛”。
2、开展诗文欣赏讲座。
三月:顾惠芬、钱红霞;四月:万一琴、姚志娟;五月:吴静娟、张华琴;六月:万莺燕、房丽丽
四、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
分年级,上好古诗教学研究课
低年级:胡芝芬、费菊媛(王燕负责)
中年级:盛惠娟、张华琴(万莺燕负责)
高年级:杨新艳、高亚媛(吴琴玉负责)
五、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
1、邀请市舣舟诗社谢孝庞老师来我校做“古诗创作”讲座。
2、开展“唐诗、宋词知多少”的研究课题。
行事历:
二月: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
2、做好课题组的各项常规工作。
三月:
1、教师“古诗创作”讲座。
(谢孝庞老师)
2、低年级课堂教学研究课。
(王燕负责)
3、六年级古诗文欣赏讲座。
(顾惠芬、钱红霞)
4、学生“古诗文”项目作业。
(三至六年级)
5、班级诗文园地检查。
(各班中队长)
6、班级创作诗版面交流。
(六年级)
四月:
1、班级创作诗版面交流。
(五、四年级)
2、四年级古诗文欣赏讲座。
(万一琴、姚志娟)
3、中年级课堂教学研究课。
(万莺燕负责)
4、开展“古诗伴我行”的主题活动。
五月:
1、高年级课堂教学研究课。
(吴琴玉负责)
2、三年级开展诗文欣赏讲座。
(万莺燕、房丽丽)
3、开展一次全校性的画诗比赛。
4、迎接校艺术节中的“命题创作诗大赛”。
5、班级儿童诗版面交流。
(三、二年级)
6、开展“给诗人的一封信”写作大赛。
六月:
1、收集、装订“学生习作中运用古诗文”的合订本
2、诗文卡的交流
3、古诗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的收集。
4、背诗大王擂台赛。
5、课题组成员会议,总结工作,表彰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