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考试大纲会计学专业《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考试大纲第一部分有关说明(一)考核对象: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会计学专业的学生。
(二)考核形式:本课程期末考试的形式为闭卷笔试。
(三)考核依据:本课程期末考试命题以本考试大纲和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刘永泽、陈立军主编的《中级财务会计》教材为依据。
(四)考试要求: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牢固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说明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据此,本课程的考试着重基本知识考查和应用能力考查两个方面,包括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
各层次含义如下:识记:指学习后应当记住的内容,包括概念、原则、方法的含义等。
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并能表达其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能够分析和说明相关问题的区别与联系。
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指能够用学习过的知识分析、计算和处理涉及一两个知识点或多个知识点的会计问题,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
(五)试题类型及结构。
本课程期末考试的试题类型有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题、简答题、计算业务处理题。
在一份试卷中,各类型题目的分数比例为:单项选择20%,多项选择10%,判断10%,简答10%,计算业务处理50%。
(六)其他说明。
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120分钟,考试时可以携带计算工具。
第二部分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第一章总论【考试内容】第一节财务会计及其特点一、财务会计特征二、财务报告目标三、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四、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第二节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一、会计的基本假设二、权责发生制第三节财务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一、权责发生制原则二、配比原则三、历史成本原则四、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第三节财务报告要素一、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二、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
【考核要求】1.财务会计的特点理解:企业财务会计的三个基本特征2.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及对信息的需求理解: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当局、企业职工和政府部门等不同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
3.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识记:会计要素、会计要素确认、会计要素计量、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的含义。
理解:(1)会计要素的意义;(2)会计要素确认的标准。
4.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理解:可理解性、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含义及其意义。
第二章货币资金【考试内容】第一节现金一、现金的管理二、现金的核算三、现金的清查。
第二节银行存款一、开立和使用银行存款账户的规定二、银行存款的核算三、银行存款的核对四、银行转账结算。
第三节其他货币资金一、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二、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考核要求】1.货币资金管理识记:(1)货币资金的含义;(2)货币资金的范围。
理解: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2.库存现金理解:库存现金和备用金的管理应用:(1)库存现金盘点的会计处理;(2)备用金的会计处理。
3.银行存款理解:(1)银行存款的管理。
应用:(1)银行存款收付的会计处理;(2)银行存款的核对。
4.其他货币资金识记: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应用:其他货币资金的会计处理第三章存货【考试内容】第一节存货及其分类一、存货的概念与特征二、存货的确认条件三、存货的分类第二节存货的初始计量a)外购存货的采购成本与账务处理b)自制存货入账成本与账务处理c)委托加工存货入账成本与账务处理d)投资者投资入存货入账成本与账务处理e)接受捐赠取得存货的入账价值与账务处理第三节存货发出的计价一、存货成本流转假设二、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三、存货发出的会计处理。
第四节计划成本法与存货估价法一、计划成本法二、存货估价法。
第四节存货的期末计量一、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含义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三、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第五节存货清查一、存货清查的意义与方法二、存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考核要求】1、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识记:(1)存货的含义;(2)存货的种类;(3)存货的取得方式应用:处理(1)外购存货的初始计量及其会计处理;(2)自制存货的初始计量及其会计处理(3)委托加工存货的初始计量及其会计处理;(4)投资者投入存货的初始计量及其会计处理。
2、存货发出的计价识记:存货成本转假设应用:(1)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均法。
(2)发出原材料的会计处理;(3)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价值摊销方法及其账务处理。
3、计划成本法与存货估价法理解:(1)计划成本法核算程序;(2)毛利率法和零售价法。
应用:(1)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购销核算;(2)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与核算。
4、存货的期末计量识记: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含义理解:(1)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2)存货减值的判断依据应用: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
5、存货清查应用:存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会计处理第四章金融资产【考试内容】第一节金融资产及其分类一、金融资产的内容二、金融资产的分类第二节交易性金融资产一、交易性金融资的初始计量二、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收益的确认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四、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
第三节持有至到期投资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二、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利息收入的确认三、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处置与重分类第四节贷款和应收款项一、贷款和应收款项概述二、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
第五节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持有收益的确认三、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四、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处置。
第六节金融资产减值一、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二、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考核要求】1.交易性金融资产识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含义理解: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确认与计量应用: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购入、出售前的现金股利或利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价以及出售的会计处理。
2.持有至到期投资识记: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含义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确认与计量应用: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购入、持有期内投资收益的确认与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收回投资的会计处理。
3.贷款和应收款项识记:应收票据的含义及种类;应收账款的含义;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的含义理解:应收账款的性质与范围;应收账款的确认与计量。
应用:(1)收到应收票据和票据到期的会计处理;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
(2)应收账款发生与收回的会计处理(3)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的会计处理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识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含义理解: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确认与计量应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购入、期末计价与减值及其出售的会计处理。
5.金融资产减值识记: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理解: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应用: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的计量及其账务处理;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计量及其账务处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及其账务处理。
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考试内容】第一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原则二、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三、以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第二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一、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第三节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一、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二、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
第四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二、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的会计处理。
【考核要求】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识记: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原则。
理解: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
应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账务处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
2.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识记: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含义应用:(1)成本法下投资收益、收回投资的会计处理;(2)权益法下投资损益的确认与计量,收回投资的会计处理;3.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识记: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的原因理解:应用:成本法与权益法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
4.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识记:理解:应用: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的会计处理第五章固定资产【考试内容】第一节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一、固定资产的含义及特征二、固定资产的分类三、固定资产的计价标准。
第二节固定资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一、固定资产的确认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第三节固定资产后续计量一、固定资产折旧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第四节固定资产处置一、固定资产处置的含义及业务内容二、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
【考核要求】1.固定资产概述识记:(1)固定资产的含义;(2)固定资产的特征;(3)固定资产的分类。
理解:固定资产的计价标准。
2.固定资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识记: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应用:(1)购置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2)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3)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盘盈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3.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识记:固定资产折旧的含义及性质理解:(1)影响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因素;(2)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应用:(1)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2)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
4.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识记:(1)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含义;(2)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分类。
理解: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
5.固定资产处置理解:固定资产处置的含义及业务内容。
应用:(1)固定资产出售、报废的会计处理;(2)固定资产盘亏、毁损的会计处理。
第七章无形资产【考试内容】第一节无形资产概述一、无形资产的含义及特征二、无形资产的分类三、无形资产的确认。
第二节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一、外购的无形资产二、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无形资产四、债务重组取得的无形资产。
第三节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与计量一、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二、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与计量的原则三、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账务处理。
第四节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一、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二、无形资产摊销方法三、无形资产摊销的账务处理。
第五节无形资产的处置一、无形资产的出售二、无形资产的报废。
【考核要求】1.无形资产概述识记:(1)无形资产的含义;(2)无形资产的特征;(3)无形资产的内容。
理解:无形资产的分类和无形资产的确认。
2.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识记:无形资产取得的渠道应用:外购无形资产、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3.内部开发费用的确认与计量识记: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理解: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与计量的原则应用: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账务处理4.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理解: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确定的原则;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用:无形资产摊销的账务处理5.无形资产的处置应用:无形资产摊销出售、报废的账务处理第八章投资性房地产【考试内容】第一节投资性房地产概述a)投资性房地产的性质b)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c)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