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模块语言表达和运用考点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点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知识点1:实词辨析——区分不同语素和使用对象【词语/词汇】“词语”,指词和词组,字眼。
“词汇”,指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词和固定词组的总称,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也指一个人、一部作品或一个领域所使用的词和固定词组,如鲁迅的词汇、《红楼梦》的词汇。
[2014.江西卷.T3.(1)]时下,概括中国教育病症最流行的词语..莫过于“应试教育”。
网络词汇..是一种在互联网上使用的特殊语言或文字,是伴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而产生的。
【处置/处治】“处置”,动词,处理;发落,惩治。
对象一般是物。
“处治”,动词,处分;惩治。
对象一般是人。
(2013.北京卷.T3.②)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侧翻事故,交通、消防等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处置..。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步伐的加快,那些触犯法律、通过网络散布谣言恶意中伤他人的人将受到处治..。
【传颂/传诵】“传颂”,动词,辗转传布颂扬,如“全村人传颂着他英勇救人的事迹”。
“传诵”,动词,有两个义项:一是辗转传布诵读,如“这首诗曾经传诵一时”;二是辗转传布称道,如“他的名字在民间广为传诵”。
千百年来,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被我国人民广泛传颂..,艺术家曾以多种形式表现过他。
普希金的许多抒情诗感情真挚,给人以温暖和鼓舞,成为人人传诵..的名作。
【抵消/抵制/抵御/防御】“抵消”,动词,两种事物的作用因相反而互相消除,如“两种药力相互抵消”。
“抵制”,动词,阻止某些事物,使不能侵人或发生作用,如“抵制不正之风”。
“抵御”,动词,抵挡,抵抗,如“抵御风沙侵袭”。
“防御”,动词,抗击敌人的进攻,如“不能消极防御,要主动进攻”。
(2014.重庆卷.T2.①)再全面的维生素补充剂对健康的弥补作用也不能抵消..膳食结构不合理带来的损害。
想要保持健康,更重要的是维持饮食的平衡以及适度运动。
(2014.重庆卷.T2.④)现实生活中没有法外之地,互联网同样没有。
查处淫秽网站,抵.制.网络暴力,是净化网络环境的需要,更是建立法治社会的需要。
(2014.重庆卷.T2.②)在自然环境中怎样才能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呢?与松树共生,就是杨树通过长期自然演化选择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
(2014.重庆卷.T2.③)有些人严重缺乏安全感,他们把说谎作为一种自我防御..手段,总是下意识地保护自己,不愿自己的任何行为和心思被人知道。
【点染/渲染】“点染”,动词,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也比喻修饰文字。
“渲染”,动词,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也比喻夸大地形容。
画家画完了突起的峰峦,又在其间点染..了数株绿树。
(2013.湖北卷.T3.①)宋人画雪常不用铅粉,只是把背景用墨衬黑,一层层渲染..,留出山头的白,树梢的白,甚至花蕾上的白,虚实映衬,意境悠远。
【反应/反映】“反应”有四个义项:一是动词,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变化,如“对方射门太突然,守门员没有反应过来”;二是动词,化学反应;三是动词,原子核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化,如“热核反应”;四是名词,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反映”有四个义项:一是动词,物体的形象反着映射到另一个物体上,如“白塔反映在湖面上”;二是动词,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如“小说反映了社会生活”;三是动词,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如“他反映的情况属实”;四是动词,通常指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
(2014.山东卷.T3.①)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反应..之强烈,出乎意料。
当地居民反映..万庄村地下频传震动声长达三个月,村民因此受到惊吓,房屋也被震裂。
【高妙/高明/高深】“高妙”,形容词,高明巧妙。
“高明”,形容词,(见解、技能)髙超;名词,高明的人。
“高深”,形容词,水平高、程度深(多指学问、技术)。
(2015.重庆卷.T2.B)东方白鹳是一种体态优美的大型涉禽,其羽毛亮如白雪,腿脚鲜红艳丽,覆羽和飞羽黑中闪亮。
白、红、黑结合得如此高妙..,令人惊叹。
(“高妙”用于此处,使用对象错误。
)国美入驻当当网的电器城,是一步非常高明..的棋。
对我个人而言,与其讨论关于时间旅行的悖论,不如探索人类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至于哲学、物理学和其他高深..的学科,留给真正有爱因斯坦潜质的人吧。
【宏大/洪大】“宏大”,形容词巨大,宏伟。
“洪大”,形容词,(声音等)大。
(2015.山东卷.T2)浙江云和梯田,虽然不及云南元阳梯田、广西龙胜梯田那般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但却玲珑纤巧,别有特色。
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积聚/积淀/积存】“积聚”,动词,(事物)逐渐聚集。
着重在“聚集”。
“积淀”有两个义项:一是动词,积累沉淀;二是名词,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
着重在“沉淀”。
“积存”,动词,积聚储存。
着重在“储存”。
春天来了,李老汉积聚..一些钱准备去买一些谷种。
(2015.江苏卷.T1)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积淀..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对于积存..账户内的黄金余额,客户可以选择赎回获得货币资金或按商业银行相应黄金产品的实有规格提取黄金实物。
【结余/节余/盈余】“结余”有两个义项:一是动词,结算后余下;二是名词,结算后余下的钱、物等。
着重强调“结算后”。
“节余”有两个义项:一是动词,因节约而剩下;二是名词,指节余的钱或东西。
着重强调“节约”。
“盈余”有两个义项:一是动词,收人中除去开支后剩余;二是名词,收人中除去开支后剩余的财物。
着重强调“开支后剩余”。
他收入不多,但每月都有结余..。
(2015.浙江卷.T3.B)在外打拼数十年后,他回到了家乡,用省吃俭用的结余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拳拳爱心。
(此处“结余”使用错误,应该用“节余”) 2015年韩国国家财政总收入为328.1万亿韩元,总支出为319.4万亿韩元,出现8.7万亿韩元的顺差。
这是韩国国家财政自2012年开始连续出现赤字以来,首次转为盈余。
【精细/精确】“精细”,形容词,有两个义项:一是精密细致,二是精明细心。
侧重于“细致、细心”。
“精确”,形容词,非常准确,非常正确。
侧重于“准确、正确”。
(2014.天津卷.T3)中国文人对审美具有精细..的感知力,他们可以在安然怡悦中凝神谛听鸟翼几乎无声的扑动,还有花瓣蔌簌飘落的声音。
科学家认为要想让时钟走得更加精确..,我们就应该使用原子钟技术,并将其放入太空中。
【蔓延/曼延/漫延】“蔓延”,动词,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如“火势蔓延”“茲延滋长”。
“曼延”,动词,连绵不断,如“群山曼延”“曲折的羊肠小道一直曼延到远方”。
“漫延”,动词,有两个义项:一是水向周围扩展,如“洪水漫延”;二是曼延,如“沙漠一直漫延到遥远的天边”。
(2014.山东卷.T3•②)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蔓延..。
小石路在山间曼延..向前,直到山下的小村子。
山洪暴发,急流滚滚,大水一下子漫延..到了家门口。
【徘徊/踟厨/彷徨】“徘徊”,动词,有三个义项:一是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二是比喻犹疑不决;三是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
“踟蹰”,形容词,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彷徨”,动词,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2015.江苏卷.T1)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徘徊..。
《诗经•邶风.静女》中的“搔首踟厨..”一句将男子挠着头来回走的着急情态刻画得非常形象。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出来的,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纠缠于概念,糾缠于主义,各种各样的争论,使大家非常彷徨..,非常混乱。
【品味/品位】“品味”有四个义项:一是动词,尝试滋味,品尝;二是动词,仔细体会,玩味;三是名词,(物品的)品质和风味;四是名词,格调和趣味。
“品位”,名词,有三个义项:一是官吏的品级,官阶;二是矿石中有用元素或有用矿物含量的百分率,百分率越大,品位越高;三是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
他经过细细品味..,才明白了那句话的含意。
随着时代的变迁,“土豪”一词已经从政治意义上的贬义词,转化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分层与贫富差距的一种直白写照,同时也涉及文化意义上的精神品位..价值取向。
【情调/情趣】“情调”,名词,思想感情所表现出来的格调,事物所具有的能引起人的各种不同感情的性质。
“情趣”,名词,有两个义项:一是性情志趣,二是情调趣味。
如果真想找一个有情调..的地方,品尝一道美食、一杯香茗带来的淡雅与闲适,感受老香港的韵味……隆涛院绝对是您的不二之选!(2015.天津卷.T3)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情趣..。
【期间/其间】“期间”,名词,(某段)时期里面。
“其间”,方位词,有两个义项:一是那中间,其中;二是指某一段时间。
“期间”不能单独充当时间状语,使用时前面必须添加修饰语,如“在此期间”“这期间”“长假期间”等;“其间”可以单独使用,其前无须添加任何代词或修饰语,因此“那其间”“这其间”“在此其间”等用法都是错误的。
春节期间..,山西省各级公安机关精心部署,广大公安民警坚守工作岗位,通过严格落实各项安保措施,圆满完成了春节安保任务。
②(2013.山东卷.T3.B)大学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他换过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专业学习。
【熔化/融化/溶化】“熔化”,动词,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变为液体。
“融化”,动词,(冰、雪等)变成水,一般指自然环境下的物态改变溶化”,动词,(固体)溶解,如“砂糖放在热水中就会溶化”;也可指(冰、雪等)变成水,此时同“融化”。
(2013.北京卷.T3.③)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
当电路里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熔化..,从而切断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
近日气温明显回升,山东黄河封河段冰凌逐步融化..,至12日,东营市垦利县王院村险工附近最后一段封河顺利开通,全线平稳开河。
肥皂一经使用,便会逐渐溶化..,甚至消失殆尽,但在这之间,却能使被洗物尽涤肮脏。
【色彩/色泽/色调】“色彩”,名词,指颜色,也比喻人的某种思想倾向或事物的某种情调。
“色泽”,名词,颜色和光泽。
“色调”,名词,指画面上表现思想、情感的色彩及色彩的浓淡,也比喻文艺作品中思想感情的色彩。
太阳渐渐从西方落下,天边出现了彩霞,色彩..斑斓的霞光映在了湖面上。
扬州炒饭形态上要达到米饭颗粒分明,晶莹透亮;色泽..上要做到红绿黄白橙,明快、谐和;口感上要咸鮮、软硬适度,香、润、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