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成语复习策略
中考成语复习策略周岚汉语词汇丰富,表意准确、细腻,而成语又是汉语中的精粹,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句,结构匀整,含义丰富,风格高雅,有很强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中考一直把成语作为语文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综观历年中考,成语考查题型简单概括如下:1.据拼音写出成语或找出成语中的错别字;2.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或根据具体的语境解释成语;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4.判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恰当;5.运用成语造句;6.根据提示写出某一类型的成语。
无论用哪种形式考查,要做到应对自如,准确把握词义是关键,也就是说,平时做好积累,夯实基础,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成语作为中考复习的一个专题,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训练积累。
一、以课本为根本,夯实基础知识选入语文课本的文章,文质兼美,用语规范,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
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对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成语进行分册整理,这一项工作强调要做细、做实。
具体要求如下——1.对成语中容易读错的字要注明读音,如“吹毛求疵(cī)”“汗流浃(ji)背”等。
2.对成语中容易写错的字或形似字要注意区分,如“再接再厉(励)”“好高骛远”“趋之若鹜”等。
3.对成语中的重点字及整个成语的意思要准确理解,同时注意成语的褒贬色彩及适用范围,注意同义成语的辨析,尤其要注意对那些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的正确理解。
如“人声鼎沸”“始作俑者”“巧夺天工”“鬼斧神工”“目无全牛”“文不加点”等。
二、多渠道积累成语,分门别类做好整理1.课堂积累。
每节课前由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写下两个成语,然后向全班同学讲述成语故事并解释这个成语的意义及用法,其余同学边听边记。
粗略估算一下,如果坚持做下来,每周可积累10条左右,一个学期就是200多条。
把这些平时积累下来的成语,利用自习课或阅读课时间多读一读,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见得多了,自然就会用了,但关键要持之以恒。
2.广泛积累。
在平时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对报刊、资料中的一些成语,尤其是一些新词的使用要注意搜集。
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需要查阅的资料类别,让他们利用网络资源查阅资料。
学生平时会接触到大量的学习资料、试卷,这些资料上的成语练习题都是比较典型的,要求学生查出它们的意义及用法,做好整理。
三、适当组织语文活动,交流共享利用语文活动课,组织适当的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热情,活跃学习气氛,既达到交流的目的,又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和学以致用。
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如成语竞猜、成语接龙、成语故事比赛等。
总之,成语作为中考的一个测试内容,必须下工夫搞好复习。
多积累,多运用,功到自然成。
(作者单位: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雪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