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材料内容格式以加快邮件传递时限为中心优化作业流程推进干线提速确保邮件全程时限管控工作取得实效——乌鲁木齐邮区中心局优化作业流程加快邮件时限经验介绍材料乌鲁木齐邮区中心局XX.7XX 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加大了对各类邮件传递时限的管控工作,继2 月1 日对标准特快邮件发运时限进行监控和考核以来,随着电商小包业务量的持续增长,为满足广大用户对电商小包寄递迅速、准确要求,又对电商小包邮件的传递提出,从进口到出口处理时限不得逾限24 小时。
乌鲁木齐邮区中心局灵活机动的调整策略,从流程优化、不断精细管理和技术革新等方面入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确保邮件全程时限管控工作做出了积极努力,并取得了实效。
一、优化生产流程,推动邮件提速(一)调整干线发运计划。
一是及时调整报纸装发模式。
先后调整了八条干线汽车报纸装发模式,优化节省报纸趟车接卸处理时间30 分钟,有效的保证干线汽车发车准点率。
二是增开干线发运二频。
根据邮件量和邮件发运路向通过利用社会运能、优化本局自主运能等方式增开干线邮路发运二频次。
针对博乐路向的标准特快、电商小包邮件量较小的情况,采取利用乌市—博乐客运班车带运。
针对阿克苏、库尔勒、伊犁、克拉玛依路向的邮件量较大,利用社会运能增开乌市—阿克苏、乌市—库尔勒、乌市—伊犁、乌市—克拉玛依大吨位固定加班邮路进行发运。
针对奎屯、乌苏、独山子、沙湾、石河子路向交接点多等特点,最大限度地挖掘自主运能,组开乌市—乌苏、乌市—奎屯固定班期的加班车邮路进行发运。
三是强化租用社会车辆的时限、安全管理。
建立《中心局商谈验视制度》,实行“一车一档”制,实现了车辆到达时间和邮件运行时限的远程掌控,进一步规范了社会运力的使用和管理,增强了邮件运输环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优化作业组织。
以分层分类的限时处理时限为标准,制定《乌鲁木齐邮区中心局普邮限时分拣处理方案》,对生产作业组织进行优化调整,满足6小时、8小时普邮限时分拣。
一是调整包件分拣作业计划。
规定每日12:00前进口的电商小包邮件,必须于18:00完成分拣完毕交转运。
每日凌晨2:00前进口的电商小包邮件,必须于凌晨6:00前分拣完毕交转运,有效保障了电商小包时限要求。
二是外包非核心业务,实现资源互补。
将转运分局装卸时间相对固定的火车邮路邮件装卸业务进行外包,将业务外包结余人员,充实到包件处理环节,缓解包件处理用工压力。
三是整合报刊进出口业务资源,实现报刊集中分拣处理功能,加快报刊的传递速度。
四是及时调整邮件封发频次。
增加了一个出口封发频次,结合干线发运计划的调整,大大提高了邮件从封发到运输的传递速度,同时也降低了邮件逾限率。
五是实施交叉作业、滚动作业、分时段作业等,削峰填谷,提高各类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人员的工作效率。
二、精细内部管理,促进邮件提速。
一是加强对重点业务的监控力度。
指定专人在网运信息系统,对特快、电商小包等重点邮件在内部处理环节的全程运行时限进行监控,每日除将监控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及时通报各相关生产单位要求及时整改以外,业务部门同时通过监控,分析查找造成电商小包省际进口逾限率低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整改。
目前,通过执行与电商小包封发时间紧密衔接的区内干线运行计划、规范生产环节信息操作、加强与上级部门和乌市邮政局的协调,调整和优化个别市郊趟车邮路发车班次等措施,乌鲁木齐邮区中心局电商小包邮件内部处理的逾限率从 6 月初的43%,下降到六月底的6%,在全国邮区中心局电商小包业务限时处理的排名中,名列前茅,基本达到集团公司的处理时限要求。
二是生产实施24 小时动态管控。
加强对各生产环节的24 小时动态调度,及时掌握生产各环节的具体情况和各干线邮路进出口邮件的流量流向,根据邮件量、时限和路向利用有效车次及时进行输运。
同时严格按照作业计划对生产中内部处理各交接环节,进行卡点跟踪和实时监控。
自 6 月起在全局范围内开展“邮件安全、时限、质量专项检查活动”,通过作业区领导亲自带班逐日检查和检查组人员的集中现场检查,乌鲁木齐邮区中心局邮件分拣封发质量明显改善,目前错分率控制在1%—2%之间。
三是调整分拣资料管理模式。
将分拣封发资料管理由业务部门调整至各分拣封发部门自行管理,节省了反馈时间,加快了分拣封发资料的更新速度,提高了分拣封发的速度和质量。
二、设备技术革新,助力邮件提速。
一是研发立体撑袋架。
由技术部门牵头研发适合我局包件分拣实际的立体撑袋架,满足生产需要,前后共有13 个立体撑袋架投入生产环节,为网运生产带来了便利。
二是订制简易皮带分拣机。
缓解了包件分拣环节工作压力,减轻了包件分拣人员的工作强度,加快了省际出口包件处理速度。
三是研发无线局域网数据采集和光枪设备。
组织研发适合目前转运、分拣环节使用的无线局域网数据采集程序和光枪设备。
目前开发区邮件处理中心一层生产区已完成无线局域网环境的搭建,实现现场无线网络无缝衔接,目前已有16 把无线局域网数据采集设备投入生产作业一区使用。
上述设备、程序的研发和投入使用简便了分拣、转运操作流程,加快了邮件处理速度,降低了劳动强度。
在今后的工作中,乌鲁木齐邮区中心局将继续强化“经营有需求、网运要保障、业务要发展、网运有责任”的服务理念,持续推进流程优化,强化网运管理,加快邮件传递时限,提升网运双效,为新疆邮政业务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为新疆邮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小学品德与社会地理知识型课程内容经验交流材料高家堰《品德与社会》地理知识型课程内容经验交流材料高家堰小学高凤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地理知识型”课程的教学应运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同时采用“生活化、活动型、探究式”式的教学策略。
小学品德教材中的地理应该是生活的地理,因此,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依托;最大限度地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地理活动;以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问题探究式的学习活动。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地理题材品社课与单纯常识课的目标有相同之处都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维目标的要求,但课程性质不一样,其多维目标的定位和达成方法等就有所不同。
品社课是教学生做人的本体课程,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强调突显情感性和思想性,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和谐建构。
因此,作为地理型的品社课,知识目标要求准确规范,但不求系统化;过程与方法目标,提倡多元综合,但注重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贯穿教学始终是核心和关键。
品德与社会中地理教学的目标不只是机械的记住一些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进而产生热爱地理、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
(二)有效整合课程内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要理念之一是:教学过程必须以儿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重视利用儿童的现实经验和亲身体验。
地理是儿童感性生活的一部分,儿童通过地理知识来建立自身的空间感。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上,要着力将地理教学同儿童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
如在讲到祖国或家乡的美景和壮丽山河时,不仅是用到书本、资料上的图片、描述介绍等“外在资源”,更要重视利用儿童己有的外出旅游经验等“内在资源”。
让学生结合自己在旅游过程中的感受,体会到祖国山川的壮美,这样的教学资源更真实有效,同时也更加注重了学生生活经验的积淀。
还可以根据儿童思维的感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将一些抽象的概念、数字“生活化”。
如,我们祖国的陆地面积是960 万平方公里,如果将其转换成儿童能够体验的形式,例如拿它同儿童日常生活中能够感知的某一具体地方的面积对比,无疑比仅凭空洞的数字更能在儿童心中形成有效的概念。
同样,我们还可以借助儿童的想象来培养儿童的定位等能力,如“把我们祖国的版图想象成一只迈着阔步的雄鸡,那么你的家乡在这只雄鸡的什么部位呢?” 然后结合在语文课本上学到的相关知识,儿歌《大公鸡》,课文《美丽的西沙群岛》、《宝岛台湾》等相关文章,多方面全方位的了解祖国的版图和地域的特点。
在教学《家乡的山山水水》这一单元知识时,学到家乡临沂,有的老师很自然地用地道的方言话跟学生交流,还模仿一些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风格,乐得学生哈哈大笑。
笑过之后,引导学生分组准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特产等。
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涨,表演得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三)灵活选择活动方式1、游戏竞赛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二“我们的大中国”一课时,在学生掌握各省、市、区基本情况的前提下,为进一步加深了解34 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轮廓特点,可进行拼图比赛活动。
这种游戏比赛活动可以创设一种愉悦的氛围,既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可以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地理制作学习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三“壮丽的山河”一课时,可以让学生用塑料泡沫或石膏做成中国地形模型,这样中国地形及三级阶梯分布便一目了然。
3、辩论演讲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交通海陆空”一课时,针对“哪种交通运输方式最重要?”这一问题,学生可以分成海、陆、空三方进行辩论。
学习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守望碧水蓝天”一课时,针对“如何保护地球妈妈”,学生可以进行演讲,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4、主题宣传。
如办板报或手抄报、召开主题班会、发送宣传单、张贴宣传标语、小型演讲等,自做宣传材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进行地理宣传的活动。
5、社会调查。
如家乡的地形、气候、人口、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等(四)构建多元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储备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
长期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让我们认识到:要想上好地理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需要老师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
为了准确理解教材中的地理知识点,我们老师必须在课前充分的查阅资料,有时甚至要向专业人士虚心请教,只有自己钻研透了,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不至于误人子弟。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日的工作中多读书学习,丰富自己,使自己能更加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作为我们一线的《品德与社会》学科任课教师,我们要牢牢抓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本,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教儿童以生活地理、社会地理,在“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努力探讨地理知识与人文教育统一、情理交融的品德课堂,不断摸索、总结出新的教学经验。
第三篇:教学经验经验交流材料履行职责乐于奉献--- 梁子湖区涂家垴镇金海希望小学教育教学全面开科浅谈当今的教育局面,城乡教育的差距存在较大,不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教师素质,两者都不能相提并论,尤其是贫困落后乡镇这种现象显得更加突出。
但是,城乡教育方针是一致的,教育目标是相同的.因此,要想让一所实力并不强的农村小学在全市强强林立的学校中略有所闻,除了遵循教育方针,尊重教育规律外,还必须按照自己的思路,从自身实际出发,走出自己的路子,创办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