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之我见
一、说课题:
本次参与研究的课题是济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是:
1、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组建的研究
2、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分工、职责培训的研究
3、对学生合作学习小组评价的研究
经过近两年的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上,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主观性和随意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二、说课:
下面就以《七月的天山》这篇课文为例,说一说学生合作学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
(一)说教材分析
《七月的天山》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鲁教版四年级的一篇略读课文。
作者碧野先生用抒情的笔调,重点从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描绘出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
这里的夏天有着秋天般的凉爽,春天般的魅力。
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
作者正是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写出了独具丰韵的天山之夏。
依据课程标准对四年级略读课文的要求,结合文本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粗知文章大意。
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中感受到天山的美,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能够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选择恰当的修辞手法,写出景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能够把自己看到的景物,抓住特点,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写下来。
教学准备:
教师:查找有关作者和天山的资料。
学生:课前做预习卡。
(二)说教法与学法
《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此课题的实验课在整个课堂教学中都遵循“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基本思路,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过程
1、第一部分: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所以我就自然地引入课堂学习。
这节课,我们就随着碧野先生到天山游览一番。
(齐读课题)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一起回忆之前学过的阅读方法,这节课我们就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先让学生进入天山的美景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应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因此让学生回忆一下以前的阅读方法以备使用)
2、第二部分:合作学习、检查预习
1、四人小组交流自主学习卡。
(出示自主学习卡)
2、教师巡视、检查、指导。
(备注:课题研究前期,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看,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是非常必要性,大家都有目共睹,但是在我们平时教学中却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与盲目性。
首先我们本着“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组建学习组。
组内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
3、第三部分:自读自悟,交流点拨
在检查预习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出了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我适时进行引导,让学生梳理出作者描写的天山的主要景物:水、树、花。
(板书),为下面学生自读自悟打下基础。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喜欢的景物是什么?在文中找到有关的语句多读几遍,多揣摩揣摩,在一旁写写自己的感受。
并通过你的朗读把自己的感受传递给每一位同学。
2、出示小组交流的要求:(课件出示)四人小组交流。
3、指名汇报。
教师要适时引导点拨,体会碧野先生的用词的精当。
比如“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学生找到这一句描写森林的句子后,我接着问“读后你有什么感受?”(森林很茂密),“那么从哪些词中可以感受的到呢?”(蜿蜒无尽、重重叠叠、漏下、斑斑点点等)“为什么呢?”通过加上这些词和去掉这些词比较句子去体会、揣摩。
这样层层剖析,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用词的精妙。
(备注:小组交流时,有组长组织,每个组员都要按照交流要求,说清楚,说的有条理,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朗读水平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
平时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上的有效时机,去教给组长一些具体的方法,明确自己的职责。
)
4、第四部分:引导总结、拓展运用
看板书,大家看,这篇课文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同时还注意到了用词的准确,把天山的美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每一个读者的面前。
1、下面我们也试着写一写自己喜欢的景物。
2、写完后四人小组交流。
(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图是突破难点,把作者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
小组的每位成员的文章都要在小组内发言,同时要适时培训每个成员听后,要多鼓励,多指导,勿嘲笑,教师适时下发特色卡,如“精彩发言卡”“创新思路卡”“遵守记录卡”等等,这些卡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个体差异,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适时奖给相应的学生,每卡得一分,以四人小组获得的总量进行给小组积分、排名。
增强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激发了学习热情。
)
5、第五部分: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2、推荐《月亮湖》《天山景物记》《阳光灿烂照天山》(备注;下课前,下发“学生合作学习个人自评表”“学生合作学习小组自评表”进行打分,是对孩子的课堂表现的一种引领与强化)
三、课题研究感悟:
回顾课题研究之路,感觉既充实又欣慰。
1、对研究老师来说,在课题研究中,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总会在一起研讨或向人请教,同时也督促我们读了不少相关的书籍,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做课题的充实与艰辛。
2、对学生来说,孩子们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增强了合作意识,懂得了如何倾听、如何与别人沟通交流,同时营造出了浓厚的你追我赶、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3、对学校来说,课题的实施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去年我们学校的学生在全区三年级和五年级抽测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都和我们的课题研究息息相关。
最后借用一下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