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记录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记录word文档良心出品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记录
学科:语文姓名:沈晓倩
时间
、10、20099
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体会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的观念性争论,往往把人们置于非此即彼的局促空间内,置于对体制的期待与诉求之中。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有极大的创造性空间。努力扩充素质教育在应试体制内的“地盘”,而终将“胀破”并代替应试体制的,可能不是一纸命令、一个方案,而正是这种顽强的“生长”。从长远看,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并不只是卡在体制上(比如入学考试制度与设计、对学校考评方法等等)上,而更可能是卡在现实资源上。从实践成果上看,一个被素质教育培养的学生,也是可以抵御“应试体制”的消极影响的。
时间
2009、9、21
内容
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体会
教育改革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头等大事。这个说法绝没丝毫夸张。如果我们没有解决好中国的教育问题,在世界各国的竞争中,一百年后,中华民族就有可能成为劣等民族。这个危险是现实存在的。现在学校、家长、学生不得不为分数发愁,分数是培养建设现代化中国的合格人才的手段。我认为发展教育事业目的就是提高人的素质,是关系到我们人才的事情,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又要靠有较好素质的人来推进,因此,做好素质教育工作的意义,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分。同时很容易明白,做好素质教育,需要各方面人士的共同努力。
时间
2009、10、26
内容教学理论Fra bibliotek体会(1)知识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先于或者独立于学习者而存在,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结果,是一种意义的建构,具有个人性、情境性;(2)学习观。学习者的学习或知识建构是一个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其基本模式或流程就是:面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学习者产生困惑、问题或兴趣→学习者调用自己的身心器官和己有的身心器官和己有知识结构→学习者强化与他人、社会、整个世界的相互作用→学习者建构起有意义的知识和经验。(3)学生观。学习者之所以积极主动地对面临的各种刺激产生反映,是因为学习者本身就有建构知识的潜能、动机和可能性,所以,认知或学习不是发现已经客观存在的知识、接受知识的活动,而是探究、发明、建构知识的作用或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记录
学科:语文姓名:沈晓倩
时间
2009、12、2
内容
丰富教学形式,改革教法学法
体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与“学”是统一的整体,“教”与“学”二者必须密切配合,缺一不可。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方向,没有“学”,“教”就变得毫无意义,“教”和“学”必须同步、相互协调。一节和谐高效的政治课堂不是传统的照本宣科,一言堂、满堂灌,而是学生发挥充分,师生交流和配合最好的一节课。思想政治课基本概念的掌握,主要靠学生自己的记忆和理解,而基本知识的具体运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则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靠学生自己的实践和创造力。我们要在学生如何“学”上做文章,重在让学生“悟”。
时间
2009、11、19
内容
重视情感投资,培养和谐的学习氛围
体会
积极的情感是实现学教互动的前提。学生的心态、情绪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
的重要因素,积极的情感体验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人际关系的协调,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取知识。轻松的关键在于学生对老师有亲切感。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轻松愉悦感,教师就要把爱心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要富有激情,要增强亲和力。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无声地教育学生,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们不仅乐意接受他们所爱慕老师的情操和观念,而且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他们所爱慕老师的一切言论和行动。
我认为,要实现从“就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除了在行动中已经作出的决定外,还要在教育思想上提高一个台阶。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记录
学科:语文姓名:沈晓倩
时间
2009、10、15
内容
积极拓展素质教育的空间
体会
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讨论,人们已经听得太多、看得太多了。以至于
观念和言语在我们面前形成了一道屏障。当许多人在等待着“素质教育体制”的时候,积极的素质教育实践,正悄然生长着。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记录
学科:语文姓名:沈晓倩
时间
2009、11、6
内容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体会
(1)学生是教学情境中的主角。传统教学偏重教师的教,现代教学侧重视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所以,教师不是教学的主体也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因此,教学情境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有在成为教学情境中的主角以后,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2)教学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既然知识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结果,那么教学就不是传授、灌输知识的活动,而是一个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就是要创设或者利用各种情境,帮助学生利用先前的知识与己有的经验在当前情境中进行学习和认知。(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资料者提供者。关于教师,人们向来认同“传道、授业、解惑”的说法,所以在传统教学实践中,教师多是知识的传授者、班级的管理者。但在建构主义看来,教师的价值就体现在能否激动学生以探究、主动、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辅助者或咨询者、学习的资料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