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实验报告

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实验报告

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
实验报告
姓名:
指导老师:
时间:2012/10
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实验报告
*** *** *** ***
(长春大学光华学院长春 130000)
摘要:本次实验目的是通过对颜色爱好的测定,学习用对偶比较法制作心理顺序表。

被试为长春大学光华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同学4名,用对偶比较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

关键词:对偶比较法心理顺序量表
1 引言
物理学的方法包括感觉阈限和测量阈上感觉两大类。

阈上感觉的测量是通过制作心理量表来实现的。

一个适量的刺激能引起相应的感觉,但是当刺激的物理量增加时,感觉并不按照同样的比例增加。

像声音,重量等等。

所以要测量心理量是如何随刺激的物理量的变化而变化,就需要制作心理量表。

心理量表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

心理顺序量表没有相等的单位,也没有绝对零点,它只是按照心理的某种标志把事物排成一个顺序。

从顺序量表上只能查处某事物在一定的心理量顺序中所处的位置,但是它不表示数与数之间的差别是相等的。

心理顺序量表可以用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制
作。

等距量表,又称差距量表,它比顺序量表更为精细,不仅能表示顺序关系,还能测量各顺序位置之间的距离。

对偶比较法是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间接方法,是把所有的项目两两配对,然后一对对地呈现,让被试对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判断,这种特性在两种刺激中哪一个更明显。

然后记录下来,最后统计各个特征的数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就构成了顺序量表,再将其转换为等距量表。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4名在校女大学生,长春大学光华学院11级应用心理学专业。

2.2 方法
2.2.1材料
不同颜色的笔一套(10支)。

,记录纸。

2.2.2方法
1.实验前,主试按下列公式来计算配对数:n(n-1)/2,n为参加比较的刺激的总数。

本实验有10种颜色,刺激可配成10(10-1)/2=45对。

这样45对刺激可按台阶式或斜线式排出呈现刺激的
顺序。

为了抵消顺序误差,在做完10次后,应再测10次,后10次的顺序是将前10次的顺序颠倒。

为了控制时间或空间误差,还要把两个刺激呈现的先后时间或空间左右位置同前10次呈现时颠倒一下.其余类推。

2.给被试如下的指导语:
“我每次都给你看两种色块,请你告诉我你喜欢哪一张,最好能说明为什么喜欢这一张。


3.主试按表顺序成对呈现不同颜色的卡片,要求被试比较并报告两张卡片中最喜爱哪一张,把比较结果填入事先准备好的空白表格中。

比较完10对后,再按相反的呈现顺序进行比较,并且每对颜色呈现的相对位置与第一轮呈现的位置相反。

做完10次后休息2分钟。

3.结果
棕深绿黑深粉浅粉浅蓝红深蓝浅绿橙(被试1)
0 1 2
深绿深粉棕浅蓝深蓝黑(浅粉)橙红(浅绿)(被试2)
0 1 2
棕黑红浅粉深粉深绿(浅蓝)深蓝橙浅绿
(被试3)
0 1 2
浅粉棕黑橙深蓝深绿浅蓝深粉(红)(浅绿) (被试4)
0 1 2
4 讨论与分析
4.1关于对偶比较法与恒定刺激法的不同及各自应用的范围
对偶比较法测量的是阈上感觉,而恒定刺激法测量的是感觉阈
限;对偶比较法测得的仅仅是一个顺序,无零点,无相等单位,其
测量的是绝对阈限,差别阈限和等值;对偶比较法事先安排好呈现
刺激的顺序,而恒定刺激法是随机呈现刺激的。

对偶比较法的应用范围是测量阈上感觉,而恒定刺激法则是测量感
觉阈限。

4.2关于把心理顺序量表转换为心里等距量表
根据C分数计算P(概率)值,通过P-Z表查找Z分数,通过Z
分数进行转换,得出Z’分数,然后按照Z’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制
作顺序量表,同样根据Z’分数在坐标上制作等距量表。

5 参考文献
郭秀艳,杨治良.基础实验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100~105
张厚粲,徐建平.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附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