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

关于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

关于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内容是保护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昨天我们刚愉快地度过了这个法定节假日,但不知道大
家是否还记得在得知韩国端午祭在2007年11月25日申遗成功时的
愤慨。

中国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竟被他国争先抢夺,亦
或跃跃欲试。

从“端午祭”申遗到“汉字之争”,“中医之争”,
再到近期的“风水之争”,文化摩擦在中韩坊间蹭出不少火花,而
结果,绝大部分,中国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韩国成功申遗了。

中国人在责怪韩国人的恬不知耻的剽窃行为时,是否有理性地看待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遥想当年,中国软弱,帝国主义侵
占中国领土,如今韩国的一些政客正在大规模抢占中国文化时,有
一些从洋媚外的人正在风风火火地哈韩,韩国的二流肥皂剧和服饰
潮流都备受国人的追捧。

还没有到12月25日,大城市的各大商场,甚至政府出资在筹备平安夜、圣诞节,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中国古老
而美丽的七夕节,却很早就翘首以待2月14日的情人节,或许现在
就不奇怪为什么韩国可以一直申遗成功了,不要老是怪罪于政府的
无能,也不要怪罪于韩国的无耻,因为是我们自己把我们的文化丢
弃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盲目的愤怒,而是要自己首先重视自己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一直对祖国的文化保有高度的热情。


用各种媒介,多多的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对国人从儿童
时期起就教导他们重视,让更多中国人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而非
盲目吸收别人的东西。

政府也应该重视传统文化,重视“抓精神文
明建设”的起步。

加大传统文化在民间的教育宣传。

这种高度重视
的意识,从官府传递到民间,从我们这一代传递到下一代,我们国
家的文化还会丢吗?小小韩国还可以这样张扬跋扈却可以屡屡得逞吗?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让我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珍惜传统节日,弘扬传统美德。

五千年的斗转星移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历史的背影虽已
渐行渐远,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却传承至今,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被保留到现在。

然而,一
个严峻的现实正摆在我们面前,近年来“洋节热”现象层出不穷,
而许多人对我们的传统节日却有些冷漠,了解甚少。

2005年11月
24日,韩国成功申请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但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抢救中国传统文化的警钟。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节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情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自豪和心结。

4月4日,是今年的清明节,国家将其定为法定节假日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放假休息,而是通过
扫墓、祭拜等活动来追忆祖辈,传承文明,弘扬美德,从而使我们
更加珍惜先辈已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心怀感恩,继往开来,奋
力拼搏。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给予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宝贵财富,不要等它湮没在时代的潮流中才追悔莫及。

今年
春节以来,中国大江南北都在发起“光盘”行动——吃“光”你“盘”子里的东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
我们南中学子更应多了解传统文化,并有责任坚守传统文化的阵地,时刻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为此,我号召全体师生: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节约水电,珍惜粮食,爱护公物,用实际行动来弘扬祖国的传统美德,真
正做到“勤以修身,俭以养德”。

最后,让我们以男生公寓楼的对
联共勉:日新其德仁智修双,三省吾身知行合一。

谢谢大家!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六2班的赵xx
我今天国旗下的讲话主题是:继承传统节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再过几天就到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

因为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所以称为“中秋节”。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始于唐朝,祭月赏月是这个节日的重要习俗。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

到了后来赏月重于
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每当皓月当空时,家家户户
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国人特别讲究亲情,特别珍视团圆。

所以中秋节寄托着中国人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的美好愿景。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代表着自
己民族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每一个传统节
日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例如,春节,最初的意义是人民以美好
的祝福表达对春天对未来的希冀。

还有端午节对屈原虔诚的纪念和
重阳节对先人的祭拜,无不展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高尚传统。

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悠久的文明进程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
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

传统节日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
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

中国传统节日从远古走向现代,从民族走向世界。

它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
的典型象征。

在这些传统节日里,最容易唤起人们对亲人、对家庭、对故乡、对祖国的情感,唤起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不仅要了解传统节日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挖掘和探究传统节日背后所蕴藏的价值。

让我们在与家人共度的每
一个传统节日里,用心体会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与文化,让我们的
精神生活更加充实。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此时此刻,我们也更加期盼祖国统一,民族昌盛,国泰民安。

在此,我代表六2班提前祝贺大家中
秋节快乐,祝老师们身体健康、家庭美满;祝同学们健康成长、天
天进步!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同学们、老师们,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弘扬民族精神——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
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
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839年6月3日,在虎门寨的海滩上,林则徐将从外国烟贩那
儿缴来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全部销毁,硝烟现场礼炮轰鸣、群情沸腾。

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维护了中
华民族的尊严!林则徐的这种爱祖国、拒外侮的民族精神传颂千古。

前几年,在抗击非典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不计其数的白衣天使们奋不顾身、前仆后继,在生死线上,以血肉之躯筑起生命的
防线。

他们用无私、勇敢和忠诚,悲壮地再现和传承了中华民族生
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从古到今,中华民族涌现了种种弘扬民族精神的感人事例,其实这一精神,同样贯穿着我们整个。

对于同学们来说,首先要做“改
陋习、树新风”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
点一滴做起。

下课后,能自觉保持学校优良的学习环境,走廊上、阳台上、楼梯口、操场上,少些喧闹、少些追逐奔跑的身影,多些朗朗的读书声,多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多些捧着课外书津津有味读着的小
小书虫。

让学校成为学习交流的宝地。

勤奋学习、沉稳善思也是民
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民族精神也体现在勤俭节约上,不管是在学校用餐还是在家中用餐,千万不能任性妄为,倾倒大量的饭菜,浪费粮食,要知道“谁
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粒米上凝聚着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
不能因为挑食、贪玩、爱吃零食等不良的习惯而让自己的健康与美
德随着饭菜流失殆尽。

讲卫生,勤劳动是体现一个民族素质的重要部分,不破坏学校的公物,不乱采摘花朵树叶,不折断树枝打闹嬉戏,不乱丢废纸果壳,不随意吐痰、践踏草坪,同时还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恶意破坏,主动帮助打扫卫生的同学,齐心协力使映照在蓝天下的美丽校
园变得更加亮丽如新。

弘扬民族精神,展示中华民族的风采,其实很简单,只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打好一切基础,长大后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