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回归教育本质 构建礼和文化校园

回归教育本质 构建礼和文化校园

回归教育本质构建礼和文化校园一、龙王塘中心小学简介龙王塘中心小学,位于龙王塘街道北端,与著名的龙王塘樱花公园毗邻接壤,建校距今已有百年历史。

学校有12个教学班、35名教师,学校在高新区局党委的领导下,以贯彻落实局党委的工作精神为核心,以构建礼·和学校文化框架为目标,开展学校的各项工作。

二,学校工作汇报(一)确定目标制定规划2012年以来,我们领导班子采用调查——研究——讨论——分析——总结的管理办法确定学校的目标,制定学校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学校愿景定位于:五年达到区域示范性学校发展策略:走内涵发展之路整体架构,分层突破实施步骤:分阶段完成调整阶段——积淀寻找学校发展的突破口。

起步阶段——构建学校礼和文化体系,确定课堂改革,课程改革思路特色发展的方向。

发展阶段:打造精品,完善发展。

总结阶段:总结提升,再造。

(二)构建礼和文化思想体系礼和思想是植根于中国儒家思想。

礼者,典章制度,行为规范;《论语》说:“不学礼,无以立”,我们将礼界定在品性、品行上。

达到富有责任、广泛仁爱、善纳新观、行为优雅。

和者:兼容并蓄,海纳百川。

《黄帝内经》说: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和为上。

我们把它界定在人性和思维模式上,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兼容和谐悦纳。

礼和思想是实施手段,是抓手,目的是体现我们的核心教育观“育”。

育人,育龙王塘人,育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智慧人。

1、营造育人环境文化我们在学校征集了校徽,图腾的设计,进行礼和校园文化构建。

(1)校徽:(2)图腾:(3)校歌:育龙(4)校园文化布局:(图片)2、搭建课程育人体系建立与礼和文化相结合的校本课程,使其成为具有序列性的个性鲜明的课程文化,让每位教师都参与到礼和教育校本课程研究开发当中。

合理的整合三级课程资源。

我们把三级课程体系调配成四种形式。

立本课程:健康与品性强基课程:生活基础与学科基础顺性课程:兴趣与艺术特长致和课程:综合课程(大德大智,享受生活)五项养成教育:见面问好,双手递送,右行礼让,文明用语,起立回答;四不: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等杂物,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三轻:走路轻,谈话轻,关门轻;二要:要讲公德,要讲普通话;一做:做高素质龙塘中小人。

该项工程深入人心,一言一行都体现着学生的礼·和修养。

(3)感恩教育课,贯穿每一周。

感恩,是一种面对生活的方式;感恩让生活充满爱与希望。

我们希望通过引导学生懂得感恩而变得更加幸福与快乐。

……每一个节日都有一个主题,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逐渐树立感恩亲人、感恩自然、感恩社会的意识,用节日感恩课程涵养心灵,努力培育有民族情怀的中国人。

(4)“成长记录”奠基好一生在学生中实施“计划人生,追求崇高”育人工程,引导学生思考人生、计划未来,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目标,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兼容并蓄的思想品质,班班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档案薄内容全面、具体,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爱好兴趣、特长发展、阶段测评、常规表现、自我评价、综合评定等。

班主任指导学生适时填写,把学生在校的每一天、每一个闪光点和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记录在学生档案册上,通过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和足迹,让他们提高自我反思能力,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的快乐,激发其内在的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原动力。

2、科技课程体系我们把科技教育做我我校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我校目标的突破口。

(1)实施科技教学“全面普及,层次化推进策略,低年级注重兴趣培养,打好基础;中高年级则注重发展特长,提高技艺,培养学生的动手情趣;(2)创新科技教育环境,学校创建了壁式科技馆、立式科技馆、台式科技馆。

还创建了科技教育专用活动室。

机器人、航模、孔明锁等益智游戏活动室,都是学生流连忘返的地方。

学生在无声的科技教育环境中开展科学观察、大胆想象、亲自实践,享受科技带来的快乐。

(3)分层开展科技教育活动。

在低年级开展科幻画活动,中、高年级增加科技小论文、科技小制作等活动;了解本地民俗,传承中华文化。

结合本地区“祭海”民俗,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组织学生创新设计、制作“祭海”节的节徽、吉祥物、海灯等,传承民俗文化,培养学生民族情感,,热爱家乡的情怀。

(4)举办科技比赛,每学年学校举办一届科技节,每学期举办一届创新大赛:设置了“小小发明家”、科技小论文、科幻画比赛、电脑比赛以及科普知识竞赛等项目。

这两项活动已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艺、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增进友谊的一个大舞台;一个发现科技人才、培养科技人才的大熔炉;更是成为全校师生学习生活中一道必不可少的“科技文化大餐”。

3、阅读课程培养学生发现——思考——再创造——表达的思维能力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学校以礼和文化为基础,开设1——6年级阅读课。

一二年级悦读有字绘本——悦读;三四年级阅读图文并茂绘本——阅读;五六年级越读无字绘本——越读。

通过绘本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

好的绘本,不仅绘画精美,构图、色彩能使阅读者在视觉上引起愉悦,给人美的享受。

每一个绘本都有其主旨的体现,或团结互助、或关爱他人;或勇敢顽强,或坚持不懈;或正视自己,或肯定别人。

教师在指导学生在有字与无字的绘本阅读中抒发感受,品味人生。

4、陶艺教学: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陶艺无疑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好切入点之一。

陶艺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它为发展学生个性,开发潜能,提高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辟了无限的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

也就是说,只有让孩子在操作中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才能使他们的智慧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使他成为我们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我校着手进行《陶艺》教学的尝试。

把《陶艺》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

逐步编写了教材。

5、写字教学:(推动书法教育策略)书法教学是我校的市级立项课题项目,开展“翰墨陶情,练字炼人”的主题活动,借助“三周两课”的写字课,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进行层级教学,教运笔体会汉字的灵动,教笔画感受汉字的力量,教偏旁了解汉字的构成,教结构体验汉字的方正,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汉字的演变过程,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进而通过每天的翰墨陶情练字时间,享受静心书写带来的快乐。

倡导提笔即是练字时,引导学生“端端正正写字,踏踏实实做人”,借助书法教育,培养孩子严谨踏实的做事态度,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并准备通过书法段位考级制度的实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励学生勤学苦练,将“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爱国精神,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要求。

6、群众体育:将艺术与体育有机融合,形成了以民族韵律舞蹈为载体”的大课间活动模式,展现美与技术的无穷魅力。

让学生在阳光锻炼的同时感受美,表现美,提升全校学生的艺术素养。

在传统项目上,着力推排球。

全校学生人手一球,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习拍球、垫球、传球、发球、控球、拦网,成立梦之队排球社团。

学习快乐足球,将基本技能练习隐含于个体或集体的游戏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玩耍中熟悉球性、掌握简单的基本技能,提高控制球的能力,增进合作与竞争意识,借助排球运动的普及和足球运动的推广,实现以球健体的培养目标。

(四)课堂改革育人1、“微课堂”开发思维:追求细研究精研究学校结合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测试,在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中开展微课“微课堂”研究。

课堂教学细节上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棘手问题。

如过度语的设计、教育情境的创设、教学目标的确定、重难点的突破、不同的教师不同的问题,如果在40分钟的大课解决这些的小问题,是一种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如果不解决,打造有效课堂就是空谈,所以学校组织教师开发了微课堂研究。

一集"微课"长度在5分钟左右,字数在300之间左右,语言简洁,通俗易懂。

所谓"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 ,最大限度培养教师利用零时间学习。

教师以丰富的教学实践,对日常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展开深入的教学研究,每位青年每月制作一个微课程,教师互相学习教育教学彼此的管理经验,取长补短,为解决教学难题提供便利。

正是这种不断创新的教育教学研究加速了我校青年教师的成长,激发他们实现教育梦想的期待。

2、“小课堂”培养思维获得更多知识经验和方法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小课堂”学活动,落实课程改革纲要关于有效合作学习,解决传统课堂“课上满堂问,课后满本做”的学习负担重的问题。

志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最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在小课堂上,在导师(任课教师)启发引导下学会提出问题,在“小老师”的组织指导下通过“小课堂”学习活动解决问题,应用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继续从生活中提出问题。

大大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原来1分钟只有一个学生有机会回答问题,现在1分钟可以满足5个学生同时解决问题需求,课堂上出现我要提问,我能解决的热闹场面。

教师的任务就是激发组织和引导学生会问,会思考,会解决,会学习。

“小课堂”研究涉及到学会学习的四个层面。

问题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作业性学习。

学生在课堂能解决的问题,能完成的作业,绝不移到课后家庭作业时间完成。

家庭作业以动手实践、特长发展,思维拓展为主题,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3、“实践活动课”训练思维追求提高应用意识创新精神综合实践活动课一直以来没有现成的教材。

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又是国家规定课程。

我校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力求开好每一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将综合实践活动课打造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意识,训练学生思维方法的主阵地。

语文综合实践重点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读写表达的能力,我们开发了绘本阅读。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重点训练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我们开发了旅游中的数学。

美术训练学生的审美和创造美德能力。

我们开发了剪纸、海灯制作课。

还开发书写长卷、科技制作等实践活动课。

学生有时不喜欢上大学科,但没有不喜欢上活动课的学生。

因为,在活动课上孩子的精神充分放松,思维充分打开,在观察中学习,在玩中应用,这样的课留作业,也不觉得有负担。

(五)全方位校本研修,打造成长共同体“立人启智”是我校的办学理念,"明礼尚和怡情乐学"是具体化。

即要用行为习惯塑造文明人,用快乐学习培养智慧人。

我校开展校本研修的一条主线是课题研究,即通过课题研究将问题课程化。

开始是发现问题,将问题变成课题。

我校申报的市级立项课题是“以学定教精讲多思”的研究。

将这一大课题分解成子课题如小课堂研究、有效作业研究施爱弱苗研究,再将这些子课题变成实实在在可做性的课程。

1、“社团”自主菜单式研修,开发校本课程学校本着培养兴趣、开发智力、掌握技能知识的目的,自下而上开发6门校本课程。

所谓自下而上就是,我们首先了解教师的专业特长,调查学生特长爱好及家长对孩子发展的需求,结合学校实际开发课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