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按摩技巧(顶)

按摩技巧(顶)

一,腿部的按摩手法1)按揉臀部俯卧位或站立位,一腿支重一腿虚步,使虚步侧臀肌放松,用拳背侧按揉支重侧臀肌1分钟。

再用并拢的四指推揉1分钟,可防治臀肌损伤等症2)拿捏大腿坐位,脚尖踮起,大腿后部肌肉松弛,用同侧手大把拿捏,自下而上反复3~5遍。

可解除大腿疲劳和防治腿痛。

3)推拨股内收肌大腿稍外展,小腿内收。

用同侧手并拢的四指(以中指为主)对侧手辅助,推拨股内收肌,由上到下,以大腿根部为重点。

有解痉止痛的作用。

4)叩击大腿双手虚拳,坐位,依次叩击大腿,从轻到重1~2分钟,有疏经活血的作用。

5)抱揉膝关节将膝搭于另一大腿上,或坐位屈膝,用双手掌抱揉1~2分钟。

可防治膝痛。

6)按摩腘肌坐位,用双手或单手并拢的四指反复按摩腘肌。

此手法对于防治膝和小腿疼痛、抽搐,恢复小腿部的疲劳都有重要意义。

7)拿捏小腿坐位或卧位,一手扶膝,一手拿捏小腿后方的腓肠肌,自上而下,从轻到重拿捏1~2分钟。

可恢复小腿疲劳。

8)叩击胫前肌虚拳叩击小腿前侧的胫前肌1~2分钟。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9)踩摩小腿仰卧床上,一侧腿屈膝100度左右,小腿贴靠床面,用对侧脚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踩摩小腿1~2分钟。

二,腹部的按摩手仰卧位双腿屈曲。

1)直推胸腹从膻中穴到耻骨联合,用右手掌反复推摩1~2分钟,逐渐加重手法。

有开胸顺气、消食散结的作用。

2)横摩上腹用左掌,主要以掌根着力从左向右横摩。

如以推为主,则起到帮助胃内容物排空的作用;如以左掌根轻推至右,又以左手四指从右至左摩动,为平补平泻。

有增加胃的消化功能,促进胆汁和胰液进入小肠的作用。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前者又叫“推胃”或“胃部按摩”。

有时需要取右侧卧位,用力缓慢推挤胃部,这适用于有轻度胃幽门梗阻的病人。

按摩时间一般为1~2分钟,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调节时间的长短。

3)揉小肠用左手并拢的四指端或用掌根按住脐部,按照顺时针方向揉动1~2分钟,再换右手以同样姿势按逆时针方向揉动1~2分钟。

促进肠蠕动,助消化。

4)合推侧腹用两掌根着力,从腹部侧后方,向气海推挤1~2分钟,使肠管尤其是盆腔内器官(包括直肠、己状结肠、膀胱、子宫及附件等)受到挤摩,有助于防治这些器官的疾病。

5)推结肠用右手掌根从右下腹开始,左手辅助,向上推至右季肋,再推到左季肋,再向下推到盆腔。

反复3遍,有利于促进结肠蠕动的功能。

对防治便秘有一定作用。

6)振颤全腹用右手全掌捂住腹部中央,各指微屈,全掌做由小到大的全腹振颤1~2分钟。

有刺激消化和有关神经兴奋性的作用,对于腹腔内小的粘连有防治作用。

7)提抖腹壁这一手法不是每个人都能完成。

用一手或两手抓起腹壁进行抖动,反复3遍。

有利于解除肠粘连。

8)练腹肌做仰卧起坐最好,如开始不能满意完成也不要放弃练习。

有两个补救方法:(1)直腿抬高,先练单腿抬高,再练双腿同时抬高,次数多少根据自己的情况逐步增加;(2)仰卧起坐虽然不能完成,但要尽量坚持做,即使上身坐不起来,但腹肌也得到了锻炼。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只要坚持,经过练习是可以坐起来的。

每次练习以腹肌有疲劳感或稍感疼痛最为适宜。

这对减少腹壁脂肪和增加腹壁紧张度是很有好处的。

三,背部的按摩手法1)按揉斜方肌、岗上肌和提肩胛肌方法同颈部保健按摩。

该手法以仰卧位做最好。

2)按摩背肌坐位,用手背第二掌骨背节尽可能自上而下按摩背部肌肉,反复3遍。

3)拍打后背用拍子从上到下,由轻到重拍打后背部,以背部肌肉为重点。

4)吸气拍胸平静呼吸数次后,猛吸一口气憋住,在有胸背痛(如岔气)的一侧用掌根猛拍,引起胸部反射性的憋气扩张,有时可使疼痛立即解除。

该法还可改用猛吸气后用力憋气并咳嗽的方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有时也能达到目的。

5)整理活动躯干做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提肩左右旋转活动3遍,调整呼吸后收功。

四,胸部按摩的手法1)直推前胸用一手掌或两手重叠,从天突穴直向下推摩到肚脐,手法逐渐加重,反复进行1~2分钟。

有宽胸顺气、解郁作用。

2)横摩上胸用一手掌在上胸部反复擦摩,从胸骨柄水平到乳头水平以上为止。

3)按摩胸大肌坐位左腿搭在右大腿上,左前臂自然放于左大腿,使胸大肌放松。

用右手从上到下拿捏或推揉左胸大肌外侧1~2分钟。

再用右手第一掌骨桡侧或并拢的四指从内到外揉按左胸大肌1分钟。

对侧手法类似。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改善胸大肌的血循环,增加其弹性,对改善胸壁情况有利。

4)按揉胸骨旁用四指指端推揉胸骨旁,重点按揉和按压胸骨旁2~5肋间处。

手法从轻渐重,进行1~2分钟。

该手法对解除胸骨痛和防治心肺疾患、调整人体正常功能都有好处。

5)按摩肋间肌一手抬高放于脑后,用对侧手从内到外分别按摩所能触到的每个肋间,反复3遍。

6)扩胸缩胸吸气时伸腰抬臂扩胸,呼气时收肩、弯腰、缩胸,动作缓慢为宜,反复进行1~2分钟。

一方面能使胸廓充分活动,另一方面能增加换气量,改善全身供氧情况,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对心肺本身也有好处。

7)拍胸左手全掌捂住胸骨体(前胸)膻中穴,用右手掌根猛击左手背,动作要富有弹性,反复3次。

对心脏病患者手法要轻快。

可调节和改善心肺功能,使其有关神经受到刺激。

拍击后常自感心胸舒8)推两胁用双掌根推摩双侧胁部1分钟。

有疏肝健脾之功。

9)推摩胸胁用双手全掌横贴于胸部,一手在上,另一手在下进行来回交替推摩数十次。

有宽胸理气、舒肝解郁的作用。

手部的按摩手法1)揉腕将腕放于案桌上,用对侧手掌根或小鱼际按揉腕部1~2分钟。

一是对腕部有活血化瘀作用,二是对腕部各小骨有整复作用。

2)捏腕用对侧手拇、食指捏住腕部的背侧和掌面,以拇指揉腕背1~2分钟。

作用同前,只是压力稍集中于腕背中部。

3)捻指用对侧手的拇指和食指中节捻揉各指,从根部到尖端,各捻3遍。

如有屈指肌腱腱鞘炎或手指挫伤等可延长捻揉的时间。

对手指疾患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4)顶十指两手掌心相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各指分别相顶,反复10次。

使屈指肌腱受到牵拉。

5)拔伸各指用对侧手抓住或用食中指夹住各指进行拔伸,反复3遍,使手指各关节得到放松,痉挛的组织得到缓解。

6)抖腕用对侧手抓住中指,上、下抖动腕部1分钟,使腕部得到被动运动,有利于腕部的放松和整复。

7)拿捏手腕用对侧手从指端到腕部依次大把拿捏,反复3遍。

使手和腕部的软组织受到挤压,有活血化瘀作用。

8)滚手球无论铁球、石球还是核桃,在手中玩滚,对手部各关节、各肌肉,甚至对大脑都是很好的锻炼,是一项很好的健手、健脑前臂部的按摩手法1)揉肘伏案,用对侧手的鱼际按揉肘外侧1~2分钟,逐步加重力量。

对肘部有较好的疏筋活血作用。

2)推揉肘外侧伏案,用对侧手并拢的四指推揉肘外侧,自上而下,从轻到重,进行1~2分钟。

对改善前臂伸肌群的血液循环和恢复其弹性均有较好作用。

3)弹拨前臂伸肌群腱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伏案或将肘屈至135度左右贴于胸部,用对侧拇指或中指做与前臂伸肌群腱膜垂直方向的较有力的弹拨,以能耐受为度。

有解除粘连、活血化瘀的作用,是治疗网球肘的必要手法。

根据痛点一般要弹拨到肱骨外上髁处的肌膜附着点。

4)鱼际按揉伏案,如开始时的姿势做鱼际按揉1分钟。

5)拿捏前臂肌肉用对侧手从上到下拿捏前臂肌肉1~2分钟。

对前臂疏经活血,解除疲劳有较好作用,有利于治疗肘痛证。

肩部的按摩手法肩部按摩要注意使被按摩的部位放松,以坐在写字台前一侧伏案为好。

1)搓掌热肩坐在写字台前,双掌快速对搓20次致热,用热掌捂肩,将掌心对准痛处或发凉的部位。

时间与搓掌用的时间相同,反复3遍。

捂3次后该处局部感到温暖、舒适。

2)揉肩一手伏案,另一手掌揉对侧肩部,以肩前部为主,时间1~2分钟。

可使该处血管扩张,有消肿止痛作用。

3)弹拨肱二头肌腱姿势同前,用对侧手的并拢四指左右弹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由上到下,从轻逐渐加重手法。

时间为1~3分钟。

该手法能使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和腱鞘消肿止痛,解除粘连,是肩周炎的主要防治手法。

如肱二头肌短头有压痛,可以用同样手法进行治疗。

4)揉胸大肌姿势同前,用对侧手四指并拢推揉胸大肌外上部1~2分钟,对改善肩周组织的血循环,防治肩周痛有益。

5)按揉斜方肌和提肩胛肌姿势同前,肩向前向内倾,使该部肌肉放松,用对侧并拢的四指绕过颈前按揉肩胛骨内上角附近的斜方肌和提肩胛肌附着部,时间为1分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是防治颈肩痛的常用手法。

6)拿捏圆肌伏案或以患侧手抓住对侧肘部,用对侧四指按揉患侧的大小圆肌1分钟。

肥胖不便者可免做。

7)拿揉三角肌姿势同前,用对侧手大把拿揉三角肌1分钟,可促进该部的血液循环。

8)叩肩伏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用对侧手掌根和虚拳叩击肩前部,由轻渐重,时间为1~2分钟。

9)肩部练功方法较多,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进行,但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1)扒墙:在有标志的墙上用患肢的手逐渐向上摸,越摸越高,牵动肩部恢复功能。

(2)摸耳:双手交替用手经脑后摸对侧耳廓,捏住耳朵可坚持片刻。

反复数次,目的同前。

(3)背牵:双手在背后相握,分别向左和右牵动,幅度渐大。

反复数次,目的同前。

(4)轮转双肩:两臂先交替前后摆动10~20次,再做双臂大轮转10次。

一方面健身,一方面有助于患肩恢复功能。

颈部按摩的手法1)搓掌热颈快速对掌搓擦20次,立即以热手捂住颈部后外侧,时间与搓掌时间相同。

反复3遍。

对于因受风引起的颈部冷痛等症最为适宜。

2)推揉颈肌两手四指并拢从上到下依次推揉颈后斜方肌、胸锁乳突肌上段,特别要注意认真推揉该二肌之间侧偏后部位的副神经。

因为副神经在该处容易受风,有时能触到肿大而压痛明显的副神经,手法从轻,慢慢加重,最好能做1~3分钟,同时需注意在推揉颈肌和按摩副神经时,尽量避免手与颈部皮肤发生摩擦,以避免颈部皮肤擦伤。

该手法是治疗落枕和防治颈椎病最重要的手法之一。

3)推揉岗上肌和提肩胛肌用对侧手绕过颈前拿揉对侧岗上肌和提肩胛肌1分钟。

也可用对侧手四指从颈后按揉对侧提肩胛肌和斜方肌在肩胛骨内侧缘的附着处,若为仰卧位,该手法效果最好,常使痉挛的肌肉解痉止痛。

4)推揉胸锁乳突肌上段四指并拢推揉同侧胸锁乳突肌上段,该部触之发凉时,常表示该部位血循不佳,同时也有压痛。

此时将手法变为轻而缓慢的推揉的手法,延长按摩时间,一般不少于1~3分钟,在手法逐渐加重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肌肉痉挛则相应缓解。

5)挟颈和动颈双手各指插夹在一起,用双掌根先轻轻挟住颈后部,使颈部做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旋转活动数次后,将颈后挟紧,利用杠杆作用使颈部尽量过伸,目的是使颈部被拉长,一方面有松弛颈肌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使错位的颈椎复位,次数和时间由自己掌握。

6)调整呼吸,收功。

鼻和口腔的按摩手法1)揉鼻双手快速对掌搓擦20次,以右手掌心捂住鼻子并揉鼻20次,反复3遍。

有温鼻及促进其血液循环的作用,还可通过鼻部的穴位使全身功能得到调整。

尤其可预防感冒。

2)摩鼻旁用双手食指或拇指上、下交替摩擦鼻左右两旁各20次,以发热为好,不但能防治鼻疾,对面部及眼部都有好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