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夏山学校》简介

《夏山学校》简介

【導讀人:郭實渝】Summerhill: A Radical Approach to Child RearingBy A. S. NeillNew York: Hart Publishing Company. 1960全書共400頁,本篇導讀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按照原書的章節,依序將其中重要的觀點提出,作為仔細閱讀的綱領。

第二部分為本人對本書的一些評論。

第一部分Erich Fromm(批判社會學者)為本書寫前言,夏山學校在 A. S. Neill (1883-1973)於1921年創辦以來,始終堅持Neill體系。

Fromm為此體系整理出十條辦校的原則,說明Neill的自由學校理念,而且Neill與該校的老師們都能誠摯的遵行。

學校以自我決定(self-determination)為教育目標。

所謂自我決定就是以自由代替權威,不使用壓力教導兒童。

Neill的這個體系,在教養兒童上的確是一個激進手段。

下面是Fromm 提出Neill的十項原則:1、Neill堅決相信「兒童是善良的。

」他相信,一般兒童不是天生殘缺、懦弱、及沒有靈魂的機器,而是充滿對生命的熱愛與興趣的個體。

2、教育的目的—也是生命的目的—是快樂的工作與發掘幸福。

3、教育上,只培養兒童的智能是不夠的,必須是智能與情緒的共同發展。

4、教育必須配合兒童心理的需要與能力的訓練,對人們的兼愛是在兒童時期以後才會發展的。

5、教條、規訓、及懲罰,加諸於兒童身上,會產生恐懼,恐懼造成敵意,這些雖然不一定感受到,但都會癱瘓兒童感覺的本然性與努力。

6、自由並不是放縱(freedom does not mean license),這是Neill非常強調的,也就是人際之間的尊重是相互的,老師不會對兒童施壓,兒童也沒有權力使用壓力反抗老師。

7、與上一原則連帶的是,老師必須是真心誠意的,如不對兒童說謊。

8、健康的兒童發展遲早有必要離開父母,父母的角色被社會取代,最後能完全獨立的面對世界。

9、歉疚的感覺會使兒童將它與權威連結,歉疚也妨礙個人的獨立。

這些感覺造成反抗、悔改、順從、及新反抗等的循環行為。

歉疚並非來自良心,而是來自認清了不服從權威的結果,與造成的恐懼。

10、夏山學校不提供宗教教育。

按照Neill的說法,夏山學校並非不關心所謂人類的基本價值,只是「宗教理論是相信者與不相信者之間的爭執而已。

」下一代的小孩可能會有新的信仰,推翻現在的信念,如相信快樂超過了相信原罪。

Neill的想法上,不以教育兒童來適應社會秩序,而是努力養育兒童成為快樂的人們。

Fromm提到,他並不見得同意Neill書中每一句話,至少有兩點保留:(1)Neill 似乎低估了智性教育的重要,而只重視情緒上的快樂與本然性,以及對世界的感情與藝術價值。

(2)過於藉助Freud的心理分析預設,如Freud過分重視「性」的意義。

總而言之,Fromm對本書的評價是,Neill是頗具有勇氣的教育實踐者,努力實踐他的理想。

也是一位實驗家與觀察家,從不強調自我。

他混和了教育與治療,向兒童展示了生命是值得把握,不是逃避的。

全書分為七章,其中許多重複。

因為作者是在重述自己的經驗,文筆流暢,自然而且容易瞭解。

在本書讀完之後,應該有時間看看有關夏山學校的最新文獻。

因為日換星移,這所學校也經過了將近九十年的經營,兒童長大,教師也老了,世界也有不少的變動,人們的思考與容忍度有不少的變化。

現在的狀況如何,與英國政府間的爭議是怎樣的,值得看看。

第一章是Neill陳述自己的夏山理念,及它與其他學校之不同。

在敘述夏山學校的運作中,包括學生自治、男女同校、工作、遊戲、跳舞、運動等等活動、最後以英國政府的視察報告,與夏山的未來作結束。

第二章,以與兒童教養有關的問題為討論主題,包括課程、責任、行為、心理、獎懲、自由等等。

第三章,討論有關「性」教育的議題。

第四章,宗教與道德。

第五章,兒童的行為。

第六章,家長的問題。

第七章,面對其他問題,Neill提出的答案,如婚姻、宗教、死亡、種族等。

下面就各章節討論。

Neill在緒論中,提出一句格言:夏山學校是一個治療不快樂兒童,使他們能快樂成長的地方。

本書就是這個地方的故事。

第一章夏山學校 Summerhill1、夏山的理念,1921年成立,人數為45人左右,分為三組:年齡最小為5-7歲,中間為8-10歲,最年長的是11-15歲。

不少來自國外。

一律住校,成立之初的理念是:建立一個適合兒童的學校,並非為適合社會而設的教育兒童的學校。

課程—上課是隨性的,只有老師有上課表,學生有自由上課或不上課。

學生—沒有任何恐懼,大家都是平等的相處,相互尊重,沒有長幼之分,大家都是朋友。

2、夏山的日程,學期開始,公布上課表。

早餐為8:15到9:00。

上課至1:00,下午為自由活動時間。

週六晚上是學生大會時間(generalmeetings)。

3、比照標準教育(standard education),主張遊戲中學習。

4、成功與失敗的案例,成功的標準是能夠愉快的工作與積極的生活,自信的面對未來。

夏山的畢業生,沒有什麼天才,有幾位頗具創意的藝術家。

一般來說,十二歲以下,使用自由的方法教育最有效,超過十二歲,則要花許多時間丟棄傳統教育的影響。

5、輔導課,個人課輔與輔導,包括情緒問題與性教育等。

6、自我管理的形式,懲罰方式以罰錢為主。

仍有一個重要問題,始終未能解決,即個人與社群的爭執。

7、男女共同教育,沒有大問題。

8、工作、課業、或課外活動,完全自動(懶惰的意義)。

9、遊戲。

10、戲劇表演,完全自動,自己寫劇本、扮演角色等。

11、音樂與跳舞。

12、運動與比賽,如冬季的冰上曲棍球,夏季的網球等。

13、英國政府官員的報告,並不能贊同此系統,問題在:(1)年紀小的學生缺乏好的老師(2)教學品質(3)缺乏導師(4)缺乏隱私但在教學的一般成果上,也有不少優點:如:藝術工作成績優良創作也有不少的體能活動14、夏山的未來,夏山未來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夏山理念的未來對人文應有重要的影響。

第二章兒童教養問題1、不自由的兒童 The Unfree Child住在世界各角落的不自由兒童,被形塑、制約訓練、壓制的小孩,坐在無生氣的學校教室,日後,更會在無生氣的公司上班,然後,進一步將這種感受與生活形態傳給他的小孩。

心理學家認為這種心理的傷害是在生命中前五年、甚至更小造成的。

出生時就是不自由的開始,將小孩形塑成一個有規矩的個體,將義務放在快樂之前。

我認為,不自由的教育造成無法完全的「活」(lived fully) 。

這種教育完全忽視生命中的情緒,因為情緒是活的,缺乏表達的機會只會造成卑賤、醜陋與仇恨。

只有頭腦受教育是不夠的,情緒要能自由,智慧會自己發展。

我堅決的相信,沒有問題兒童,只有問題家長。

或許可以說只有問題人性(a problem humanity)。

被緊緊包裹住的新一代將很困難和平相處的生活在一起,沒有仇恨。

2、自由的兒童 The Free Child自我管理(self-regulation),相信人性的善良,相信人是沒有原罪的。

分辨自由與溺愛或寵愛,因此,Freedom does not involve spoiling the child.一個迷思:小孩只有在壓力下才會成功、成長。

夏山小學打破這個迷思。

生命中要表現誠意,教育兒童有誠意,兒童也會有誠意。

我發現,(1)小孩是具有誠意的動物,誠意也是唯一對待小孩的辦法。

(2)生命目標是快樂、生命的罪惡是限制與破壞快樂。

誠意有困難,自由也不容易。

(3)給予兒童自由,讓他們過自己的生活,克服無知。

(4)允許兒童自私,以自己的興趣為先。

(5)不要加諸兒童任何權威,讓兒童能自我紀律(self-discipline) 不需要書本教。

3、愛與贊同 Love and Approval認清兒童不是小大人,但要相信他們,愛與贊同、信任、了解他們信任就是不說謊,對子女、對自己。

4、恐懼 Fear輔導學生排除恐懼恐懼是自然界的律則,生存、永續都是因為恐懼。

打罵會強化兒童的恐懼。

分辨不安與恐懼,有些是自然的,有些是不健康的。

自由能使小孩克服恐懼。

5、自卑與幻想 Inferiority and Fantasy小孩對其他人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會產生自卑,但性器官的大小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幻想是自我中心的,逃避現實,假想玩伴等。

這些都是替代品。

6、破壞 Destructiveness小孩對價值、財物沒有觀念。

兒童是原始的,沒有文明概念,女孩較不易損毀物品。

7、說謊Lie說謊的小孩來自說謊的父母。

說謊大部分是因為害怕。

分辨lying 與 being dishonest。

可以是誠實且說謊者,生活上大事要誠實,小事可以說謊(如社會禮儀的要求),也就是一些 white lie 。

8、責任 Responsibility小孩應有負責任的概念,應有責任感。

用常識判斷。

9、服從與規訓 Obedience and Discipline服從應是給予與接受雙方面的。

兒童不是服從權威,但自由的目標是每個人有自由作任何事,只要不侵犯到其他人的自由。

服從是社會禮儀,出自內心。

規訓是工具,管訓是宗教性的。

小孩若在家也能自我規範,則不需要管訓。

在夏山,平等的對待兒童,兒童能聰明的分辨出愛與恨,若被給予愛,也會回報以愛。

沒有父母管訓的愛的環境,會安定許多麻煩的兒童。

10、賞與罰 Rewards and Punishment獎賞是多餘的,應是出自內心,對工作完成之自我滿足就可以了。

罰也是一種不公正,同時是一種仇恨的行為。

11、排便與廁所訓練 Defecation and Toiler Training小孩對糞便很有興趣,其實這也是自然現象小孩的興趣會自然活過去的。

12、食物 Food由兒童選擇食物,一週後,會選擇營養均衡的餐點。

在夏山,小孩有權決定食物單,三種主菜的選擇,因此很少浪費,也少有拉肚子或便秘的。

(準備三餐仍是大人的工作,因此還不能算完全由學生自主。

)13、健康與睡眠 Health and Sleep室外空氣新鮮的生活,快樂健康,很少有生病的情況。

睡眠較難控制。

14、清潔與衣著 Cleanliness and Clothing男女生有別,15歲以上男女生都關心自己的儀表。

衣著較不容易控制,仍然不應由父母決定應該穿什麼衣服。

15、玩具 Toys幼兒房中充滿破損的玩具,中產階級的小孩有過多玩具,而且過於昂貴。

16、噪音Noise小孩是很吵的,這是自然的,到14歲應該可以度過這段時期。

17、禮貌 Manners禮貌不能教,能想到他人,誠心的感受到他人,產生尊重。

禮節可以教,裝飾禮貌。

小孩之間會相互改正,在夏山社區的氣氛下,禮貌自然會出現。

18、金錢 Money若以金錢為愛小孩的標準,給太多或太少都是問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