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

中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

龙源期刊网
中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
作者:刘海国
来源:《校园英语·月末》2018年第13期
【摘要】以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四个方面被确立为英语核心素养。

基于英语课堂的现实基础,将其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实施到具体的实践教学中,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方法。

五步教学法旨在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终生素养、促进英语教学交流。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五步教学法
【作者简介】刘海国(1975.07-),男,汉族,甘肃康县人,康县豆坝镇九年制学校,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现阶段英语教育研究者和中小学英语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探讨呈上升趋势,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

然而,围绕学科核心素养修订后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尚未正式颁布和在课堂中实践,但是整体发展趋势不可改变。

二、当前中学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
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乃至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瓦解,一门学科的地位直接取决于人们的社会需求和全民价值取向。

当前中学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

具体表现在教学方法、学生的主动性和语言环境等方面。

1.教学方法传统。

对于教育欠发达的农村偏远地区,受经济文化、信息科技、人文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传统和落后,英语课堂多以讲授法为主,学生在学习上没有主动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生学习中应该起主导作用。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教师应更多的创设语言环境而不是交代知识的条条框框,单一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降低了学科的趣味性。

2.考试驱动学习。

从教学评价上来说,无论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对教师的评价都是从成绩入手,考试仍然是衡量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因素。

这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唯考试论,导致一些教师在教学上和学生的学习上注重识记和笔试练习,忽视了英语学科对听、说、读、写的全面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