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藏类型》PPT课件
精选ppt
7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定义:地壳运动使地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 的构造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精选ppt
8
构造油气藏的类型
背斜油气藏 断层油气藏 岩体刺穿油气藏 裂缝性油气藏
精选ppt
9
一、背斜油气藏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 地层发生弯曲变形, 形成向周围倾伏的背 斜,称背斜圈闭。
油气在背斜圈闭中 聚集形成的油气藏, 称为背斜油气藏。
☆潜山上覆地层薄,翼部地层厚,差异压实,形成平缓 背斜。继承古凸起或者沿沉积基底的隆起形态而发育形成。
精选ppt
15
4 、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 ——与地下柔性物质活动有关
底辟拱升背斜 油气藏
刺穿接触 油气藏
☆盐、膏、欠压实泥岩, 密度比上覆地层低,受不均衡压力作用,上拱形成背斜
精选ppt
16
5、滚动背斜油气藏(与同生断层有关)
2.分类方案: 按圈闭成因分类:构造、地层、岩性、
水动力、复合
精选ppt
6
断块油气藏
潜山油气藏
地
层 油 气
地层不整合 遮挡油气藏
藏
地层超覆 油气藏
岩性上倾尖 灭油气藏
岩
砂岩透镜体
性
油气藏
油
气
藏
物性封闭油气藏
生物礁油气藏
水
构造鼻型水
动
动力油气藏
力
油
气
单斜型水动
藏
力油气藏
复
构造—地层油气藏
合
油
气
藏
构造—岩性油气藏
①遮挡物——封闭作用 ②油气运移的通道——开启性
油砂山油田构造图(a)及剖面图(b)
(据青海石精油选p勘pt 探局)
25
3、断层带的封闭性取决于:
(1)断层性质: ——压性、压扭性封闭好,张性差。
(2)断面产状: ——缓:封闭;陡:开启性大。
44.7
30~100
20
71
黑色
0.9~1.0 100~4000
重度重质油藏
基本无气
液相 气液
黑色
>1.0
>400
沥青质油矿
无气无液
固相 固相
黑色
>1.0
>90
1.分类原则: 科学性---分类应能充分反映圈闭的成因,反映各
种不同类型油气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实用性---分类应能有效地指导油气藏的勘探及开 发工作,简便实用。
——我国主要分布在西部含油气区。
精选ppt
13
2、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与基底活动有关)
☆特点:两翼缓、倾角小,H闭较小,S闭较大,多分布 在裂谷型含油气盆地中,常成组、成带分布,组成长垣或隆 起带。背斜的形成具有继承性。
精选ppt
14
3 、披覆背斜油气藏(与潜山和差异压实有关)
+ +++ + +
大类 气藏
临界 态油 气藏
油藏
油气藏 相态类型
细分类 干气藏 湿气藏 凝析气藏 近临界态凝析气藏 临界态油气藏 近临界态油藏(高 挥发性) 轻质油藏 常规油藏 轻度重质油藏
原始 气油比(m3/t)
无油 >1500 >1000 600~1000
526
350~650
10~350 35~ 250
<35
中度重质油藏
20
断层的封闭机理:对置封闭、泥岩涂抹封闭、颗 粒破碎封闭、成岩封闭。
(1)对置封闭:储层上倾方向与非渗透层对接, “砂岩不见面”。
精选ppt
21
①储集层沿上倾方向与 ②两侧储层对置时,上倾地
断层另一盘的非渗透性 层的排替压力大,则封闭;
层接触:封闭。
否则不封闭。
精选ppt
22
断层的封闭机理:
(2)泥岩涂抹封闭:塑 性泥岩层沿断裂带涂抹,使 断裂带本身具有高排替压力, 封闭。
精选ppt
23
断层封闭机理:
(3)颗粒碎裂封闭:碎裂作用使断裂带中颗 粒颗级和渗透率降低,如砂质颗粒破碎形成细 粒的断层泥。
(4)成岩封闭:胶结作用使断裂带渗透性降 低。
精选ppt
24
2.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0.76~0.83 0.83~0.87
>0.87
典型的烃组成 (mol,%)
粘度(mPa.s) 无油 <1.0 <1.0
1.0~2.0 1.0~4.0
C1 96 91.6 87 70.4 59.7
C5 0.0 0.94 4.6 11 14.5
1.0~1.0
64
19.7
5~10
35
38.3
10~30
49
精选ppt
2
影响较大的分类有以下两种:
(1) 圈闭成因分类:构造、地层、混合三大类型。
(2) 按油气藏形态分类:层状、块状、不规则状等 类型。
精选ppt
3
构造圈闭:构造成因 非构造圈闭:非构造成因
隐蔽圈闭:常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探技术难以发现的各类圈闭。 主体是岩性、地层油气藏。
精选ppt
4
中国油气藏相态类型划分表(据孙志道简化,1996)
分布:快速沉积的三角洲, 盆倾同生断层下降盘,背斜 高点顺断层有迁移,其偏移 的轨迹大体与断层面平行。
精选ppt
18
二、断层油气藏
储集层上倾方向被断层遮挡形成断层圈闭,其中聚 集了油气。
精选ppt
19
1.断层圈闭的形成机理
前提条件:断层封闭;断层与储层构成闭合的空间, 断层线与构造等高线闭合。
精选ppt
☆同生断层:边沉积边断裂。常伴逆牵引(滚动背斜)。
在断块活动及重力滑动作用下,堆积在同生断层下降盘上
的砂泥岩地层沿断层面下滑,使地层产生逆牵引,形成了“滚
动背斜”圈闭。
精选ppt
17
5、滚动背斜油气藏(与同生断层有关)
☆特点:深陡浅缓、近陡 远缓。轴线基本平行断层面 ,常沿断层成串珠状成带分 布。
精选ppt
10
一、背斜油气藏
19世纪末“背斜学说”。背斜油气藏占世界大 油气田储量的四分之三以上。
精选ppt
11
按背斜构造的成因分为:
挤压背斜油气藏 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 披覆背斜油气藏 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 滚动背斜油气藏
精选ppt
12
1、 挤压背斜油气藏(与褶皱作用有关)
☆褶皱区的山前、山间坳陷内,侧向挤压应力作用所致。 特点:两翼地层陡,一般不对称,H闭大、S闭小,常伴有 逆断层,常成排出带出现
微量气
相态
储层 气相 气相 气相 气相 气液
液相
液相 液相 液相
地面 气相 气液 气液 气液 气液
气液
气液 气液 气液
液相 气液
颜色 无油 透明 透明-淡黄 黄-桔黄 黄-桔黄
桔黄-浅绿
浅绿-褐色 黑色 黑色
地面原油特征
相对密度 无油 0.6
0.6~0.8 0.76~0.81 0.76~0.82
0.76~0.82
第六章 油气藏类型及特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第三节 地层油气藏 第四节 岩性油气藏 第五节 水动力油气藏 第六节 复合油气藏
精选ppt
1
第一节 概述
世界上发现的油气藏数量众多、类型各异,分 类方案众多。
主要分类依据:圈闭成因、油气藏形态、遮挡 类型、储集层类型、储量及产量的大小、烃类相态 及流体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