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村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韩叶梅
2012.9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恶化,保护生态环境已迫在眉睫。
我校将充分利用现有的绿色资源,对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
力图通过环境教育,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用校园环境去熏陶学生的心灵,让绿色之光照耀学生的人生,使德育的内力绽放得更加灿烂,更加持久。
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环境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关切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重大问题。
保护环境,在有效地利用环境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制止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己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人类行为难则。
1983年,我国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
为提高七年级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在创建绿色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大力推进七年级学生的素质教育。
二、教材分析:
1、通过了解我们的地球,知道地球的构成。
并且人类探索、寻找后,知道人类唯一的家园是地球。
2、了解人种的的成因,掌握地球环境对人类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进而了解地球为提供的资源,知道任何一种物种的灭绝都是地球和人类的损失。
3、欣赏大自然的美,我们要追求美创造美感受美。
4、通过图片和资料,了解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和警示。
5、感受了解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6.从正反两个方面知道,只有尊重自然才能造福人类。
7.了解人类探索大自然的例子,知道只有和谐发展才是正路。
8.了解自然灾害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9.了解人类对地球的伤害,看到人类面临的处境。
从思想深处知道善待地球的重要性。
10. 了解环境问题,探索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11.了解温室效应及南极臭氧层其危害,寻找解决措施。
12.了解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的知识,探索防止措施。
13.噪音也是一种污染,从我做起,结合政府防止他。
14.关注城市环境和农村环境,我们孙村正处在从农村向城市转型的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学好,适应这个环境。
15、教育学生做个文明好少年。
三、学情分析
孙村中学七年级共10个教学班,450多个学生,对现实中的环境污染有所认识。
可以利用身边的环境现象作为环境教育的好教材。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2、从实践中发掘学生的感触点。
3、教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环境保护自主性。
4、生活中学习中,师生互相监督。
5、创设环环相扣的环境教育途径,使学生初步树立环境意识。
6、各学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途径,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指导学生制作"保护环境、美化社区"沙盘;"减卡救树"宣传卡等。
使学生懂得社区环境的好坏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免赠贺卡可以节省大量自然资源,使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
努力挖掘教材中可渗透环保教育的渗透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利用学科教学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是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7、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活动途径,强化学生环保意识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育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深知的教育方法,所以把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作为强化学生环保意识与主体自觉参与环保活动教育的最佳途径。
组织的活动:五、达到效果
在环保活动中引进评比、表彰机制的途径,激发学生主体自觉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
环境教育中也要引进评比表彰机制,这不仅仅是可以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
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参加环保活动的主体意识,学生的潜能得以展示。
为此每次开展环保活动前都要提出活动要求和评比条件,活动后进行总结、评比、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