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单元讲解公文概述(201511)

第一单元讲解公文概述(201511)

被批转、转发的公文属于正 文,不是附件
附件名称后不加 标点符号。
附件
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 者参考资料。
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 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 起装订。
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 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
附件
“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 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附 件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如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 应当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 格编排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 其后标注“附件”二字及附 件顺序号。
➢ 重要事项:有关国家政治、经 济、文化、军事、科技、人事、 外交等方面的大事
➢ 法定事项:依据法律法规和法 定程序公开的事项
多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布, 内容比公报更简要
发布主体限于国家权 力机关、行政机关及 被授权的机关。
党的机关不使用
校庆、迁址等可以 发公告吗?
6.通告
适用于 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
1.决定
适用于: 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 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 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
的决定事项。
适用于党政各级 机关
2.决议
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 事项。
以会议名义发布 发布的决策事项必须是对重大
问题的处理或重要工作事项
发布的决策事项必须经会议讨 论通过
➢属于党的机关 专用文种,且发 布层次较高
7.印章
公文生效的标志 凡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
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 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 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 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 盖印章。
国务院关于国家行 政机关和企业事业 单位社会团体印章 管理的规定(国发 〔1999〕25 号)
印章应与正文共处一页
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 不能容下印章或签发人签 名章、成文日期时,可以 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 施解决。
(要式文书)
版主头体记:: 公的公(公末文文文条部不末首首分分含页页页隔。)首红红 线、条色色 以公分分 上分文隔隔 的隔末线线线 部页以以以 分首下下 。上, 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
(一) 版头
版头: 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
发文机关标志 发文字号 红色分隔线
份号 密级和保密期限 紧急程度 签发人
3.正文
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 文的内容。
数字、年份不能回行断写 3号仿宋字,每面22行,每
行28字
注:用纸规格、 页边距、页码等 有严格要求
4.附件与附件说明
附件说明
附件
附件说明的标注要求
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 一行左空二字标识“附件”, 并注明附件的序号、标题和 份数等,以防止附件散乱和 丢失。
黑政办发〔2000〕19号 财农字〔1997〕15号
(由农业司主办,以财政部的 名义发出)
便于收文机关 直接向发文机关 的主办单位进行 联系
便于收文机关 确定交办部门
发文机关代字
最后为“发”“函”或“字” 国发〔 2012〕15号 国函〔 2012〕6号 财农字〔 1997 〕15号
一般不同时出现
➢一般行政机关 不使用
3.命令(令)
适用于:
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 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 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包括: 公布令、行政令、嘉奖令等
➢按照法律规定的权 限发布 ➢是行政机关专用的 文种,只可用于行政 机关及其法定代表, 其它单位和个人不能 发布
4、公报
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 事项。
发文机关 +“文件”
也可以不加“文件”二字
用红色标识,以醒目美观为原 则
国务院机构简称(2009)
规范化简称应由该机 关的上级机关规定
5.发文字号★
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 顺序号组成
是引用、检索、管理、统计文 件的重要数据
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 发文字号
京办发〔2000〕19号
不能出现“此页无 正文”的情况,以 防止公文变造
8.附注
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 明的事项。
此件发至县团级 此件可见报 如有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 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9.议案
适用于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 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草案’ 的议案”
只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
10.报告
适用于: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工作报告) 反映情况(情况报告) 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答复报告)
“你写一个 情况说明。”
按予导
办答机
件复关




12.批复
适用于 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 有请示才会有批复 ➢ 有请示就要有回复
现实中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途 径不只有“批复”: 函、纪要、公文处理单等
13.意见
适用于:
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的 办法。
➢ 向下级机关提出指导性见解和处 理办法
➢ 向上级机关对重要问题提出建议 ➢ 向平级机关就某项工作提出建议,
第一单元讲解公文概述(201511)
文书学的研究对象
文书学——以文书和文书工 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 科。
文书: 1.文字图籍 2.书籍;文章 3.公文;案牍 4.字据;契约 5.书札 6.从事书信、公文工作的人 7.文章和书法的合称 8.弹词的别称
公文、公务文书、文书和文件
文书 公文、公务文书 文件、红头文件
(二) 主体
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下(不含) 、公文末页 首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
标题 主送机关 正文 发文机关署名 成文日期 印章
附件说明 附注 附件
标题
主送机 关
正文


发文机关 署名
成文日 期
附注
附件说明
附件
1.标题
一般构成要素: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4个及以上机关联合行文时,标题中的发文机关名
文种: 公文的名称 公文的称谓
1.公文的种类
载体形式——甲骨、金文、纸质、电子…… 内容性质——法规规章、领导指挥、报请知照…… 涉密程度——绝密机密秘密、内部、限制公开、公开 办理时限——特急、加急、平件 行文方向——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公文来源——发文、收文 公文使用范围——通用公文、专业公文、机关常用公文 公文的形成者——党政机关、人大、军队、企业公文…… 公文的形式——文件式公文 、信函式公文…… 制发主体——机关公文 、机关办公厅(室)公文……
15.纪要(2012年以前原名会议纪要)
适用于:
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根据会议记录以及其他有关材料 加工整理而成,是反映会议基本 情况和精神的纪实性公文。
印发参会单位和其它相关单位, 无固定行文方向
纪——整理 要——要点
二、公文的格式★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GB/T 9704-2012
➢ 版头部分的格式要素 ➢ 主体部分的格式要素 ➢ 版记部分的格式要素 ➢ 页面格式
5.发文机关署名
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 化简称。
问题:批转、转发类公文 的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 期编排在被批转或转发公 文的前面还是后面?
已废止的标注方法
6.成文日期 ★
是公文生效的时间
➢ 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 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 2006年3月10日 × 二00六年三月十日 × 二零零六年三月十日 × 二 O O 六年三月十日
者周知的事项。
➢ 内容针对社会的某一方面,用于要求 一定管理范围内的单位、群众了解某 些事项
➢ 内容具有公开性,但一般非重大事项
通过在社会上张贴或新闻媒体公 开发布
用于行政机关、人民 团体、企事业单位
党的机关一般不使用
7.通知
适用于:
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 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
关的公文; 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
一般不同时 出现
发文字号——年份
年份不宜简写,应标全称并置于六角方括号中。
√ 〔2005 〕× [2005] × ﹝2005﹞ ×(2005)
发文字号——发文顺序号
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1不编为001)
京政发〔 2001〕 第 0 15号
6.签发人★
代表机关最后核查并批准公文发出的领导人姓名 通常用于上行文(请示、报告和意见)
供对方参考
➢上行、平行、下 行三个行文方向均 可使用。
➢需要注意与其它 文种的区分。
14.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
商洽工作、 询问和答复问题, 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不相隶属机关:
平级机关 没有行政隶属或业务主管关系
的机关
请示:用于下级向上 级请求指示和批准
函:用于被主管机关 向主管机关请求批准。
如不标保密期限,秘密等级两 字之间空一字距离
秘密★三年 绝密 机密★15年
3.紧急程度
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 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
➢ 特急、加急
电报应当分别标注
➢ 特提:10分钟之内 ➢ 特急:48小时之内 ➢ 加急:4 天之内 ➢ 平急:6天之内
4.发文机关标志
表明公文的作者和责任者
发文机关代字 年份 发文顺序号
发文机关代字的含义
国令 国发 国函 国发明电 国办发 国办函 国办发明电
发文机关代字
第一个字表明区域 黑政发〔2000〕19号 中发〔2000〕19号
第二个字为发文机关 内政发〔2001〕5号 辽财发〔2004〕9号
发文机关代字
第三(二)个字为发文机关 承办部门
文书学内容框架
公文
公文的特点 公文的种类 公文的格式
文书工作
工作原则 行文规则 业务系统
文件归档工作
➢归档工作的组织管理 ➢归档文件的整理规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