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2题;共44分)1. (2分) (2018高二下·济南期末)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B . 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C . 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D .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离子键,也可能含共价键2. (2分) (2016高二上·黄陵期末)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 . 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已知浓度的盐酸B .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一定体积的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C . 滴定时,没有逐出滴定管下口的气泡D . 读数时,视线与滴定管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3. (2分)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 .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2H++CO32- = CO2↑+H2OB . 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 BaSO4 ↓C . Fe(OH)3与盐酸反应:H++ OH- = H2OD . Fe2O3溶于稀硫酸: 6H++ Fe2O3 =2Fe3++3H2O4. (2分) (2016高二上·西安期中) 化学反应观是化学学科观念之一,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能量变化B . 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C .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物质的状态变化D . 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5. (2分) (2019高一上·长治期末) 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⑴取少量溶液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⑵然后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⑶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色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错误的是()A . 一定有CO32-B . 一定有SO42-C . 不能确定SO42-是否存在D . 不能确定Cl-是否存在6. (2分)现由含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和泥沙等杂质的粗食盐提纯氯化钠,可将粗食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⑥蒸发结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 ①②④⑤③⑥B . ①⑤④②①③⑥C . ①⑤④②③⑥D . ①②④⑤①③⑥7. (2分) (2017高二上·上饶期中) 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的Ba(OH)2、NaOH、NH3•H2O三种溶液,所用相同浓度的盐酸的体积分别是V1、V2、V3 ,则三者的关系是()A . V1=V2=V3B . V1>V2>V3C . V3>V1>V2D . V1=V2<V38. (2分)工业上,利用CO和H2合成二甲醚:3CO(g)+3H2(g)⇌CH3OCH3(g)+CO2(g)在合适的温度下,研究者进行了多次实验,每次实验保持原料气组成(3molCO、3molH2)、体积(10L)、反应时间等因素不变,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X、Y两点对应的CO正反应速率相等B . 合成二甲醚的正反应△H>0C . 反应温度应控制在240℃~260℃之间D . 选择合适催化剂,可以提高CO转化率9. (2分)如果一个反应的△H-T△S值为零,则此反应()A . 处于平衡状态B . 是放热反应C . 不进行D . 能自发进行10. (2分) (2018高二上·滦县期中) 如图为反应N2+3H2 2NH3的速率v(N2)变化的图像,则横坐标不可能是()A . 反应时间B . 温度C . 压强D . N2的浓度11. (2分) (2015高二上·西安月考) 用0.01mol•L﹣1NaOH溶液完全中和pH=3的下列溶液各100mL,需NaOH 体积最大的是()A . 盐酸B . 醋酸C . 硝酸D . 硫酸12. (2分) (2018高二下·南阳开学考) 常温下,Ksp(CaSO4)=9×10-6 ,常温下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见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①CaSO4在稀硫酸中的溶解性比在纯水中的溶解性小②a、c两点均可以表示CaSO4溶于水所形成的饱和溶液③a点对应的Ksp不等于c点对应的Ksp④b点对应的溶液将有沉淀生成⑤向d点溶液加入适量CaCl2物体可以变到c点⑥d点溶液通过蒸发溶剂可以变到c点⑦常温下CaSO4溶于水的饱和溶液中,c(Ca2+)与c(SO42-)的乘积对应曲线上任意一点⑧常温下,向100mL饱和CaSO4溶液中加入400mL0.01mol/LNa2SO4溶液,能使溶液由a点变为b点A . 3句B . 4句C . 5句D . 6句13. (2分)(2015·广东模拟) 已知2H2(g)+O2(g)→2H2O(g)+483.6kJ.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A . 在相同的条件下,2mol氢气与1 mol氧气的总能量小于2mol 水蒸气的总能量B . H2(g)+ O2(g)→H2O(1)+Q1;Q1>241.8kJC . 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所以氢气和氧气反应不需要其他外界条件即可发生D . 任何条件下,2L水蒸气分解成2L氢气与1L氧气需吸收483.6kJ热量14. (2分)下列式子属于水解反应,且溶液呈酸性的是()A . HCO3- + H2O H3O+ + CO32-B . Fe3+ + 3H2O Fe(OH)3 + 3H+C . HS- + H2O H2S + OH-D . NH4+ + OH-NH3↑+ H2O15. (2分) (2015高二上·青海期末) 25℃某浓度的盐酸、氯化铵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分别为1.0×10﹣amol•L﹣1、1.0×10﹣bmol•L﹣1 ,则这两种溶液的pH之和为()A . 14﹣a+bB . 14+a+bC . 14﹣a﹣bD . 14+a﹣b16. (2分) (2018高一下·辽宁期末) 对水样中溶质M的分解速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在相同温度下,M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随时间(min)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在0~20 min内,I中M的平均分解速率为0.015mol·L-1·min-1B . 其它条件相同时,水样酸性越强,M的分解速率越快C . 在0~25 min内,Ⅲ中M的分解百分率比II大D . 由于Cu2+存在,IV 中M的分解速率比I快17. (2分) (2016高一下·黑龙江开学考) 已知硝酸能将Fe2+氧化为Fe3+ .下列物质反应后能使KSCN溶液变红的是()①过量的Fe与Cl2反应②Fe和过量稀硫酸反应③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④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⑤向Fe(N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A . 只有①B . 只有①③⑤C . 只有①②③D . 全部18. (2分)某同学为了探究沉淀的溶解平衡原理并测定某温度下PbI2的溶度积常数,设计了如下实验:Ⅰ、取100mL蒸馏水,加入过量的PbI2固体(黄色),搅拌、静置,过滤到洁净的烧杯中,得到滤液aⅡ、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几滴0.1mol/L的KI溶液,观察现象Ⅲ、另准确量取10.00mL滤液,与离子交换树脂(RH)发生反应:2RH+Pb2+=R2Pb+2H+ ,交换完成后,流出液用中和滴定法测得n (H+)=3.000×10﹣5mol分析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步骤I中搅拌的目的是使碘化铅充分溶解B . 步骤II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黄色沉淀C . 此实验温度下,PbI2的溶度积常数Ksp=1.350×10﹣8D . 若步骤I 盛装滤液的烧杯中有少量的水,Ksp的测定结果不受影响19. (2分) (2016高二上·成都期中) 在t℃时,某NaOH稀溶液中,c(H+)=10﹣a mol/L,c(OH﹣)=10﹣b mol/L,已知a+b=13,则在该温度下,将100mL 0.10mol/L的稀硫酸与100mL 0.40mol/L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为(已知:忽略混合时体积的变化;lg2=0.30;lg3=0.48)()A . 11.52B . 11.70C . 11.82D . 12.0020. (2分)(2016·六安模拟)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A . 图1表示相同温度下,向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中分别加水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其中a表示氨水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B . 图2表示向含有少量氢氧化钠的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所得沉淀物质的量与盐酸体积的关系C . 图3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D . 图4表示10 mL 0.01 mol•L﹣1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1 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随时间的变化(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21. (2分) (2018高二上·温州期中) 室温下向20mL0.1mol/L一元酸HA溶液加入0.1mol/L的NaOH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点所示溶液中c(HA)>c(A-)B . b点时,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大于20mLC . c点时,2c(Na+)=3c(A-)+3c(HA)D . 水的电离程度:c>b>a22. (2分) (2019高三上·拜泉月考) 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配制Fe(NO3)2溶液将Fe(NO3)2·9H2O溶于较浓硝酸,然后加水稀释B探究SO2的漂白性向盛有2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通入SO2 ,观察颜色变化C探究AgBr、AgI的溶度积大小向2支盛有2mL不同浓度NaBr、Nal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相同浓度的AgNO3稀溶液,观察实验现象D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0.01mol· L-1 KMnO4溶液,一支中加小粒MnSO4固体,然后2支试管中同时加入2mL0.1mol·L-1H2C2O4溶液,比较褪色时间快慢A . AB . BC . CD . D二、填空题 (共2题;共13分)23. (8分)(2018·潍坊模拟) 氢能是发展中的新能源,它的利用包括氯的制备、应用等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