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地域类型知识点

农业地域类型知识点

农业地域类型知识点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区位的含义:①农业生产的位置;②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

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3、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2
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1)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①北方地区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热量;②宁夏平原-----水分;
③修梯田发展种植业——地形;④南方水稻田施用石灰改良酸性红壤----土壤
(2)交通条件的改善、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影响的范围大大扩展
5.农业生产主导因素的判定
农业生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具体到某特定区域,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其中有一个因素起关键作用,这个因素就是主导区位因素。

3
4
5
6、在图中①
②③④处应
如何布局花
卉种植业、
乳牛业、小
麦种植业、
林果业。

7、农业地域的含义: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6、混合农业——以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为例
地价 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

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产值较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 需水量 需水量大的花卉、蔬菜种植等应布局在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
的地方
交通运输 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
易变质,乳牛业、花卉
业等应布局在离城镇较
近和交通方便的地方
6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7
8
9
我国应从美国的商品谷物生产中吸取哪些有用的经验?
①扩大规模,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水平;②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实现农业现代化;③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大牧场放牧业
二、乳畜业
五大农业地域类型比较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