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舍哺乳母猪采食量低原因分析及采取措施经7月4日以来对分娩舍哺乳母猪采食量进行了解了跟踪,同时经与组长以上人员共同讨论和分析。
对哺乳母猪采食量低原因分析及采取措施如下:原因分析:
一、种猪群方面:
1、怀孕母猪中期料量过高,导致母猪膘形偏肥较多,从而导致整个
哺乳期及哺乳高峰期料量提不起来;
2、初产母猪较多,采食量有一些限制;
3、因受初产母猪本身限制产后料量上的较慢,控料时间过长,导致
平均料量较低;
4、发热母猪较多,个别易反复;母猪乳房炎占一定比例。
二、防暑降温工作:
1、风机的合理、科学使用需进一步加强,根据天气、温度、猪群状
态灵活调整风口的多少与大小,以求保证大环境通风,小环境保
温及舍内无通风死角;
2、滴水降温的利用,应根据温度、仔猪大小及开启时间段定出合理
的使用标准;
3、中间及过道、通道撒水的灵活使用;
三、喂料工作:
1、湿拌料的普开使用及湿拌料干湿程度的统一标准(以手握紧从指
缝里有水渗出;放开松散为准)。
2、产后上料的时间把握及料量控制;
3、喂料餐数的合理性及料槽的及时清理,同时根据母猪的膘情及带
仔多少进行投喂;
另:(1)、母猪无食欲是否因添加营养药太多;
(2)、添加柠檬酸效果不太明显;
(3)、疫苗应激影响;
采取措施:
一、从源头配种怀孕舍抓起:1、重新调整中期料量,避免因中期料量
过高而导致哺乳期料量提不上来;同时保证母猪攻胎前的适宜膘情;
2、控制好舍内湿度,减少因高温、高湿对猪群造成影响。
二、强防暑降温的各项工作,临产母猪自转入分娩舍始使用湿拌料(湿
拌料统一标准);并在饲料里添加硭硝10克/头/天,连用7天(预防
产后便秘);
三、减少正常情况下的营养药物如:鱼肝油、胺基维它、加能速补等的
使用
四、做好产中、产后母猪护理,确保母猪体况恢复正常,做好产后各类
炎症的预防和治疗。
1、保证2次吊水质量:第1次吊水以补液、消炎为主(产后统一补
注:安痛定或氨基比林10ML);第2次吊水以调理、促进食欲为
主。
2、跟进后2次消炎针的注射工作(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抗生素),最
后1次消炎针用长效抗菌剂肌注:10ML/头。
五、产后上料的渐进性,保证产后第5——7天达到自由采食,并根据母
猪体况、带仔头数(以维持料量1.8—2.0Kg/头/天±0.4—0.5/头×仔猪头数为参照标准),进行投料。
保证每单元平均每头母猪哺乳期料量达到4.5—5Kg/头/天。
当每头母猪采食量达到4.5—5Kg时应维持2——3天后再增加投料量。
六、针对个别食欲差的母猪适当使用酸化剂(如牧丰宝、柠檬酸)等。
七、为确保断奶母猪转入配种舍后食欲不受影响,可在断奶前3—5天转
为干料或配种舍喂湿拌料保证饲料的同步,减少因此而导致对采食量的影响。
八、做好哺乳期间厌食母猪及便秘母猪的及时处理。
处理原则以开食健
胃、促消化;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消炎为主。
在哺乳期间尽量选用穿心莲、鱼腥草和容大胆素等中草药针剂与B族维生素。
总之,针对如何提高哺乳母猪的采食量是分娩舍的工作重点,在有一定的标准的前提下需要针对整个猪群情况灵变的进行处理。
以上是综合各位组长以上员工意见和自已在实际工作中的一点见解,提供参考以求能对夏季提高母猪的料量有一定的帮助。
高展
200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