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博著作权保护

微博著作权保护

论微博著作权保护“今天你微博了吗?”成为了当下时尚人群的流行问候语,微博一时也风靡整个网络信息时代。

人们热衷于从微博这个新型交流平台中分享和获取信息,吃饭前发微博上传佳肴的照片,或者看到有趣的图片顺手分享给好友,早已司空见惯,微博成了大家生活不可离开的一部分。

随着各种侵权案件的发生,微博著作权进入人们的视野,开始备受关注。

1 微博著作权概论1.1微博的定义微博,顾名思义就是微型博客。

由博客发展而来,是博客的一个简化版本。

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图片上传,达到实现即时分享信息[1]。

微博是twitter 延续和发展,目前主要有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网易微博等等社交网络平台。

微博虽然由twitter引变而来,但是却不同于twitter。

微博客更能表达出每时每刻的思想和最新动态,而博客则更偏重于梳理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所见、所闻、所感。

1.2微博的特点发布的及时性:微博平台即时通讯功能非常强大,通过QQ和网站直接书写,在没有网络的地方,只要有手机也可即时更新自己的内容。

微博丰富了信息的发布方式,微博用户可以根据互联网网页、手机短彩信、即时通讯工具等多种开放平台进行微博的应用而不在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实现微博的随时随地更新。

央视主持人张羽2011年11月22日在他的微博中曾评论:“在微博世界,每个人都是信息源,每个人都是发布者,信息以滚雪球的方式迅速传播,电视新闻信息在速度和广度上彻底OUT 了”[2]。

内容的丰富化:一百四十字的微博信息呈现碎片化,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是对新闻事实的记录,也可以是社会事件的评论,可以是对个人生活的展现,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的分享,还可以是情感发泄等等各种各样的微博内容。

内容的简短性:微博的信息都是短小精悍的,不会对一件事情长篇大论,更多的只是用户对事件的主观看法。

微博限制最多不能超过140字,包括标点符号在内。

微博语录公开性:微博呈广播式状态,即微博都是公开的信息,任何人都可以随时浏览、关注的,而不会只针对某一个人。

1.3微博著作权取得条件著作权所保护的对象是“作品”,而能成为作品的核心就是独创性。

因此微博要受到著作权的保护首先必须要成为一个“作品”。

微博要成为作品必须具有以下特征:独创性:“独创性”也称“原创性”,来源于英语originality,可以分解为“独”和“创”两个方面。

“独”就是独立创作、来源于本人,“创”主要是智力创造。

只有具有独创性的外在表达才能成为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而不能依据字数的多少来判断。

可复制性:作品必须是能够被他人客观感知的外在表达,抽象的思想是不被著作权法所保护的。

作品是沟通作者内心世界和客观外部世界的桥梁,思想必须是要能通过外在形式所表达出来,让人们能够阅读才能有社会价值,才能成为作品。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微博都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比如,“今天天气很好!~”,这样的微博是不受著作权法所保护的。

必须是具有独创性和可复制性的微博作品才能享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2 微博著作权保护的争议与例外2.1微博著作权保护的争议2011年7月9日,“童话大王”郑渊洁在微博上抱怨,原创微博被剽窃,“我写“围脖”一年多,博文几乎一字不改被带V的人拿走署上自己的名字发出……文章素材虽来源于新闻,但文字形成过程需要视角、判断和文字的排列组合,是创作”。

同日,创新工场CEO李开复也发微博称:“看到@郑渊洁投诉原创微博被抄袭,我随便找了一条我刚写的微博,发现居然有195人一字不漏地抄袭,几乎都没有标注出处!”由此可见对名博的转发、复制、抄袭现象早司空见惯。

2011年6月《读者》未经作家六六同意,擅自刊登其微博语录,“女人从求新、求变、求美到求舒服的时候,就是老了”,六六遂委托律师维权。

优米网创始人王利芬发表评论称,引用别人的话一定要标明出处,不标明就是抄袭,因为“原创的都是花了心血的”[3]。

究竟有多少人的微博被抄袭,似乎没有确切的数据。

不过经记者在新浪微博社区委员会处理大厅发现,通过这个平台受理的微博举报已有7.7万余起,其中,内容抄袭举报数为1532起。

以此看来,因微博著作权而引发的案例似乎不少。

这样也就使140字的微博著作权得不得进入人们的视野里,开始备受关注。

部分人认为:微博没有著作权。

理由很简单,就是仅有的140字是没有著作权可言的。

大部分的微博都是如记流水账一样的个人生活记录,或者是一些新闻事件记录或者是单纯的事实记录。

从著作权上来讲这样的微博是不具有独创性的,故不能成为作品而不具有著作权。

当然也有绝大部分人不赞同上述观点,即微博享有著作权。

他们反驳道:中国的法律规范中没有一条是规定因为字数太少而不享有著作权。

微博主要由文字、音乐、摄影作品和动画作品等因素结合在一起呈现,如果一个微博能成为一个作品,那无疑它是会受著作权保护的。

所以不是所有的微博都受著作权保护,只有在微博成为一个作品的情况下。

作品独创性的判断不在于文字的多少,而在于通过原创文字、图片、视频等所传达出来的独特设想、精妙构思、创意表达以及个性体现。

2.2微博著作权保护的例外情形客观事实本身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事实是客观存在和已经发生的事情,一旦产生就不可能再受人们思想的影响,不可能是具有“独创性”的作品。

这里的事实包括科学事实、历史事实、新闻事实本身都是不可能受著作权法保护的。

我国《著作权法》第五条第2项规定:著作权法不适用于时事新闻。

新闻事实: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单纯事实消息属于著作权法第五条第2项规定的时事新闻。

尽管描述这些事实本身是用语言所表达出来的,可是简单的语言表达也容易与被描述的事实发生“混合”。

犹如“思想”与“表达”混合,当“表达”与“思想”混合的时候“表达”也不能受著作权的保护[4]。

目前,很多微博反映出来的著作权问题主要是表现在微博的内容上,包括时事新闻、理论的操作方法、技术方案、单纯的事件描述以及对事件无创造性的汇编都是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

例如:(1)2013年5月31日中储粮黑龙江林甸直属库发生火灾。

像这类新闻事件的微博是不受著作权法所保护的;(2)经常吃黄瓜、冬瓜具有美容的作用。

这样简单的一句事件描述也是不受著作权法所保护的。

(3)根据调查描绘出全国下聘礼地图,四川地区3万,浙江15万,河南8万起,重庆只要0……这类对事件没有创造性的汇编也是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

所以,只有具有创造性和可复制性成为“作品”微博才能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2.3微博著作权保护的必要性微博主体有个人、企业、政府甚至是一只导盲犬,可谓是各行各色。

可口可乐注册新浪微博,发布微博信息,把微博平台作为一个新的营销阵地,通过微博与消费者进行高频次的互动,向消费者传递可口可乐的品牌精神。

各个明星通过微博平台与粉丝互动,宣传自己的新片新歌,微博成为了明星聚集人气的平台。

如今,微博被抄袭、非法复制转发的现象很严重,微博用户的法益被收到侵害。

因为目前我国没有具体法律规范微博著作权以及现状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造成了微博著作权的维权艰难,但是,微博著作权保护还是非常具有必要性的。

首先,维护用户的法益。

虽然微博的诉讼利益较小,可是考虑长远的角度以及主体的不同,微博著作权保护是十分必要的。

企业通过微博进行营销、发布广告、推广产品、品牌维护,这些是非常具有经济价值的行为。

明星也通过微博与粉丝进行互动,宣传新片新歌,聚集人气。

近年来都流行网络红人、微博达人,如果人人都不带出处的转发微博,那被侵犯署名权的原创博主将沉溺于人海之中,那微博达人又如何诞生。

微博的著作权被维护,可以使用户得到的不仅是经济权利,更有人身权。

经济利益是可以衡量的,而人身权却是不能衡量的。

2012年底,首宗企业微博侵犯著作权案诞生。

广州某知名家居公司未经许可,在自己开设的新浪官网微博上采用了华盖公司所拥有著作财产权的图片,故华盖公司要求删除侵权图片并赔偿损失[5]。

家居公司开通微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司的知名度,让更多的网友关注,所以发布的微博信息是可以吸引更多的网友点击关注,在客观上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可以对公司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为公司带来利益。

如若华盖公司不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将面临的激烈市场竞争可能会损失更大的经济利益。

其次,激励微博市场的发展。

对微博进行保护,用户才会更放心的发布微博信息,而不再担心原创微博被侵权,为用户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

这将激励微博更远的市场发展,提升微博的价值。

然后,提高经济发展。

微博的及时发布信息,快速传播信息并具有分享性,对微博加以保护,人群才热衷于微博,从而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3 微博著作权保护存在的问题第一,著作权的难以确定。

140字的限制不会阻碍微博享有著作权,关键在于其有无独创性。

但独创性的判定在我国还没有明确的标准,而且微博语录不但简单短小,还常混杂流水账式的语句,以及个人生活的记录,所以其独创性判定更加困难。

这样就难以确定一条微博语录是否享有著作权的保护,不能确定是否具有其著作权。

第二,取证的难度大。

在诉讼维权时举证难度大,主要原因是由于微博语录可以随意删除而导致的。

著作权人的权利被侵犯后,权利人一般与侵权人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交涉时很难达成一致意见,进而选择诉讼维权。

但在选择诉讼方式维权时,由于侵权博主通常会在产生争议后将所发布信息删除,甚至关闭博客,从而使被侵权人陷入举证不能的困境。

第三,主体难以确定。

目前还有很多微博用户不是实名制的,未经身份认证。

这样即使侵权行为发生,由于主体身份不可识别,也会造成被侵权人诉讼时认定被告困难。

第四,诉讼利益小。

微博侵权是一种特殊的形式,涉及的人群量非常大,而牵扯的利益却相对较小。

所以,人们往往会停留在诉讼利益平衡方面来考虑。

诉讼时间太长,且成本太高是目前人们维权的另一个重大难题。

虽然微博侵权对于其他传统网络侵权来说,有点小巫见大巫,甚至对于一般用户来说有点算小题大作了。

但是我们也不能抱着不了了之的态度。

对于一般的侵权来讲,只需要一个赔礼道歉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而不是一定要通过诉讼来解决,也与诉讼标的的大小无关。

对于微博用户,需要的是一个公平的平台[6]。

4 完善微博著作权保护的建议随着网络技术的井喷式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立法的滞后性也会带来一些弊端,故要争取从互联网安全技术维护和立法层面,为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打下基础。

对于微博没有必要建立相关于微博的单行法,需要参考外国立法和我国的基本国情从各个方面来完善法律法规。

首先,制定相关行政法规,建立微博注册实名制。

微博著作维权的最大难题就是由于主体不确定引起的。

如果匿名发布微博,那就可以任意妄为的发布微博,造成更多的侵权案例。

故建立微博注册实名制有利于微博著作权保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