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构造
自测题
一、填空题: 板筑墙 1.墙体按施工方式不同有 叠砌墙 、 和装配式墙等。 2、根据防火规范,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墙最大 75 间距为 150 m,三级为 m ,四级为 m。 100 240×115 ×53 4、标准粘土砖的规格是 ,按其抗压强度分为 五级,分别是 、 、 、 、 。
屋盖处及每层楼盖 处;屋盖处间距不 大于7m;楼盖处间 距不大于7m;构造 柱对应部位
4φ 10 200mm
屋盖处及每 层楼盖处; 各层所有的 横墙 4φ 12 150mm
配 最小配筋 筋 箍筋最大间距
(七)构造柱
钢筋混凝土 圈梁
构造柱的设 置位置?
构造柱 外墙转角,内外墙交接处, 较大洞口两侧,电梯间四角等
4、墙体按受力情况分为( BC )。 A、山墙 B、承重墙 C、非承重墙 D、内墙 E、空体墙 5、墙体按所处位置分为( AD )。 A、外墙 B、纵墙 C、山墙 D、内墙 E、横墙 6、在砖混结构建筑中,承重墙的结构布置方 式有( ABDE )。 A、横墙承重 B、纵墙承重 C、山墙承重 D、纵横墙承重 E、部分框架承重
一、砖墙的尺寸和组砌方式
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组砌得当,接槎可靠
斜槎
直槎
back
二、墙体的细部构造
墙体细部构造包括:
墙身防潮层、 勒脚、散水、构造柱、 窗台、门窗过梁、圈 梁等等
(二)明沟与散水
1.散水(散水坡、护坡)
作用:将地面雨水排向远处
做法: 通常是将素土夯实,铺上 三合土,混凝土等材料,厚度 60~80mm.散水应设3% ~5%的 坡度,宽度一般 为600~1000mm.
E.承重墙
11、增加外墙隔热能力可采用( ACD) A.重量大的材料 B.重量轻的材料 C.光滑平整的材料 D.浅色的材料 12、提高外墙保温能力可采用( ACDE) A.选用热阻较大的材料作外墙 B.选用重量大的材料 作外墙C.选用孔隙率高、密度小(轻)的材料作材料 D.防止外墙产生凝结水 E.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 13、半砖墙的实际厚度为( B ) A、120mm B、115mm C、100mm D、125mm 14、在墙体设计中,为简化施工,避免砍砖,凡墙段 长度在1500mm以内时,应尽量符合砖模即( C )。 A、115mm B、120mm C、125mm D、240mm
MU30 MU25 5、砌筑砂浆通常有 MU10
、
MU20
、
MU15
。
石灰砂浆
混合砂浆
水泥砂浆
6、砂浆按其抗压强度分为五级,分别
是
M15
、
M10
、 M7.5 、
M5
、 M2.5 。
水平防潮层
7、当墙身两侧室内地面标高有高差时,为避免 墙身受潮,常在室内地面处设 在靠土一侧的垂直墙面设 8、勒脚常用的材料做法有 ,并 、
2.按承重情况分:承重墙、非承重墙 3.按材料分:砖墙,石墙,土墙,钢筋混凝土墙等
4.按施工方法分:叠砌墙,板筑墙,装配式墙
三、墙体的构造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如何保障墙 体的强度和 稳定性?
强度:材料的强度等级,截面尺寸 稳定性:墙体的高厚比,横截面尺寸, 砂浆的强度等级,加固措施等
2.具有必要的保温、隔热性能
隔墙的类型
(1)块材隔墙
普通砖隔墙半砖隔墙 砌块隔墙 多孔砖或空心砖
2.轻骨架隔墙
骨架 面层
下
3.板材隔墙
轻质条板隔墙 蒸压加气混凝土板隔墙 复合板材隔墙
三.隔断
镂空式隔断和玻璃隔断
大空间里的灵活分隔隔断
作业:墙身构造设计
1.设计条件
今有一建筑物,外墙采用砖墙(墙厚 由学生根据各地区的特点自定),墙上有 窗。室内外高差为450mm。室内地坪层次 分别为素土夯实,3:7灰土厚l00mm,C10 素凝土层厚80mm,水泥砂浆面层厚20mm。
2.设计内容
要求沿外墙窗部位纵剖,直至基础 以上,绘制墙身剖面(见示意图3.43)。 重点绘制以下大样。比例自定。 (1)窗台; (2)勒脚及其防潮处理; (3)明沟或散水。
3.图纸要求
用一张A4图纸完成。图中线条、材料等, 一律按建筑制图标准表示。
4.说明
(1)如果图纸尺寸不够,可在节点与节点之 间用折断线断开; (2)图中必须注明具体尺寸,注明所用材料; (3)要求字体工整,线条粗细分明。
垂直防潮层 抹面
。 、
贴面
等
石砌
三种。
二、选择题:
1 .横墙承重方案一般不用于( A )。
A 、教学楼 B 、住宅 C 、小旅馆 D 、宿舍
2 .纵墙承重的优点是( A )。 A 、空间组合较灵活 B 、纵墙上开门、窗限制较少 C 、整体刚度好 D 、楼板所用材料较横墙承重少 3.外墙外侧墙脚处的排水斜坡构造称为( B )。 A 、勒脚 B 、散水 C 、踢脚 D 、墙裙
7.施工规范规定的砖墙竖向灰缝宽度为( D )。 A.6-8mm B.7-9mm C.10-12mm D.8-12mm 8.图中砖墙的组砌方式是( B )。 A.梅花丁 B.多顺一丁 C.一顺一丁 D.全顺式 9.图中砖墙的组砌方式是( A )。 A.梅花丁 B、多顺一丁 C.全顺式 D、一顺一丁 10.( B )的墙脚称为勒脚。 A.内墙 B.外墙 C.横墙 D.纵墙
八、门垛和壁柱
在墙体上开设门洞一般应设门垛,特别是在墙体 转折处或丁字墙处,用以保证墙身稳定和门框安 装。门垛宽度同墙厚,门垛长度一般为120mm或 240mm,过长会影响室内使用。
当墙体受到集中荷载或墙体过长时 (如240mm厚, 长超过6m)应增设壁柱 (又叫扶壁柱),使之和墙 体共同承担荷载和稳定墙身。壁柱的尺寸应符合 砖规格,通常壁柱突出墙面120或240mm,壁柱 宽370或490mm 。
施工速度快
明框玻璃幕墙
分类:
隐框玻璃幕墙
点式玻璃幕墙 全玻璃幕墙
明框玻璃幕墙
构造特点:骨架结构,固定玻璃
隐框玻璃幕墙
半隐框玻璃及铝板幕墙
构造特点
玻璃在铝框外侧,用结构密封胶 将二者粘接,幕墙的荷载主要靠密 封胶承受
全玻式玻璃幕墙
石材幕墙
二、隔 墙 隔墙的作用 分割室内空间
块材隔墙 轻骨架隔墙 板材隔墙
3.满足隔声性能
(1)加强墙体的密缝处理; (2)增加墙体密实性及厚度,避免噪声穿透墙体及墙体 振动; (3)采用有空气间层或多孔性材料的夹层墙,提高墙体
的减振和吸音能力;
(4)在有可能的情况下, 利用垂直绿化降噪。
四、墙体的承重方案
1.横墙承重
2.纵墙承重
3.纵横墙承重
4.局部框架承重
圈梁设置要求及配筋
圈梁设置及配筋
设 6、7度 屋盖处必须设置,楼盖 处隔层设置; 计 烈 度 8度 屋盖处及每层楼盖 处 9度 屋盖处及每 层楼盖处
沿外墙及内纵墙 圈 梁 设 置 沿内横墙
屋盖处必须设置,楼盖 处隔层设置;屋盖处间 距不大于7m;楼盖处间 距不大于15m;构造柱对 应部位
4φ 8 250mm
1.砌块的分类
2.砌块墙的排列与组合
2.砌块墙的构造
加固措施: 1.砌块墙的接缝处理
2.增设圈梁和构造柱
砌块墙构造柱
一、幕墙 幕墙是建筑围护结构,不承重 1.组成:骨架结构 镶嵌板材 2.分类:玻璃幕墙,金属幕墙, 石材幕墙
(1)玻璃幕墙
组成
支承结构 玻璃
优点: 轻巧美观,不易污染,
明沟
散水
2.明沟
作用:将雨水有组织地导向集水井
做法:明沟通常采用素混凝土浇筑,也可用砖、
石砌筑,并用水泥砂浆抹面。
防潮层的位置 (a)防潮层太低(b)防潮层太高 (c)防潮层位置正确
(1)水泥砂浆抹面,刷冷底子油一道,再刷热沥青两道。 (2)用掺有防水剂的砂浆抹面
上结课的主要内容
1.墙体的作用,类型,设计要求 2.砖墙的组砌方式,常见厚度及砖的模数 3.砖墙的细部构造(勒脚,散水,防潮层)
1.一砖墙是什么样 的墙体? 2. ±0.000一般指 建筑物哪部分的标 高?
1.作用:
外窗台:防止雨水积聚窗下、侵入墙身和向室内渗透。 内窗台:为造:
过梁
(3)钢筋砖过梁:在门窗洞口上部砂浆层内 配置钢筋的平砌砖过梁
钢筋砖过梁
附加圈梁
(1)提高外墙的保温能力减少热损失
增加墙体厚度,采用保温性能好的墙体材料
(2)防止外墙中出现凝结水
在靠室内高温一侧,设置隔蒸汽层,防止 水蒸气进入墙体
(3)防止外墙中出现空气 渗透
选择高密实度的墙体材 料,墙体内外加抹灰层,加 强构件间密缝的处理。
1、墙、柱高厚比是指墙、柱的计算高 度与墙厚的比值,高厚比越小,构件稳 定性越差。( ) 2、墙体隔蒸汽层应设在靠室外温度较 低一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