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云南省楚雄州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2019-2020学年云南省楚雄州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2019-2020学年云南省楚雄州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3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阳光下人的影子B.月亮在池水中的倒影C.夏天雨后天边出现的彩虹D.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2.(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C.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成正立、放大的实像D.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3.(3分)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在机器的齿轮处加润滑油B.自行车刹车时,闸皮压紧在钢圈上C.汽车轮胎表面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D.在泥泞的路面上撒粗沙石4.(3分)如图所示,下列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天平B.起子C.扳手D.镊子5.(3分)如图所示,旅游景区的索道缆车载着游客匀速上山,它具有的()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B.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加C.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D.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6.(3分)甲、乙两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有不同液体,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

液体对两个物体下底面的压强分别是p甲、p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是F甲、F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7.(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C.物体做功越多,做功的功率越大D.潜水艇靠改变自身的重来实现浮沉8.(3分)如图甲所示的是小明同学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时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的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组装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时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B.水的沸点为98℃,实验时的环境大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C.水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沸腾时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实验中若只减少加热的水的质量,水将推迟时间沸腾二、填空题9.(3分)端午节赛龙舟时,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而产生的,全体划桨人员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力向后划水,龙舟就快速前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的。

10.(3分)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高铁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我国高铁列车行驶的速度可达360(填合适的单位符号)。

坐在启动的高铁列车上,小明同学看到站在站台上的安全员在向后运动,所选的参照物是(写出一个即可)。

11.(3分)汽车上的安全带可以防止由于对人体造成伤害;安全带做得宽大,与人体有足够的接触面积,能够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

12.(3分)“大洋一号”是我国一艘现代化综合性海洋考察船,某次考察,船上配备的机器人潜至5000m深的海底进行探测,下潜过程中机器人受到海水的压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5000m深的海底机器人受到海水的压强为Pa.(ρ水=1.0×103kg/m3)13.(3分)夏天坐在开着空调的汽车里,发现侧边的窗玻璃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这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该过程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4.(3分)如图所示的洒水壶是利用原理工作的;提水、倒水时手分别握住A、B点,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15.(3分)小明同学用水平向右50N的推力推着重为5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了20m,所用时间为20s,小明对物体做的功为J,做功的功率为W。

16.(3分)国产航母“山东舰”的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国进入“双航母时代”。

国产舰载机“歼﹣15”飞行时,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比机翼上方慢,机翼下方的压强比机翼上方(选填“大”或“小”)。

海军战士在航母上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在的作用下被“吸”入口中。

17.(3分)重为8N、体积为500cm3的物体,用手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为N,松手后,物体将(选填“上浮”或“下沉”)。

(ρ水=1.0×103kg/m3)18.(3分)在物理实践活动中,小南同学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来运送货物上楼,已知货物相同且每件货物重均为100N.小南改变每次运送货物的件数,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的变化而变化的图象。

则当运送4件货物时,绳子的拉力F是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不考虑摩擦和绳重)三、作图、实验及探究题19.图中用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是cm;20.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

21.如图所示的是指甲剪的示意图,用指甲剪剪指甲时,请作出在A点所用最小力F1的示意图。

22.小明同学在实验室“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处,此时指针如图甲所示,应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调好天平,正确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g;(3)在量筒中倒入20mL水,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慢慢地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丙所示,金属块的体积为cm3,由此可知金属块的密度为kg/m3;(4)若实验中所用的细线较粗,则所测得金属块的密度与金属块实际的密度相比将(选填“偏大”或“偏小”)。

23.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ρ水=1.0×103kg/m3)(1)如图所示,在物块从接触水面到刚好浸没水中的过程中,左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物块受到水的浮力,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根据实验中所测的物理量可列等式(用字母表示),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3)由实验中的数据可知,物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N,物块的体积为cm3,物块的密度为kg/m3;(4)同学们用酒精代替水继续实验,发现此时的F3变大,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有关;用酒精继续实验的目的是(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

24.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压力的知识后,对于纸桥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很感兴趣,于是他们选用相同的纸张做成不同的纸桥进行试验,如图所示,在纸桥中央不断地放上硬币,直到纸桥塌陷,记录此时硬币的个数。

然后,改变桥墩间距,记录纸桥塌陷时硬币个数,数据记录如表。

序号截面形状桥墩间距(cm)硬币个数115362151634424422(1)实验中探究的是纸桥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与和的关系;(2)实验中用来反映纸桥能承受的最大压力;(3)分析实验序号和可以得出纸桥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与桥墩间距的关系,结论是。

四、综合题25.为环保节能,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纯电动汽车。

如图所示的是某型号的纯电动汽车,其空车质量为1.8×103kg,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1m2.在一次测试中,司机和乘客的总质量为200kg,司机驾驶着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25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了10min,汽车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汽车总重的0.02倍。

求:(1)电动汽车空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2)电动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3)电动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26.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装有水深为50cm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的底面积为600cm2,现将一体积为8.0×10﹣3m3的正方体物块放入容器中,物块静止时有的体积露出水面。

如图乙所示,用力F缓慢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

(ρ水=1.0×103kg/m3)求:(1)未放入物块前水对容器底的压力;(2)图甲中物块受到的浮力;(3)压力F的大小。

27.工程队为了打捞沉在河底的物体,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已知物体的质量为3.9×103kg,体积为1.5m3,所用的拉力F的大小是2.0×104N,物体在20s内匀速上升了2m。

(物体未露出水面,不计水的阻力,ρ水=1.0×103kg/m3)求:(1)物体受到的浮力;(2)滑轮组对物体做的功;(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及物体从接触水面到刚好离开水面的过程中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变化情况。

2019-2020学年云南省楚雄州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A.阳光下人的影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A不符合题意;B.月亮在池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雨后天边出现的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C解:A、常见减小误差的方法有:选用精密程度更高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故A正确;B、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是由参照物决定的,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也可能不同,故B正确;C、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D、实验室温度计属于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特点制成的,故D正确。

故选:C。

3.【答案】A解:A.在机器齿轮处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分离来减小摩擦力的,符合题意;B.自行车刹车时,闸皮压紧在钢圈上,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不符合题意;C.汽车轮胎表面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不符合题意;D.在泥泞的路面上撒粗沙石,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D解:A、天平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不费力;B、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C、扳手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D、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选:D。

5.【答案】B解:缆车匀速上山,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所以其动能不变;缆车在上山过程中高度不断增加,所以其重力势能增大;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因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所以其机械能也增大。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6.【答案】C解:由图可知,甲烧杯中的物体漂浮在液体中,乙烧杯中的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所以甲烧杯中的物体和乙烧杯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即F甲浮=F乙浮=G;又根据压强与浮力关系,可知F浮甲=p甲底S,F浮乙=p乙底S﹣p乙顶S则p甲底S=p乙底S﹣p乙顶S即p乙顶=p乙底﹣p甲底>0,故p甲<p乙;因为甲烧杯中的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小于乙烧杯中的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由图知甲杯内液体体积较大,所以根据G=mg=ρVg知甲杯内液体重力较大,甲、乙两烧杯相同,两个物体相同,则烧杯和物体的总重力相等,所以甲杯对桌面的压力较大,即F甲>F乙,故C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