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基填筑在同一路段采用不同性质填料应注意哪些情况?答:(1)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层填筑,不得混填。
(以免形成水囊或薄弱面,影响路堤的稳定(2分)(2)路堤的上部受车辆荷载作用影响较大,故一般宜将水稳性和冻稳性较好的土填在路堤上部;当路堤的下部可能受水淹没时,也宜采用水稳性好的土填筑。
(3)透水性较大的土填筑在透水性较小的土之下时,如果两者的粒径相差悬殊,应在层间加铺过渡垫层(以免上层的细颗粒散落到下层内);如果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在透水性较大的土之下时,其表面应做成4%的向外的双向横坡(以免积水)。
(4)沿纵向同层次需要改变填料种类时,应将交界处做成斜面,并将透水性好的填料置于斜面的上部为宜。
2、沥青混合料摊铺时的技术要求有哪些?答:1)、较宽路面宜采用多台摊铺机联机摊铺,前后距离控制在10~20米,搭接30~60mm。
2)熨平板提前预热至100℃以上3)熨平板的振捣选择适宜的振动频率和振幅。
4)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的作业,不得随意变速和停顿。
5)摊铺机螺旋布料器应匀速稳当旋转,两侧混合料不低于布料器高度的2/3减少离析。
6)摊铺速度控制在2~6m/min 范围,改性沥青或SMA混合料应放慢至1~3m/min。
7)混合料出现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拖痕时,应查明原因并消除。
8)不宜用人工反复修正,局部缺陷应仔细修补。
9)采用自动找平方式控制摊铺层的厚度和平整度。
10)在寒冷季节、低温大风天气不得进行摊铺。
3、路基压实的影响因素?答:影响路基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有:1)、含水量土中的含水量对压实效果的影响比较显著。
只有在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进行压实的效果最好,也只有在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进行压实土的水稳性最好。
2)、土类在同一压实功的作用下,含粗粒越多的土,其最大容重越大,而其最佳含水量越小,即随着粗粒土的增多,其击实曲线的峰点也越向左上方移动。
施工时,应根据不同的土类,分别确定其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量。
3)、压实功能同一类土,其最佳含水量随着压实功的加大而减小,而最大干容重则随压实功的加大而增大。
(1)当土偏干时,增加压实功对提高土的容重影响较大;偏湿时,则收效甚微。
且当土的含水量过大时,增加压实功还可能出现“弹簧”现象。
(2)当压实功加大到一定程度后,对于最佳含水量的减少和最大干密度的提高将变得越来越不明显。
而且压实功过大,还会破坏土体的结构。
4、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高低温季节施工可采取哪些措施?答:1.冬季施工1)拌和站搭设保温棚或其它挡风措施。
2)采用早强型水泥,添加外加剂等。
3)采用热水或集料加热方式提高温度。
养护采用储热保温方法。
2.夏季施工1)拌和站搭设遮荫棚;2)洒水降低集料、模板和基层温度;3)用冰水降温;4)采用缓凝剂延长初凝时间。
5、简述石灰稳定土路拌法施工的工艺流程及关键工序中的技术要领答:工艺流程及关键工序中的技术要领如下:1)准备工作(1)验收和施工放样,注意松铺厚度(2)计算各类材料的用量,关键预定干密度、配合比、压实度等参数(3)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现场布料方案,关键在于材料的含水量、密度的变化、车辆吨位的控制等参数。
(4)确定各类材料的松方厚度2)摊铺集料关键确定好松铺系数,控制材料的松方厚度,摊铺的均匀性3)整型轻压注意表面平整,有一定路拱4)摊铺石灰关键石灰的质量、剂量、含水量、密度等参数的确定5)拌和与洒水注意拌和的深度,不得出现夹层,拌合要均匀,洒水保证达到最佳含水量6)整型注意路拱的形成,避免薄层贴补,表面要求平整7)碾压注意碾压设备的组合,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压实原则,避免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8)养生及交通管理养生要保湿,避免暴晒6、路堤填筑有哪些方式?适用性如何?答:1)、水平分层填筑,即按照横断面全宽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
2)、纵坡分层填筑,原地面纵坡小于20°地段,可采用纵坡分层填筑。
3)、横向填筑,从路基一端按各断面的全部高度,逐步推进填筑,适用于无法自下而上,分层填土的陡坡、断岩或泥沼地区。
4)、混合填筑,适用于路线穿过深谷陡坡,上部要求压实度标准较高的地段。
7、试述水泥稳定土路拌法施工的工艺流程,整平和碾压的技术控制?答:施工放样→准备下乘层→粉碎土→准备选料→洒水预湿→整平轻压→摆放撒铺水泥→拌和(干拌、湿拌)→整平→碾压→接缝和掉头的处理→养生整平的技术控制:1拌和均匀后,立即用平地机初平,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刮平,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刮平。
2不平整的地方,用齿耙把表面耙松,必要时,用新拌料找平。
3接缝处的整平,应顺势平整。
4避免薄层贴补,摊铺时“宁高勿低”,整平时宜“宁刮勿补”。
碾压技术控制:1碾压不少于6遍,碾压时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由曲线内侧向外侧进行碾压。
错轮时重叠宽度不得少于后轮宽度的二分之一。
2不得在碾压路段掉头或急刹车。
3发生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及时换料或加水重新拌和。
4为提高表面平整,宜采用轮胎压路机最后压实。
8、简述纤维稳定剂在SMA混合料中的主要作用有哪些?答:1)加筋作用2)分散作用,分散沥青与矿粉形成的胶团。
3)吸附和吸收沥青的作用。
4)稳定作用,使沥青膜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5)增粘作用,增加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
9、简述普通沥青混合料压实程序?答:合理选择压路机组合方式和碾压程序,可保证沥青混合料能尽快达到最佳碾压效果的目的。
一般碾压宜采用下述压实程序:(1)初压多采用6~8t双轮压路机(或6~10t双轮双振压路机)静压2遍。
初压的温度为110~130℃。
初压后应检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时应予以修正。
(2)复压宜采用20~25t轮胎式压路机柔压(轮胎充气压力应不小于0.5MPa),或采用6~14t振动压路机振压(振动频率35~5OHz,振幅为0.3~0.8mm),或采用10~12t的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也可采用混合压实法,先胶轮柔压,后振动振压等方法。
碾压应不少于4~6遍。
复压的温度为90~110℃。
(3)终压宜采用6~14t振动压路机(关闭振动装置)或6~8t双轮钢筒式压路机碾压2~4遍,复压的温度为70~90℃。
10、说明砂砾类土、粘土、粉质土作路基填料的工程性质。
答:碎石、砾石、卵石、粗砂等砂砾类土,具有强度高、水稳定性好、填筑时受含水量影响小,压实后容易达到施工质量要求,是良好的筑路材料;粘土是透水性不良的土质,必须在最佳含水量条件下得到压实,得到较好的强度,容易受水的影响发生变形,水稳定性差。
粉质土的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均较差,含水量难以稳定,压实困难,成型难以保持,易发生动胀翻浆现象,不宜作路基填料。
11、路基压实的影响因素?答:影响路基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有:1含水量土中的含水量对压实效果的影响比较显著。
只有在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进行压实的效果最好,也只有在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进行压实土的水稳性最好。
2土类在同一压实功的作用下,含粗粒越多的土,其最大容重越大,而其最佳含水量越小,即随着粗粒土的增多,其击实曲线的峰点也越向左上方移动。
施工时,应根据不同的土类,分别确定其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量。
3压实功能同一类土,其最佳含水量随着压实功的加大而减小,而最大干容重则随压实功的加大而增大。
(1)当土偏干时,增加压实功对提高土的容重影响较大;偏湿时,则收效甚微。
且当土的含水量过大时,增加压实功还可能出现“弹簧”现象。
(2)当压实功加大到一定程度后,对于最佳含水量的减少和最大干密度的提高将变得越来越不明显。
而且压实功过大,还会破坏土体的结构。
12、简述沥青混合料采用间歇式拌合机拌制应注意哪些环节?答:1)、拌和过程中逐盘采集并打印各个传感器测定的材料用量和沥青混合料拌和量、拌和温度等各种参数,每个台班结束时打印出一个台班的统计量,进行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及铺筑厚度的总量检验。
2)、烘干集料的残余含水量不得大于1%。
每天开始几盘集料应提高加热温度,并干拌几锅集料废弃,再正式加沥青拌和混合料。
3)、拌和机的矿粉仓应配备振动装置以防止矿粉起拱。
4)、拌和机必须有二级除尘装置,经一级除尘部分可直接回收使用,二级除尘部分可进入回收粉仓使用(或废弃)。
5)、间歇式拌和机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45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5~10s)。
改性沥青和SMA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适当延长。
6)、间歇式拌和机的振动筛规格应与矿料规格相匹配,最大筛孔宜略大于混合料的最大粒径。
7)、间隙式拌和机宜备有保温性能好的成品储料仓,贮存过程中混合料温降不得大于10℃、且不能有沥青滴漏,普通沥青混合料的贮存时间不得超过72h,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贮存时间不宜超过24h,SMA混合料只限当天使用,OGFC混合料宜随拌随用。
8)、松散的絮状纤维可在喷入沥青的同时或稍后采用风送设备喷入拌和锅,拌和时间宜延长5s以上。
颗粒纤维可在粗集料投入的同时自动加入,经5~10s的干拌后,再投入矿粉。
9)、使用改性沥青时应随时检查沥青泵、管道、计量器是否受堵,堵塞时应及时清洗。
10)、沥青混合料出厂时应逐车检测沥青混合料的重量和温度,记录出厂时间,签发运料单。
13、简述路堤填筑基底的处理。
答:一般路堤基底处理,按下列规定执行:1)地面横坡不陡于1:10时,碾压合格后,可直接修筑。
陡于1:5时,应挖成台阶。
陡于1:2.5时,外坡脚应进行特殊防护。
2)路基受地下水影响时,应予以挡截或排除。
3)清除基底有机土,经过水塘或洼地,应排水疏干,软基进行处理。
4)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按规定压实。
14、爆破作业炮孔位置选择应注意哪些情况?答:1)抛空药室应避开溶洞和大的裂隙。
2)避免在硬度差异较大的两种岩石交面上设置炮孔、药室。
3)非群炮的单炮或数次施爆,炮孔宜选在抵抗线最小、临空面较多且与各临空面大致相等的位置上。
4)根据地形、岩石类别、炮型等确定群炮孔间距,炮孔位置应准确。
群炮宜分排或分段采用微差爆破。
5)炮孔方向宜与岩石临空面大致平行。
15、高速公路对土质路基填料的强度和粒径的有何要求?答:1)上路床填料最小强度(CBR值,%)为8.0,填料最大粒径为10cm。
2)下路床填料最小强度(CBR值,%)为5.0,填料最大粒径为10cm。
3)上路堤填料最小强度(CBR值,%)为4.0,填料最大粒径为15cm。
4)下路堤填料最小强度(CBR值,%)为3.0,填料最大粒径为15cm。
5)零填及路堑路床填料最小强度(CBR值,%)为8.0,填料最大粒径为10cm。
16、简述土质路基边坡防护类型?(8分)答:一、坡面防护1)植物防护(种草、铺草皮、植树等方法);2)框格防护(采用混凝土、浆砌片石、卵石等做成框格状骨架,里面种植草木的方法);二、路基冲刷防护1)直接防护(草皮防护、抛石防护、干砌或浆砌片石防护、石笼防护等方法);2)间接防护(利用顺坝、丁坝、格坝等构造物改变水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