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滑轮》教案

《滑轮》教案

《滑轮》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究,让学生能够利用滑轮、钩码、测力计等简单器材进行观察实验,研究使用滑轮的原理,做好分析实验记录。

并指导学生研究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游戏和实验,亲历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便当与省力的探究过程,并自行设计方案来验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重证据,敢于尝试的精神,使学生体会社会生活中的机械给人类带来的诸多便当。

二、教学重点
利用滑轮等简单机械研究滑轮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
学生自己实验、操作验证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便当与省力过程。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旗杆模型。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

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那么请看老师带来的是什么?(演示升旗教具)谁想来试一下呢?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升旗的时候是向下用力的,还是向上用力的?为什么向下用力,国旗却会向上走呢?那么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风趣的问题。

新课讲解:
一、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1、出示滑轮图片及实物。

谈谈你对滑轮的认识有什么看法。

教师引导:“这个是我们实验室里做实验用的滑轮,大家观察一下,这个滑轮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回答,边缘有槽,圆形)
小结:“实际上滑轮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轮子”
那么在刚才的游戏中你都用了哪些滑轮呢?
(设计意图:应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一些事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引导:滑轮有两种例外的使用方法:一种是把滑轮不变在一处不动,这样使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还有一种像这样能随重物一起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出示动画课件)
3、让学生利用实验材料,安装定滑轮和动滑轮。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操作、实验能力,为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做好准备)
二、指导学生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性质。

1、谈话:结合刚才的游戏及生活中滑轮的例子,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要用滑轮提升重物呢?
学生回答(便当、省力)
2、“那你认为这两种用法在使用中都便当吗?”
学生会说:定滑轮使用便当,因为,重物提升的方向与我们用力的方向相反。

动滑轮使用不便当,重物提升的方向与用力的方向一致。

也可能有其它说法,这时教师要正确评价。

板书:定滑轮便当,动滑轮不便当
3、“既然动滑轮使用不便当,人们为什么又要使用它呢?
分组实验
(参考课本,要求学生说出验证方法,并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
4、组织汇报实验结果。

板书:定滑轮便当,不省力。

动滑轮不便当,省力。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用简单器材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并做简单记录的能力)
5、讨论: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什么优缺点。

6、用自制的滑轮还能设计哪些实验?有新的发现吗?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为下面的滑轮组教学做好铺垫)
7、小结:动滑轮省力但不便当;定滑轮不省力但便当.
三、教学滑轮组
一、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组。

1、既然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优缺点,那怎样克服它们各自的缺点,发扬优点呢?做到既便当又省力呢?
2、学生分组实验
(设计意图:自行实验,发现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重物的特点。


3、全班交流汇报。

4、小结:把定滑轮与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来使用,叫做滑轮组。

板书:滑轮组便当省力
使用滑轮组提起重物,可以做到既省力又便当。

刚才同学们组装的是一组滑轮组,实际应时还可以组装成两组、三组、或多组滑轮组。

使用的滑轮组越多,越省力。

(出示滑轮组图)(此环节学生有可能研究不出省力多少的问题,不过也不用强求)
二、学生分组做课本绕绳与穿系鞋带游戏。

(如果学生理解有难度,教师再加以引导,鞋上的穿带孔就像是动滑轮,当用力拉鞋带时,穿带孔就从鞋的两边向鞋的中间移动。

绕绳游戏是滑轮组的应用。


四、本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研究学习,你现在能解释升旗问题吗?你能解释“一只手推动三桅货船的问题吗?”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应用了滑轮,希望同学们认真研究,精巧利用,使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