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物理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综合

2016年物理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综合

物理科2016年中考试题分类解析表序号考地标注试题及其解析251 (2016·临沂中考)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是2.4cmB、正常成年人步行速度是1.1m/sC、将两个鸡蛋举高1m做功大约10JD、一台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4A解析:选B.251 (2016·南京中考)5.以下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中考物理试卷的宽度约为30mmB.适合人洗澡的水温约为70℃C.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250gD.教室内一盏日光灯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A【解析】选C。

本题考查各物理量的估算。

中考物理试卷的宽度约为30cm,A错;洗澡的水温约为40℃左右,B错;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70g,物理教科书的质量是鸡蛋质量的好几倍,约为250g,符合实际,C正确。

教室里日光灯的功率为40W,电流为I=PU=40W220V≈0.19A,D错。

251 (2016·江西中考)“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华同学尝试估测了与自己身体相关的一些物理量,其中不合理的是()A.脉搏跳动约为68次/sB.质量约为50gC.身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103g/m3D.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解析:中学生的脉搏大约是70次/分钟,质量大约为50g,人的身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m=50g,重力G=mg=50g×10N/g=500N,双脚的面积大约是S=3500cm2=3.0×10-2m2,则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4225001.7103.010F Np PaS m-==淮´。

答案:A251 (2016·岳阳中考)1.关于某中学生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质量50gB.正常体42O CC.步行速度5m/sD.身高1.65cm【解析】选A。

本题考查长度质量等估算问题,人体正常体温37 O C左右,故B错。

人步行速度1.1m/s,故C错误。

人体身高1.65m,故D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251 (2016·乐山中考)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成年人的正常体温是39℃B.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gC.普通自行车轮的半径约为1mD.家用空调的功率为50W解析:选B.成年人的正常体温是37℃,所以选项A错误;初中生的质量大约为50g,所以选项B正确;普通自行车的直径约为80cm左右,所以选项C错误;家用空调的功率为1000W,所以选项D错误。

251(2016·黔东南中考)(2016·黔东南中考)【解析】选D。

本题考查生活中的估算知识选项解读正误A 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身高一般在150cm到180cm之间,故A选项错误×B 步行速度约为1.1m/s,故B选项错误×C 正常人的体温在37℃左右,故C选项错误×D 一个普通中学生质量一般45g-90g之间,故D选项正确√251(2016·黔东南中考)(2016·黔东南中考)【解析】选B。

本题综合考查光、热、能量转化、浮力知识。

选项解读正误A 祝圣桥倒映水中,是桥经过水面反射在水中成的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 山谷云雾缭绕,云雾是由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液滴,气态变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符合题意√C 动车行驶过程中消耗电能获得动能,电能转化为动能,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D 橡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是由于受到水浮力的缘故,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251 2016·绥化中考解析:选A.一个鸡蛋质量大约50g,两个100g,重力大约1N,所以A对;一瓶矿泉水大约500g,所以B错;人正常步行速度为1m/s,故C错;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0cm,故D错。

答251 (2016·河中考)解析:选A.A、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如果用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则图象就是一条斜线,故A正确;B、同种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用图象表示应该是一条斜向上的直线.而如果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则它所表达的意思就不是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B错误;C、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用图象表示应该是一条斜向上的直线,而不是一条斜向下的直线.斜向下表示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在减小,这违背了欧姆定律,故C错误;D、海波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在熔化时有确定的温度,而图象中并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故D错误.故选A.251 (2016·巴中中考)下列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1m/sB.巴中市6月平均气温约为6℃C.两个鸡蛋的总重力约为100ND.教室里一盏日光灯的长度约为3m解析:选A.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1m/s,故A符合实际;巴中市6月平均气温约为26℃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两个鸡蛋的重力约为1N,故C不符合实际;教室里一盏日光灯的长度约为80cm=0.8m,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251 (2016·宜宾中考)1.有位意大利物理学家经历了“观察﹣疑问﹣猜想﹣证实”的历程,探究了摆动规律,他还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维持”的结论,这位物理学家是()A.牛顿 B.伽利略C.法拉第D.奥斯特解析:选B.A、牛顿是在伽利略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不是第一个提出这一观点的科学家,不符合题意;B、伽利略最早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维持”,并用斜面实验结合推理对这一观点进行了验证,符合题意;C、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不合题意;D、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电流能产生磁场的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B251 (2016·宜宾中考)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工人在工作中戴防噪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B.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C.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5m/sD.秋千摆动越越低,说明能量不守恒解析:选B.A、工人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能防止噪声的产生.故A错误;B、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故B正确;C、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故C错误;D、秋千摆动越越低,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任何形式的能在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中,能的总量都是保持不变的,即能量是守恒的;故D错误.故选B.251 (2016·镇江中考)【解析】选B。

500g=1斤,500g约为一包盐的质量,2B铅笔的质量显然要小得多,故A错误;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0.2mm,故C错误;中学生跑步的速度大约4-5m/s,故800m所用的时间约为150秒-200秒左右,即2-4分钟之间,故D错误;正常人的体温约在36-37℃,故B正确。

251 (2016·雅安中考)(2016·雅安中考)【解析】选A。

本题考查实验仪器的操作。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应该从零刻度线开始量起,如果零刻度线磨损,应从其他整刻度量起,故A正确;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停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取出后读数,故B错误;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先调零,调零后才能准确的测出力的大小,故C错误;在天平调平的过程中,需要调节平衡螺母,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只能调节砝码或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重新平衡,在此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D错误。

故选A。

251 (2016·雅安中考)(2016·雅安中考)【解析】选A。

本题考查分子运动、浮力、物态变化、凸透镜成像的知识。

打开茶叶盒,茶香飘满屋,说明茶香分子在不停的运动,这是扩散现象,故A说法错误;泡茶时,部分茶叶上浮,是因为这部分茶叶受到的浮力大于它们自身的重力,故B正确;茶水太烫,吹一吹,加快了水表面的空气流动,加快了蒸发,蒸发吸热,所以茶水两端凉的快,故C说法正确;茶杯都是圆柱形的,装水的茶杯相当于凸透镜,而手指放在了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 说法正确。

252 (2016·黔东南中考)(2016·黔东南中考)【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和识别物体。

打击鼓面时,鼓面振动发出声音;银饰盛装反射的光射到路旁的观众眼睛里,被观众看到;鼓声通过空气传播到观众的耳朵。

【答案】振动;反射;空气254 (2016·黔东南中考)(2016·黔东南中考)【解析】本题为开放题,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风能发电最终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因此可以提出风能发电时,将机械能转化为什么能的问题;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故可提出发电机的原理是什么。

因本题为开放题还可以提出,风能发电有什么优点?风能可再生、无污染、节约能等。

【答案】(1)风能发电时,将机械能转化为什么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2)。

相关主题